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物质形态与文本意义:麦肯锡文本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述评

发布时间:2023-03-25 05:30
  以齐马提出的文本"互文性"为基础,麦肯锡的文本社会学强调文本包括书籍以外的其他非书籍的物质形态,而这些物质形态保存了人类社会在印刷、阅读、收藏和校订等活动中留下的各种印记。对文本物质形态的制作及使用过程的历史考察,构成了实物目录学的重要内容。麦肯锡的文本社会学理论将文本的物质形态与文本意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跨越了目录学和文学批评的界限。一方面超越了以格雷格为代表的只关注文本内容的"纯粹"的目录学理论;另一方面指出研究文本形式的表达功能对文学批评的价值。在研究方法上,麦肯锡针对目录学界长期习惯使用的归纳法在逻辑上的不足,提出以演绎法取而代之。麦肯锡文本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对欧美书籍史和阅读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参考文献23。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麦肯锡文本社会学思想的产生
2 麦肯锡文本社会学的理论创新
    2.1“编织”不同物质形态的“文本”
    2.2 封闭与开放:不同文本形态的阅读结果
    2.3 文本“并发生产”原则及社会学意义
    2.4 基于文本社会学的目录学思想
        第一,目录学致力于描述所有的文本记录。
        第二,文本的物质形态具有传递意义的功能,目录学的工作应包括对文本的物质形态进行记录和解释。
        第三,目录学平等地接受新的文本和它们的形式结构。
        第四,目录学本质上关注作为社会产物的文本。
3 麦肯锡文本社会学研究方法:从归纳到演绎
4 麦肯锡文本社会学的学术史评价
    4.1 对索绪尔语言学的借鉴
    4.2 对“实物目录学”的发展
        (1)西方“实物目录学”的由来
        (2)麦肯锡对西方“实物目录学”的拓展
5 结语



本文编号:3770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770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d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