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8 20:37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倡导“共建共享”话语体系下,贯彻党的民生为本执政理念是基层政府基本的职责。但在实际贯彻落实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基于“理性经济人”逻辑,利用权力优势,奉行疲软、工具主义为表征的“为执行而执行”,甚至以民生改善的正当性为借口,滋生自利行为,从中牟取物质利益,换言之,部分基层政府执行者在执政素养和执政理念之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为此,论题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场域,围绕基层民生为本理念养成问题,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1)在研究思路上,依照“问题提出——现状梳理——理论分析——实践考察——路径探讨——深化主题”的逻辑谋篇布局,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及多学科知识,将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置于民生改善与建设的执行过程进行考察,突出执行纠正偏差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力图避免空洞、抽象、狭义化的理解。(2)在研究内容上,对基层、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等核心概念进行厘定,从结构、学科层面分析了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的学理依据。以马克思主义政府学说及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以党对基层干部一以贯之的民生观教育为着力点,按照历史的脉络,概括出不同阶段“求生存”、“盼温饱”、“共建... 

【文章来源】: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6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研究


图1.?1?1998-2003年研宄成果数量增长趋势???年的文献为1015篇,也就是说,这10年所产出的文献占总量的84%,是民生为本理论??

产出量,文献


2003年翻1倍多,共7篇,2004、2005、2006年分别为8篇、13篇、21篇,2007年首??次突破三位数,为118篇,2008、2009、2010年分别为120篇、110篇、178篇,2011年再??次突破性达到228篇,2012、2013年分别为212篇、190篇(见下图1.1所示)。2003-2012??〇???????-??????22fi?——???,TQ?190:??200??L-L^—?—?—j=-??2?〇0?i?i〇?120 ̄ ̄1。?j??i〇〇??n—n ̄n—?—?—?—?H??50?3?3?7?2 ̄^———————?“??Q???I?t——??I?I? ̄1?I?t?'?'?t?I?f ̄ ̄ ̄|?I?__?鲁?????I?___?I?__?I?___?I?___?I??7/??/??图1.?1?1998-2003年研宄成果数量增长趋势???年的文献为1015篇,也就是说,这10年所产出的文献占总量的84%,是民生为本理论??研宄发展最为迅速的10年(见下图1.2所示)。??190???丨口??2002?年????丨=:—20叫??1015??图1.?2?2003-2012年文献产出量???此外,发表的有关“民生为本”研究成果,也由前几年单纯的学术论文扩展为包括??专著、硕士、博士研宄生学位论文、工作报告、系列专稿、报刊报道、专访、会议论文??和课题调研报告等在内的多种形式;研究成果的出处也从少部分学术杂志扩展到几乎各??核心期刊(包括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被引频次,生理,论文


以下有25篇;被引频次在5-9次的有6篇;被引频次在10-19次有3篇;被引频次在20-29??次的有0篇;被引频次在30-49次有0篇;被引频次在50-99次的有1篇;而被引频次100次??以上为0篇(见下图1.3所示)。??□枝引频次〇次??肩_^^31議i目I??S3枝引频次50?—99次??□枝引@次1〇〇次以上??图1.3论文被引频次图???从研究方式上看,通过对民生为本理论研究文献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出学者的研宄??主要有专著述评、个案分析、专家建言、演讲访谈、会议研讨、领导讲话等六种方式。??专著述评。通过分析著作形式和内容,探求专著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而搭建??起学术信息交流的渠道。近年来,围绕民生为本理论的研宄,比较有代表性的,洪琼的??《忧国忧民之思一一读郑功成著〈关注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该文认为,从《关??注民生:郑功成教授访谈录》到《构建和谐社会:郑功成教授演讲录》,这两部著作积??淀了郑功成教授近20年来对如何坚持民生为本深入思考之成果,不仅是郑功成教授思考??主题的转换,更是对关注民生问题的延续及升华,其内涵极富理论价值。??个案分析。理论来源于实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习近平“环境民生”的逻辑进路和现实应对[J]. 李龙强,李桂丽.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7(03)
[2]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约束下民生财政对居民消费存在门槛效应吗?[J]. 洪源,吕鑫,李礼.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7(05)
[3]习近平生态民生思想探析[J]. 张永红.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7(03)
[4]民生:政治认同获得的永恒命题[J]. 曾楠.  理论月刊. 2017(03)
[5]民生建设之于中国梦的价值意蕴[J]. 李云.  理论月刊. 2017(02)
[6]民主与民生——共享发展政治学的深层逻辑[J]. 虞崇胜,周理.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7(01)
[7]精准扶贫视角下青海牧区民生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张迎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1)
[8]民生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探析[J]. 李龙强,李桂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06)
[9]民生政治:国家治理体系建构的合法性向度与发展理路[J]. 陈浩天.  行政论坛. 2016(06)
[10]中国民生调查2016综合研究报告——经济下行背景下的民生关切[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调查"课题组,李伟,张军扩,叶兴庆,葛延风,金三林,佘宇.  管理世界. 2016(10)

博士论文
[1]脆弱生态系统下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策略研究[D]. 赵玉田.兰州大学 2016
[2]差序治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分层互动[D]. 贺海波.华中师范大学 2014
[3]六盘山回族地区反贫困研究[D]. 周静茹.兰州大学 2014
[4]以国民幸福指数为导向的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 李军.山东大学 2013
[5]共同体、身份认同与归属[D]. 丁轶.复旦大学 2013
[6]中国农村扶贫资金效率研究[D]. 范永忠.湖南农业大学 2013
[7]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研究[D]. 李晓壮.北京工业大学 2012
[8]中国共产党民生理论与实践研究[D]. 叶琛.福建师范大学 2012
[9]责任政府导向下的政府回应力研究[D]. 高娟.武汉大学 2011
[10]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与资本主义民生思想比较研究[D]. 林祖华.扬州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43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543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b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