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先秦诸子教育经济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8 00:20
  教育经济思想产生于教育经济实践,是随着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原始时期氏族首领教民稼穑是中国教育经济思想的萌芽阶段;商和周初“百工”出现及“工商食官”局面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教育经济思想正式产生;周朝中、晚期由生产力发展需要催生的“六艺”教育则见证着中国教育经济思想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教育经济思想业已进入成型阶段,迎来了发展的第一座高峰。先秦诸子的教育经济思想分学派主要包括儒、墨、道、法以及兵家、阴阳家、纵横家、货殖家等教育经济思想。在学派内部、学派之间,诸子的教育经济思想在展开的过程中,既争鸣竞胜,在有关教育收益、受教育机会、人的素质构成、劳动者行为规范、身体存养、人才取用等方面歧见迭出,又融贯汇通,形成义利之辨、先富后教、顺民而教、壹教则富等共同论域。与古希腊哲学家们的“思辩理性”、“理论理性”的特征大为不同,先秦诸子之理性思维,无论是儒家的道德理性、墨家的工具理性,还是道家的反思理性、法家的实践理性,均指向现实人生和伦常日用,呈现出“实用理性”、“生活理性”的总特征,在此特征统摄下,先秦诸子的教育经济思想体现出整体性、辩证性、人本性等鲜明的特征。诸子教育...

【文章页数】:23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从“舶来品”到“本土化”
    二、研究目的与价值
        1. 研究目的
        2. 研究价值
    三、文献综述
        1. 凤毛麟角:直接冠以“教育经济思想”的研究文献
        2. 隐而不彰:揭示教育经济思想的非专论性文献
        3. 缺乏勾连:教育经济实践研究文献
        4. 寥若晨星:研究文献述评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1. “先秦”与“先秦诸子”
        2. “教育经济思想”、“教育经济理论”与“教育经济学”
    五、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2. 阐释法
        3. 比较法
    六、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 研究思路
        2. 结构安排
第一章 先秦诸子的教育经济思想
    一、儒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1. 孔子“执用两中”的教育经济思想
        2. 孟子的“教”“养”两端
        3. 荀子“大富之器唯学”的教育经济思想
    二、墨子的教育经济思想
        1. “无差等”的教育经济思想
        2. “兼爱”“交利”的教育经济思想
        3. “尚贤”“使能”的教育经济思想
        4. 节用的教育经济思想
        5. “教人耕者其功多”的教育经济思想
        6. “强力从事”的教育经济思想
        7. 墨子的其它教育经济思想
    三、老子及其道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1. 老子的教育思想
        2. 老子的经济思想
        3. 老子“无为”“无不为”的教育经济思想
    四、法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1. 邓析“养养之义”的教育
        2. 李悝的“尽地力之教”
        3. 商鞅的“壹教”
        4. 韩非的“法教”
    五、管子的教育经济思想
        1. 道德的“物质经济”意涵
        2. 劳教定而国富
        3. 四民分业与专业教育
        4. 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5. 以人为本的资源论
        6. “修其能”的科技教育
        7. “经济教育”思想
    六、其他诸子的教育经济思想
        1. 兵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2. 阴阳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3. 纵横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4. 货殖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第二章 争鸣与融合:先秦诸子教育经济思想比较
    一、学派间的争鸣交锋
        1. 关于教育收益
        2. 关于受教育机会
        3. 关于“人力”
    二、学派内的歧见异说
        1. 对影响生产效能的道德素质的认识有异
        2. 教育规范劳动者行为的方式有别
        3. 不同的人力存养之道
        4. 不同的人才取用之法
    三、思想上的吸纳融通
        1. 分化深化
        2. 融合互通
        3. 共同论域
第三章 先秦诸子教育经济思想的特征
    一、实用理性:先秦诸子教育经济思想的总体特征
        1. 儒家的道德理性
        2. 墨家的工具理性
        3. 道家的反思理性
        4. 法家的实践理性
    二、先秦诸子教育经济思想的具体特征
        1. 整体性
        2. 辩证性
        3. 人本性
第四章 先秦诸子教育经济思想形成的动因
    一、经济引发:生产力发展促成教育与经济“联姻
        1. 经济发展要求教育获得相应发展
        2. 技术进步使“教人耕”成为必要
        3. 多元的经济结构决定多样的人才结构
    二、政治促发:士阶层是教育与经济建立更紧密联系的纽带
        1. 政治转型与士阶层的出现
        2. 政治需要士走“学而仕进”之路
        3. 政治权力(“政统”)与士的使命担当(“道统”)
    三、文化激发:私学产生带来的思想空前繁荣
        1. 学术下移与私学产生
        2. 教育经济思想的私学基础
        3. 学术开放与教育经济思想的繁荣
    四、个体创发:诸子的转识成智与教育经济思想的最终成型
        1. 哲学思想
        2. 教育思想
        3. 经济思想
第五章 先秦诸子教育经济思想的流变与影响
    一、 内圣与外王:中国古代教育经济思想发展的基本路向
        1. 内圣:教育与经济渐行渐远
        2. 外王:教育与经济相伴相生
    二、沉寂与活跃:中国教育经济思想跳跃发展的“三座高峰”
        1. 相对沉寂:封建时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2. 阶段活跃:先秦诸子、中世纪的“明珠”及近代启蒙
    三、 成就与不足:中国教育经济学的本土化追寻
        1. 先秦诸子的成就:与古代西方教育经济思想相比较
        2. 不足之处
        3. 中国教育经济学的本土化追寻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本文编号:38116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8116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f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