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儿童观”的嬗变与中国近现代文学

发布时间:2023-04-21 23:54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现代儿童观是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并基于自身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逻辑而被逐步发现的。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急剧变革,有识之士纷纷向西方学习以求救亡图存。西方思想大规模的传入,并在和中国思想文化的碰撞中促使中国思想文化逐步转型,近代传媒则在塑造现代社会意识方面推波助澜,再加上梁启超等有识之士在理论上的呼吁与倡导及在创作译述上的实践与示范,“成人的附属品”的传统儿童观逐步呈现出解体态势,也为中国现代儿童观的确立做了理论上的准备。“五四”时期不仅是“人”的解放时期,也是文学的自觉大为提高时期,不仅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儿童本位观确立的时期。在杜威“儿童中心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下,鲁迅、周作人、郭沫若等先驱们大力提倡、深入理论阐发;叶圣陶、冰心等作家们身体力行、积极创作实践,有效地推进了中国现代儿童本位观的确立以及发展。本质上说,儿童的发现实质上就是成年人的儿童观问题,由中国现代社会特殊时代背景所决定,成人社会对儿童的发现不可能一蹴而就。文学研究会及左翼作家在实际创作中就出现文学创作与思想观念悖反的情况,塑造儿童形象具有较强的社会功利性,集中体现在成人...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人”的发现与“儿童”的发现
    第一节 中西文化碰撞中的“人”与“儿童”
    第二节 近代传媒对儿童观的传播与塑造
        一、功利性
        二、启蒙性
        三、成人主体
    第三节 梁启超:近代儿童观之集大成者
        一、梁启超儿童教育观念
        二、以儿童为受众的文学实践
        三、意义与局限
第二章 再发现:儿童本位
    第一节 杜威“儿童中心主义”思想的“推手”意义
    第二节 文化交流背景下对儿童的再发现
        一、儿童本位:对传统长幼秩序的颠覆
        二、“人”的发现:从儿童角度重建人类意义
        三、救救孩子:对理想国家民族的想象
第三章 最小的“雨点”:成人理念对儿童文学形象的强大控制
    第一节 社会问题的承担者
    第二节 社会政治的符号
    第三节 思想观念的传达者
    第四节 创作与观念的悖反
第四章 儿童形象的多元化
    第一节 社会的更迭与儿童观的多元
    第二节 多元色彩与众声喧哗
        一、自然原欲:对儿童隐秘世界的探索
        二、非常情结:对儿童黑暗心理空间的挖掘
        三、理想人性:创造儿童的世外桃源
        四、土地之子:乡愁与血泪的混沌
第五章 结语: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现代儿童观的意义
    一、题材的拓宽
    二、体裁的丰富
    三、新的审美特征
    四、对其他相关领域的推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96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796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f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