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文心雕龙》意象说微探

发布时间:2020-11-21 17:54
   刘勰的《文心雕龙》处于中国古代意象说到意境说的转变过渡时期。《文心雕龙》是意象说的集大成者。《文心雕龙》在总结以往哲学理论和文学创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梳理过去零星文论,首次将“意象”用于文学美学领域,实现了“意象”的内涵外延成为文艺美学范畴中一个纯文学的概念,标志着意象说由零星的感性认识上升成为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由先秦诸子发端,特别是《周易》关于“象”、“意”关系的论述为意象说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秦汉时期“六诗”、“六义”的总结,“意象”概念的合成,使意象由哲学范畴转向文艺理论范畴内进行探讨,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王弼对言象意关系的论述,使意象说的哲学理论探讨显得更为成熟,刘勰的《文心雕龙》在先秦诸子、《周易》及王弼等哲学理论的指导下,总结以往的文学创作实践并通过系统梳理过去零星的文论,将意象专用于文艺美学领域,意象说由刘勰真正建立并使其系统化、体系化。《文心雕龙》全书50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原道》至《辨骚》五篇为“文之枢纽”;二是《明诗》至《书记》二十篇为“论文叙笔”;三是《神思》至《程器》二十四篇为“割情析采”。在《文心雕龙》中,这个庞大的文论体系,刘勰围绕着“意象”展开了一系列文艺美学上的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大量相关的学术范畴,使意象说形成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系统的理论学说。如何营构融合审美意象,并完美地传达审美意象, 是《文心雕龙》意想说的中心内容。本文从五个层面对《文 心雕龙》意想说的基本思想进行了总结:一是刘韶对写作 美文即审美意象的创造所作的总的论述。二是对审美意象 的生成和本质的论述。三是关于意象的特征和类型论述。 四是关于审美意象主客观融合问题以及“意”“象”关系 的论述。五是关于对审美意象物化途径方法问题的论述。
【学位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3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中文)
内容摘要(英文)
前言
一、 意象说的渊源发展与刘勰的系统整合
二、 《文心雕龙》意象说的理论体系
三、 《文心雕龙》意象说的基本思想
参考文献
致谢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新岭;中国古典美学“象”范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93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93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d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