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20世纪40年代“主观论”中的文学、政治与历史

发布时间:2020-11-22 08:03
   胡风的主观论在胡风研究中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它体现了胡风文艺思想的特殊性,也是界定胡风文艺思想的重要依据。在不同时期,胡风对创作中作家主观作用的强调既有一致性,也存在差异,本文主要关注的是20世纪40年代胡风主观论问题的提出,试图通过对与之相关的各种思潮和论争的研究,在一个历史的框架内重新来理解这一问题。 40年代胡风等人的“主观论”的提出是为了反对左翼阵营中的教条主义,在文艺上的直接对立面是姚雪垠、沙汀、茅盾等的文学创作,而在思想和学术上,另一个对立面则是郭沫若的儒墨研究,后者在现有的胡风研究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缺乏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我们就无法全面地认识“主观论”在反对教条主义问题上的某种限度。同时,“主观论”与“才子集团”的“生活态度论”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主观论”的提出跟“生活态度论”有很大的关系,但在1948年的“香港批判”中,“才子集团”是批判“主观论”的主要力量。现有的胡风研究在涉及“生活态度论”时,往往局限于执守与背叛这样一个框架,没有对“生活态度论”和“香港批判”本身的观点和动力作更多的研究,而缺乏这种视角,我们就不能理解“才子集团”从“生活态度论”到“香港批判”的转变,也不能理解相对而言胡风的执守究竟意味着什么。 “主观论”提倡主观和感性并不是偶然的,这跟民族主义等思潮诉诸人们的情感、用“民族的”标准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的、国际主义的标准的挤压有关,是左翼知识分子自觉的理论努力,试图来发展马克思主义中主体性的、情感性的一面,是国统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努力中的组成部分。马恩关于意识形态方面的著作和鲁迅以来的本土革命文艺传统构成了他们的理论资源。没有这样一个背景,单纯从胡风文艺思想本身出发,我们就无法正确认识“感性对象”等概念在这一时期胡风思想中的出现,也无法对胡风文艺思想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传统中的地位作出合理评价。
【学位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I206.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文献综述
        1.1.1 主观论及其批评史
        1.1.2 黄药眠的立场
        1.1.3 香港批判
        1.1.4 从革命的反对派到反革命
        1.1.5 关于胡风文艺思想的反思
    1.2 “主观论”问题的缘起
        1.2.1 《七月》与《希望》的差别
        1.2.2 “民族文学”
        1.2.3 儒学的复兴
        1.2.4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2章 郭沫若与左翼阵营的儒墨之争
    2.1 屈原的思想
    2.2 儒墨的批判
    2.3 反对教条主义
第3章 “才子集团”的“生活态度论”
    3.1 “生活三度”说
    3.2 感性生活与理性生活
    3.3 唯“唯物的思想”论
    3.4 批评与反思
第4章 “主观论”及其对象
    4.1 感性的对象
    4.2 “在混乱里面”
    4.3 个性解放
第5章 “主观论”与“香港批判”
    5.1 文艺的新方向
    5.2 论主观问题
    5.3 论小资产阶级的改造
    5.4 文艺的感性作用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忠;胡风的“五四”新文艺观与现实主义理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曹艳红;试述郭沫若《孔墨的批判》的得失[J];郭沫若学刊;2003年02期

3 范际燕;胡风文艺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陈思和;胡风对现实主义理论建设的贡献[J];海南师院学报;1997年02期

5 范际燕;胡风文艺思想的源脉与特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张光芒;胡风启蒙文学观新论[J];人文杂志;2003年03期

7 梅琼林;胡风现象:启蒙现实主义的理论建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8 刘再复;朱寨;丹晨;乐黛云;严家炎;缪俊杰;吕林;樊骏;陈全荣;王富仁;蒋守谦;高远东;;关于胡风文艺思想的反思(座谈会发言)[J];文学评论;1988年05期

9 支克坚;;胡风与中国现代文艺主潮[J];文学评论;1988年05期

10 钱理群;;胡风与五四文学传统[J];文学评论;1988年05期



本文编号:28943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943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1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