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日本中小学“道德学科化”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9 01:16
  日本现代学校道德教育始于明治维新时期的“修身科”,二战后受美国影响改为设立“道德时间”。近年来,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日本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遭到了质疑,这一现象引起日本政府对道德教育改革的重视。2015年,文部科学省正式提出将“道德”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确立“道德”的学科地位,开始进行中小学“道德学科化”改革。这一改革的推行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本文采用通过文献法和比较法,除绪论部分外,正文分为五个部分对日本中小学“道德学科化”改革进行研究。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问题的缘起,明确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界定核心概念,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说明研究方法与研究重难点。正文部分分为以下五个章节:第一章为“道德学科化”改革的背景,从日本明治维新后道德教育由“修身科”到“道德时间”的演进过程、“道德时间”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学校之外修复社会价值观的呼吁和政府政策导向几方面进行分析;第二章为“道德学科化”改革的理论基础,随着现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逐渐出现了认可通过直接教学的形式进行学校道德教育的理论,这些理论为“道德...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一)道德教育
        (二)“道德时间”
        (三)“道德学科化”
    三、研究现状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日本相关研究
        (三)相关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五、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日本中小学“道德学科化”改革的背景
    一、明治维新后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演进
        (一)明治维新时期——“修身科”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道德时间”
    二、“道德时间”的是是非非
    三、学校之外的促动力量
        (一)修复社会价值观的呼吁
        (二)安倍政府的政策导向
第二章 日本中小学“道德学科化”改革的理论基础
    一、里克纳品格教育理论观照下的“道德学科化”改革
        (一)里克纳的品格教育理论
        (二)“道德学科化”改革中的里克纳品格教育理论
    二、威尔逊“直接教学”道德教育理论观照下的“道德学科化”改革
        (一)威尔逊的“直接教学”道德教育理论
        (二)“道德学科化”改革中的威尔逊的“直接教学”道德教育理论
    三、贝克价值教育哲学观照下的“道德学科化”改革
        (一)贝克的价值教育哲学
        (二)“道德学科化”改革中的贝克价值教育哲学
第三章 日本中小学“道德学科化”改革的推进
    一、政策层面
        (一)目标
        (二)内容
        (三)课程设计
        (四)教科书
    二、实践层面
        (一)指导方式
        (二)评价方式
        (三)教师培养
第四章 日本中小学“道德学科化”改革的社会评价
    一、为“道德学科化”提供理论支持:田井康雄的努力
        (一)“道德学科化”改革的必要性
        (二)“道德学科化”改革的可行性
        (三)“道德科”评价方式
    二、质疑的声音:佐贯浩对“道德学科化”的批判
        (一)“道德学科化”存在的不合理性
        (二)安倍政府价值意图的不正义性
        (三)无法解决校园欺凌问题
第五章 日本中小学“道德学科化”改革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一、改革意识方面
    二、指导方式方面
    三、评价方式方面
    四、教师培养方面
    五、重视家庭、社会道德教育的辅助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193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8193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5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