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以人民主体思想为指导推进政治改革发展(4)

发布时间:2014-06-30 20:34


  五、发展基层民主制度

  政治生活中的公民,一方面是民主管理的主体,一方面是民主管理的客体。公民的这种双重身份,反映了一般民主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内在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途径,就是发展基层民主制度,由人民自己管理自己,从而把两种身份统一起来。基层民主直接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切实关系群众的民主权利,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内容和基础工程。
  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城乡居民群众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在城乡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制度与实践,主要分为以村民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农村村民自治和以居民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城市居民自治。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直接、最广泛的途径。按照党的十八大的要求,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应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落实这一要求,在农村应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事务、公益性事业的自我管理水平,增强调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治安的能力;在城市应进一步完善居委会协调会制度、听证会制度、评议会制度、居民来访制度、工作报告制度,充分发挥居民在社区治理、公共事务和公益性事业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应积极扩大有序参与,更多地吸收居民村民参与基层事务管理,就涉及城乡基层群众利益的事务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加强权力监督。
  健全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党的十八大要求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主要是为了加强职工在本单位经营管理和各项事务中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审议企事业单位的重大决策,管理企事业单位内部事务,监督行政领导行使管理职权,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障企事业单位各项事业健康发展。除了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也是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的重要机构。截至2012年9月,全国建立基层工会组织2666万个,覆盖企事业机关单位6166万个,工会会员达28亿人。[8]工会既然是工人群众自己的组织,就应发挥好维护工人群众利益的作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要求我们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高度重视工会的作用,采取切实措施保障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民主权利,支持工会担负起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让职工群众打心眼里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
  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大量新兴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在基层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如城市中的业主委员会、农村中的行业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目前,全国有70多万个经过注册登记和上百万个没有注册登记的各类社会组织。如何扩大社会组织特别是新兴社会组织的自主权自治权,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基层民主建设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应加强领导和引导,积极培育有利于促进公共利益、基层民主和自治功能的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反映群众诉求、维护群众利益、管理基层事务、扩大群众参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着力强化各类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它们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基础性作用。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要求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指导和支持基层群众自治,搞好基层民主实践的统筹协调,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在我国的政权体系中,市县两级政府处于政府工作的第一线,市县政府职能发挥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基层民主建设的水平。市县政府及其部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全面正确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保障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权利;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规范和管理,把社会可以自我调节和管理的职能交给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社会管理,改进公共服务,积极与社会组织合作,鼓励、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同时,进一步理顺基层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的关系,发挥好前者对后者的领导和保障作用。

    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行政体制深刻反映着政府与市场、与企业、与社会的关系,集中反映着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从而折射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情况。行政体制改革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激发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进行了六轮较为集中的行政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是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政府规模,优化政府结构,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形成了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组织架构和职能体系。同时,现行行政体制也存在一些问题: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职能转变不到位,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等。实现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目标,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从一定意义上说,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质是进一步简政放权,更好地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进一步释放市场和社会的活力,因而是推动党和政府由代表人民当家作主向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转变的重要举措。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要求解决好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领域的权力划分,促进政府职能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转变、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转变、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实现这样的转变,需要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和抓手,继续向市场放权,进一步从体制机制上给各类市场主体松绑,继续向社会放权,进一步发挥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继续向地方政府放权,进一步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经过前六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国务院共取消和调整了近2500项审批项目。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谈到,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还有1700多项,本届政府下决心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新一届政府要落实自己的承诺,必须加大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加快核准制和备案制建设。行政机关履行审批职能,必须依法办事、简化程序、提高效能、接受监督。同时,加强和改进政府宏观调控,不仅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而且把该管的事务管住管得好。2013年5月,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宣布取消和下放133项行政审批等事项。这一重要举措彰显了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表明新一届政府在职能转变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本文编号: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678_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3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