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现代性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02 03:27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启蒙理性的哲学批判以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证明了资本主义现代性是病态的、没有潜力的现代性。它虽然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生产力,但它也因为扭曲的“物化”逻辑而使人陷入了“自由”与“共同体”的双双阙如中。资产阶级的“虚伪的共同体”中,“自我”自由与“他我”自由相对立,个体利益与共同意志相对立。“共同体”缺失了人作为“类”的“自由”与共同意志的联合。鉴于此,资本主义现代性必然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被具有潜能的新现代性所取代和超越。新现代性不是自然存在的,而是无产阶级在“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建构起来的。无产阶级的每一次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无产阶级挖掘和释放现代性潜力,重构现代性质性的重要过程。无产阶级对新现代性的建构过程既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物化”逻辑中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的批判与超越,也是无产阶级塑形自身现代性特性的过程。无产阶级最终会在一次次的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理论和实践中推动“自由的共同体”成为现实的世界历史,从而完成现代性的重构任务,使现代性扬弃自身并面向未来。国际社会从诞生之日起便和资本主义现代性联系在一起,它是资...

【文章页数】:19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3 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1.3.1 论文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及展望
第二章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现代性建构之合法性阐释
    2.1 现代性的出场
        2.1.1 现代性的指涉和特点
        2.1.2 多元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性
    2.2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
        2.2.1 马克思对现代性启蒙理性的哲学批判
        2.2.2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2.3 马克思对现代性重构:“自由的共同体”
        2.3.1“自由的共同体”的蕴意
        2.3.2“自由的共同体”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国际共同体
        2.3.3 推进国际共同体的现实方案:无产阶级的批判与超越
    2.4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现代性建构的指涉
        2.4.1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现代性建构的原则
        2.4.2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现代性建构的目标
第三章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现代性建构的历史梳理
    3.1 获取现代性身份:中国独立自主踏上国际舞台
        3.1.1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获取现代性身份
        3.1.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思想:巩固现代性身份
    3.2 初步探索现代性建构:中国开始与国际社会融合
        3.2.1 国际政治新主题:“和平与发展”
        3.2.2 中国与世界的对话方式:“对外开放”
        3.2.3 中国与世界的对话态度:“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
    3.3 进一步探索现代性建构:中国展现建构国际社会的能力
        3.3.1 经济维度:加入“WTO”融入世界市场经济体系
        3.3.2 政治维度:“国际关系民主化”思想
        3.3.3 价值维度:“和谐世界”理念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现代性建构的新境遇
    4.1 中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4.1.1 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
        4.1.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
        4.1.3 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
    4.2 中国面临严峻的外部挑战
        4.2.1 主体主义形成“中心—外围”闭合型国际社会结构
        4.2.2 理性主义渲染“强国必霸”和“零和博弈”
        4.2.3“人道主义”干预遭遇异化新态势
        4.2.4 民粹主义复苏和逆全球化思潮出现
    4.3 中国面对难得的国际机遇
        4.3.1 全球治理危机呼唤“中国方案”
        4.3.2 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期盼新型国际关系
        4.3.3 亚洲区域合作组织提升合作平台效能的需求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现代性建构的新理念
    5.1 推进国际政治文化认同的新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
        5.1.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来源
        5.1.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旨归
        5.1.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超越
    5.2 呈现“时代华彩”的经济全球化发展新理念
        5.2.1 对经济全球化的总体性判断
        5.2.2 开放包容推进互利共赢
        5.2.3 联动创新加速增长活力
    5.3 彰显“中国智慧”的国际交往思路
        5.3.1“义利”协调推进国际正义
        5.3.2 绿色发展保障可持续性
        5.3.3 结伴对话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第六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现代性建构的新路径
    6.1 塑造立体化的国家身份
        6.1.1 学习型大国身份
        6.1.2 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身份
        6.1.3 负责任大国身份
    6.2 迈向“奋发有为”的国际事务参与态度
        6.2.1“奋发有为”国际事务参与态度的先决条件
        6.2.2“奋发有为”国际事务参与态度的实现方式
        6.2.3“奋发有为”国际事务态度保障国家核心利益
    6.3 创设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国际体系参与模式
        6.3.1 参与国际经济体系的新型模式:创新合作与逐渐示范
        6.3.2 参与国际安全体系的新模式:全面建设与深入落实
        6.3.3 参与国际社会文化体系的新模式:多维创造性参与
    6.4 构建“中国气派”的国际话语体系
        6.4.1“中国道路”为主体的意识形态话语
        6.4.2“融通中外”为导向的学术话语
        6.4.3“言之成效”为目的的话语宣传
    6.5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6.5.1 互联互通促成新型全球化
        6.5.2 海陆两翼铸就新型大国
    6.6 实践“四维一体”外交布局
        6.6.1 核心:深化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共赢关系
        6.6.2 重点: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6.6.3 基础: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及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6.6.4 支撑:打造中欧四个伙伴关系
    6.7 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6.7.1 国家安全道路的独立性
        6.7.2 国家安全道路的总体性
        6.7.3 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的共生性
第七章 结论
    7.1 资本主义现代性迷途与中国现代性弘途
        7.1.1 资本主义现代性迷途:采用“逆全球化”方案
        7.1.2 中国现代性弘途:做世界历史的自觉推动者
    7.2 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7.2.1 经济发展是中国现代性建构的物质基础
        7.2.2 现代性建构的渐进性与示范性相长
    7.3 中国现代性建构是构建“自由的共同体”的必经阶段
        7.3.1“自由的共同体”内涵“命运”与”利益”的一致性
        7.3.2 中国现代性建构追求“命运”共同与“利益”相融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本文编号:3827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827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b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