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利奈唑胺临床应用的合理性评价及危重症感染患者血药浓度监测

发布时间:2016-10-12 14:24

  本文关键词:利奈唑胺临床应用的合理性评价及危重症感染患者血药浓度监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安徽医科大学》 2012年

利奈唑胺临床应用的合理性评价及危重症感染患者血药浓度监测

包旻  

【摘要】:在世界范围内,由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引起的感染普遍威胁着住院患者,据统计,过去十年间,耐药菌的种类增长了20倍[1]。目前,临床上发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感染的机会多,治疗难度大,局部感染久治不愈,全身感染病死率高,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成为当今感染治疗学亟待解决的难题[2]。利奈唑胺(linezolid)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的噁唑烷酮类(oxazolidinone)药物,它是继磺胺类和喹诺酮类后上市的又一种全新合成抗菌药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耐青霉素肺炎球菌和厌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上市前的研究提示利奈唑胺对各类革兰阳性球菌具有高度抗菌活性,不良反应小且不易产生耐药[3]。 目的:通过调查安徽省某三甲医院2009~2010年使用利奈唑胺住院患者,参照药品说明书和有关诊疗指南,分析评价利奈唑胺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情况。并对利奈唑胺在部分重症感染患者体内的药动学特点进行初步的研究,有助于临床更加合理规范的使用利奈唑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整群选取某三甲医院2009~2010年使用利奈唑胺注射剂住院患者病例。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制定合理性评价标准,选取用药适应证、用药疗程、联合用药、更换药品、药物选择(种类、起点)、用法、用量、给药途径、住院天数、等评价指标来考察临床用药的合理性。通过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利奈唑胺的浓度,并用于危重症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 结果:通过统一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病例共163例,其中患者年龄<12岁的有10例(6.13%),≥12岁有153例(93.87%)。单独使用利奈唑胺注射剂治疗感染的有25例(15.34%),联用1种抗菌药物有86例(52.76%),联用2种抗菌药物有32例(19.63%),联用3种抗菌药物有16例(9.82%),联用4种及以上抗菌药物有4例(2.45%)。评价结果为合理的有106例(65.03%),不合理的有57例(34.97%);治疗结果为有效的有112例(68.71%),显效25例(15.33%),进步9例(5.52%),,无效17例(10.43%)。对用药过程中和结束时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评估调查。记载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有26例,占15.95%。其中血小板减少18例,占所有用药患者的11.04%,有13例患者停药后血小板恢复用药前水平。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Shim pack ODS色谱柱(250×4.6mm×5μm),柱温35℃;流动相A为0.2%磷酸水溶液,B为乙腈;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in~(-1),进样量为20μL。本法在0.10~41.20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检测限为0.05mg·L~(-1);日内、日间RSD均小于4.3%。6名有不同基础疾病的危重症患者,住院后经药敏实验与临床诊断后,采用利奈唑胺注射液600mg静脉滴注1h,每12h治疗一次。患者经利奈唑胺注射液治疗3d后,于d4给药前10min及给药后30min,分别采集谷浓度和峰浓度的血液样品。其直观的表现为6例不同基础疾病的危重症患者在相同治疗阶段中利奈唑胺的谷浓度和峰浓度有较大差异。监测6例危重患者中,有1例患者利奈唑胺谷浓度小于最低抑菌浓度。 结论:某三甲医院利奈唑胺注射剂临床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有待进一步规范。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注射剂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比例较高,值得临床加以关注。对于危重症患者选用利奈唑胺治疗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国内对于此类研究的相关报道较少,本实验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监测,为医院合理应用利奈唑胺与监测利奈唑胺血药浓度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459.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爱江;徐磊;;利奈唑胺与替考拉宁治疗重症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J];天津药学;2013年02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纯广;白楠;蔡芸;梁蓓蓓;张述雷;王睿;史录文;;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利奈唑胺浓度[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0年10期

2 万志龙;刘明亮;郭慧元;;新的抗革兰阳性菌抗生素的药物经济学[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8年06期

3 周颖杰;;利奈唑胺治疗严重感染建议在治疗复杂患者时监测不良反应[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年05期

4 林东昉;吴菊芳;张婴元;郑经川;缪竞智;郑丽叶;盛瑞媛;周新;沈华浩;吴卫红;周乐;汪复;;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年01期

