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摄影论文 >

社会记忆视角下吕楠纪实摄影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2 16:39
  作为中国纪实摄影的领军人物之一,吕楠是国内首先将视角聚焦于边缘群体的纪实摄影师。其作品公开至今的二十多年间,对中国纪实摄影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吕楠以最直白、平等的方式抒写那群被遗忘在社会中的人群,他的边缘纪实作品也因其典型性而形成特定的记忆。受益于现代传播的发展,吕楠的影像作品也逐渐由小范围的集体记忆成为摄影艺术文化的社会记忆,其影像记忆的价值也在此过程中逐渐得到了体现。自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记忆理论的研究逐渐成为记忆研究的重要分支,纪实摄影作品以其特殊的记忆方式在社会记忆中扮演图像文化记忆的角色。但国内学者对社会记忆理论的研究鲜少将其与图像文化结合,因此将吕楠纪实摄影放在社会记忆的语境下进行研究,将更有助于全面地了解影像的社会记忆及其影响。本文首先概述了社会记忆理论和纪实摄影的定义,通过这些核心概念并利用文本分析法透析了吕楠作品社会记忆的内容,并且将内容具体化。以影像直观性记忆内容以及符号性形象为探究基础。经研究,吕楠作品呈现的“事实观”、“美学观”等文化层面对社会有直观性记忆,展现的人物形象、生活生产等形成典型的符号性形象记忆。其次,对吕楠纪实摄影的社会记忆形成的原因进行了研究。...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社会记忆视角下吕楠纪实摄影研究


图1-2吕楠《在路上——站在屋里的一家人》?图丨-3吕楠《缅北监狱——两个母亲和孩子》??

照片,十字架,老妇人,羊羔


灶台上生活的气息,冒着热气的锅子,柴米油盐有序地安置在灶台上。??图1-5吕楠《在路上——拿十字架的老妇人和羔羊》??在图中(如图1-5),妇人双手托着十字架,双腿盘坐在土床上,羊羔从侧面探出头??来像是在亲吻十字架。这个细节的刻画展现出了人和动物在此时超越了物种的界限,都是??爱的践行者。而在《四季》中,对传统民族服饰的展示以及劳动人民生活的面貌则体现了??浓浓的民族化细节。在其他摄影师以展现边远藏民悲苦生活下,吕楠抓住了他们生活充满??爱的细节。图中一个中年男子在细心缝制女子破旧的袖子,缝纫纺织的活儿从古代来说向??来是女子的活儿,而在这张照片中男子此时只是一个看上去笨拙的耐心汉子,这个细节刻??画便体现出了藏族人民相亲相爱的和谐画面。也更能表达吕楠在拍摄过程中注入的生活审??美思考,这种细节的表现也在不知不觉中将整组作品的纪实性美学更加地富有深意。??2.?“悲剧性”审美倾向??悲剧源于古希腊,而我们这里要说的悲剧性不是一种戏剧的类型,而是与广义的悲剧??不同

影像,精神病院,悲剧性


不仅是悲剧性美感的视觉体现,还有这悲剧性的隐喻在其中。之所以被称为经典还在于他??所用黑白表现手法中的“非时间性”。这些悲剧性事件被去除了色彩,笼罩了“永恒”的??面纱。《被遗忘的人》中最著名的一幅作品(如图1-6),走廊尽头的黑暗,是影像画面??的终点。画面中的人被禁锢在这个没有未来的庭院内。远处灰暗调子更是侧面烘托了人物??的悲剧性,因为灰色调在吕楠的影像中代表了现实的痛苦。排除了浓墨重彩的意义,用最??经典的方式展示人物悲剧性美感。??1英1彼得?内斯特ft?t?t丨冻if-.黑丨'I摄影进论一一;sn摄影庄屮m!M:.北!;(:中WK;族摄影艺术出版f.M〇16:49.??_S‘(英!彼得?内斯特ft乞&?U系黑f丨摄影理论一一祺影ft中W:M!.北京:中闻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6:49.??2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信息传播的影像本质再认识[J]. 范文霈,李钏.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6)
[2]社会记忆研究:西方脉络、中国图景与方法实践[J]. 钱力成,张翮翾.  社会学研究. 2015(06)
[3]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以参与观察法为例[J]. 王建萍.  商. 2015(15)
[4]社会记忆研究的发展趋势之探讨[J]. 张俊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5]文化记忆与符号叙事——从符号学的视角看记忆的真实性[J]. 赵静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6]社会学时间研究初探[J]. 张品.  理论与现代化. 2012(04)
[7]社会记忆的功能反思与研究推进[J]. 陶宇.  社科纵横. 2011(10)
[8]社会记忆理论研究综述[J]. 高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9]新时期纪实摄影的发展与创新[J]. 梅常青.  学术交流. 2011(03)
[10]浅谈文化记忆[J]. 张宇婷.  大众文艺. 2011(04)

硕士论文
[1]中国纪实摄影的审美性研究[D]. 毕艳菲.贵州大学 2015
[2]社会记忆与历史:理解马克思历史观的一个视角[D]. 王婵.黑龙江大学 2014
[3]中国纪实摄影的美学内涵解读[D]. 谢家琳.上海师范大学 2013
[4]中国新时期专题纪实摄影的文化心理嬗变[D]. 肖卫国.西安美术学院 2012
[5]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大众摄影[D]. 李明.清华大学 2010
[6]从集体记忆到社会记忆[D]. 孙峰.华东师范大学 2008
[7]纪实摄影的传播学探索[D]. 高亦平.浙江大学 2007
[8]纪实与观念[D]. 蔡萌.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6



本文编号:3404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3404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e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