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生态和谐:民族教育政策与民族文化协同路向

发布时间:2022-01-25 02:53
  促进生态和谐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生态和谐状态深受民族文化的影响,民族教育政策对民族文化具有规约和调控作用,这一关系蕴含了民族教育政策与民族文化协同走向生态和谐的逻辑合理性。民族文化的发展内含时代性、地域性以及价值性三个维度,因此,可以从时间、空间、内容三个方面思考民族教育政策与民族文化走向生态和谐的协同路径。其中,加强时间维度的关联俱进,彰显生态和谐的时代意识,关注空间维度的互融互适,强调生态和谐的地域意识,重视文化内容的品质追问,可以深化生态和谐的价值取向。 

【文章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2019,4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生态和谐的民族文化意蕴
    (一)生态和谐是族群与自然相得益彰的文化趋向
    (二)生态和谐是族群团结共存的文化选择
    (三)生态和谐是民族文化进步的内在动力
二、民族教育政策对民族文化的规约和引领功能
    (一)民族教育政策规约着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
    (二)民族教育政策引领民族文化的融合
三、民族教育政策与民族文化走向生态和谐的协同路径
    (一)加强时间维度的关联俱进,彰显生态和谐的时代意识
    (二)关注空间维度的互融互适,强调生态和谐的地域意识
    (三)重视文化内容的品质追问,深化生态和谐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民族教育政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协同生成[J]. 蒋珍莲.  民族教育研究. 2018(04)
[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功能与嬗变——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J]. 青觉,赵超.  民族教育研究. 2018(04)
[3]民族教育的本质及应然逻辑:价值论的视角[J]. 江涛,苏德.  贵州民族研究. 2018(05)
[4]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何以和谐共生——基于民族认同基础理论的分析[J]. 陈茂荣.  青海民族研究. 2014(02)
[5]走向共生的民族文化发展与教育选择[J]. 孙杰远.  教育研究. 2012(09)
[6]教育何以能关涉人的幸福[J]. 扈中平.  教育研究. 2008(11)
[7]文化进步论[J]. 贾英健.  学习与实践. 2006(10)



本文编号:3607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607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f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