5 王长远;秦俭;;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在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0年01期

6 黄成坷;周伶俐;王增寿;;HPLC法检测人血浆中利奈唑胺浓度[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1年02期

7 南光日;李冬;;利奈唑胺临床应用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年06期

8 陈东红;张旭华;吴立华;王玲玲;刘朔;王笑歌;;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1年05期

9 张琼;张鑫;魏军;;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山东医药;2010年16期

10 孟艳君;李琳;;利奈唑胺致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J];临床医药实践;2010年1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克义;邓芳;王海涛;;乳酸清除率评价感染性休克预后的临床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黄增相;杨兴易;;降钙素原和乳酸测定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J];临床医学;2011年03期

3 孙玉蓉;张萍;;静脉输注利奈唑胺注射液的病情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年06期

4 傅翔;;制度化、常规化促进医疗机构合理用药[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5年Z1期

5 张淇钏;方喜斌;李智业;陈伟宏;倪晓彬;郭湖坤;陈纪平;;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在老年严重脓毒症治疗中的作用[J];广东医学;2012年11期

6 谭世繁;张雄;罗宁;陈春杰;王铮;陈智华;黄壮志;;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甄伟玲,张新平,陈昊;国家药物政策的关键元素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年19期

8 梅和坤;白楠;梁蓓蓓;王睿;;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利奈唑胺浓度[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年04期

9 廖国林;;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年07期

10 张抗怀;崇大鑫;宁亚萍;蔡艳;王海涛;仵文英;方宇;;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旭东;;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治疗老年MRSA肺炎的疗效观察[A];第二十七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十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陈超;郭代红;曹秀堂;蔡芸;徐元杰;朱曼;马亮;赵鹏芝;;中国住院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3 刘心慧;;临床药师参与肾内科药物治疗的实践和体会[A];2010年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周鹏;;一例血液透析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A];2010年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沈爱宗;陈礼明;陈飞虎;;合理用药研究进展与若干措施[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鱼爱和;李兵;;利奈唑胺对严重革兰阳性细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A];第二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郭代红;王丽;陈超;蔡芸;刘皈阳;曹秀堂;王睿;;410例住院患者的利奈唑胺用药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8 黄增相;杨兴易;;降钙素原和乳酸测定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九届组稿会暨第二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全国急危重症与救援医学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9 张莉;孟现民;张永信;;利奈唑胺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A];第十四届全国感染药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徐锦龙;;重症肺炎合并重度贫血与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用药实践1例[A];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雷;利奈唑胺在中国人群的群体药代/药效动力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2 李永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现状与成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熊鹰;大学生基本药物宣教干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涂晓晨;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患者用药情况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成;Rbx-7644中间体的合成[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2 吴颖其;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对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单悌超;重症患者万古霉素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程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制定和使用现状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杨军华;我国农村地区合理用药干预措施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谢章辉;梅州市农村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7 刘岩;严重感染高龄患者应用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其对血小板的影响(附53例临床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8 姜志平;泰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合理用药指标监测[D];青岛大学;2012年

9 王传珂;替加环素合成工艺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年

10 陈超;住院患者药品不良事件主动监测与评估警示系统的研发[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东红;张旭华;吴立华;王玲玲;刘朔;王笑歌;;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1年05期

2 宋秉鹏,丁玉峰;药物经济学概述[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6年03期

3 郭代红;王丽;陈超;刘皈阳;曹秀堂;蔡芸;王睿;;410例住院患者的利奈唑胺用药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1年02期

4 吕红;谢宝芬;潘柏良;;3种抗真菌药物治疗甲真菌病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业;2009年05期

5 朱爱江;徐磊;;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比较[J];中国药房;2010年08期

6 傅晓琴;余雄杰;刘生友;;17例利奈唑胺所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事;2011年11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美红;曹鹏;;利柰唑胺治疗血液病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180例临床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仲兴;VRE感染的抗生素治疗[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4年03期

2 苗丽;邓万俊;;利奈唑胺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阳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7年06期

3 万志龙;刘明亮;郭慧元;;新的抗革兰阳性菌抗生素的药物经济学[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8年06期

4 丁生辉;雷招宝;;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及其防治[J];海峡药学;2010年02期

5 汪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2年02期

6 周颖杰;;利奈唑胺治疗严重感染建议在治疗复杂患者时监测不良反应[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年05期

7 朱德妹;汪复;张婴元;;2005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年06期

8 汪复;;2006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年01期

9 刘昱东;王辉;杜娜;孙宏莉;徐英春;杨启文;陈民钧;谢秀丽;;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达托霉素、头孢吡普等抗菌药物对MRSA的抗菌活性[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年01期

10 林东昉;吴菊芳;张婴元;郑经川;缪竞智;郑丽叶;盛瑞媛;周新;沈华浩;吴卫红;周乐;汪复;;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琰;张军红;康焰;;利奈唑胺治疗地震伤合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年S2期

2 赵立;冯学威;颜恒毅;刘宏博;;利奈唑胺抗结核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9年03期

3 张萍;曹权;郑崇明;冯琳;俞颖;;利奈唑胺治疗脓毒症34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年02期

4 李国辉;;利奈唑胺注射液致高乳酸血症2例[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0年04期

5 孟艳君;李琳;;利奈唑胺致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J];临床医药实践;2010年17期

6 范大平;张一梅;尚建欣;;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1年10期

7 ;喹奴普丁/达福普丁和利奈唑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4年06期

8 章云涛;吴晓梁;;利奈唑胺治疗腹腔感染1例报告[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年06期

9 Caffrey AR;Quilliam BJ;Laplante KL;秦晓华;王明贵;;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比较[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年04期

10 马燕;达托霉素、利奈唑胺等对革兰阳性尿道病原菌的体外活性[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鱼爱和;李兵;;利奈唑胺对严重革兰阳性细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A];第二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郭代红;王丽;陈超;蔡芸;刘皈阳;曹秀堂;王睿;;410例住院患者的利奈唑胺用药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3 周业平;田彭;杜伟力;张国安;;利奈唑胺治疗胸骨骨髓炎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分析[A];急慢性创面治疗新技术专题系列研讨会之感染创面综合治疗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4 顾芬;黄亚菊;范黎萍;胡敏;;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肺结核病不良反应的护理[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1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诸葛璐;金玲湘;林巍;潘陈为;方佩佩;周光耀;;长疗程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3例临床分析[A];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周为;柯会星;;利奈唑胺对老年人血液系统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葛凤;高燕;滕玥;王静;;利奈唑胺治疗老年患者肺部耐药球菌感染的疗效分析[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姚岚;唐神结;肖和平;曾林海;孙华;顾瑾;郝晓晖;刘一典;;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观察[A];2010年中国防痨协会临床/基础专业学术大会汇编[C];2010年

9 陈超;郭代红;曹秀堂;蔡芸;徐元杰;朱曼;马亮;赵鹏芝;;中国住院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10 闫素英;;利奈唑胺治疗MRSA的临床研究[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儿童医院 胡利华 王晓玲 刘钢;[N];健康报;2010年

2 赵和云;[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冯友根;[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王乐民;[N];健康报;2007年

5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 姚岚;[N];中国医药报;2011年

6 盛文;[N];中国医药报;2007年

7 黄微;[N];健康报;2008年

8 驻京记者 王丹;[N];医药经济报;2010年

9 张立;[N];医药经济报;2008年

10 王睿;[N];中国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雷;利奈唑胺在中国人群的群体药代/药效动力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2 梁蓓蓓;PK/PD参数预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和抑制细菌耐药突变的系列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云灿;抗耐药菌抗生素利奈唑胺的合成[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2 包旻;利奈唑胺临床应用的合理性评价及危重症感染患者血药浓度监测[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3 刘岩;严重感染高龄患者应用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其对血小板的影响(附53例临床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4 龙波;利奈唑胺在大鼠血、脑组织和脑脊液中药代动力学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5 周家军;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的对比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1年

6 庞昶;利奈唑胺与其他抗生素联用对MRSA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7 李艳芬;利奈唑胺体外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8 王玉颖;MR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体外诱导耐药性比较[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9 辛小娟;肠球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10 陈超;住院患者药品不良事件主动监测与评估警示系统的研发[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本文关键词:利奈唑胺临床应用的合理性评价及危重症感染患者血药浓度监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8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138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6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