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我国资产证券化破产隔离机制法律障碍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1 16:15
  资产证券就是指既缺乏流动性又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一种资产,也就是说具有某种结构安全,其收入与风险是相互分离的,促使其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交易的证券产品,也属于融资行为。从银行角度出发,资产证券化能有效降低融资的成本,还可以优化资产负债的管理、以及分散风险影响,这是具有十分强大的现实意义。对于资产证券化的行为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就是能够将现金流成为投资者所有,从而这样的行为,被定义成破产隔离。本研究的出发点主要来自四个方面。首先,论述了资产证券化和破产隔离理论,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模式。不过这个过程也有风险。其次,中国有两种与破产和扣押相关的资产证券化法律法规,通过案例的形式加以解释,加大读者了解目前中国对破产隔离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然后,对于破产隔离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最后就是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中肯的建议,不断加强自身的规章制度。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创新点
第一章 资产证券化及破产隔离概述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的构建模式
        一、资产证券化的理论框架
        二、资产证券化中的相关概念和证券化的过程
        三、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流程
    第二节 基础资产面临的“破产风险”
        一、发起人的破产风险
        二、受托人的破产风险
    第三节 “破产隔离”的关键步骤
        一、作为“破产隔离”载体SPV的构建
        二、基础资产的“真实销售”
第二章 我国证券化过程中“破产隔离”的实践操作
    第一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破产隔离”的法理分析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操作原理
        二、特定目的信托的构建
        三、信贷资产证券化真实出售的确认标准
        四、实例解析
    第二节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破产隔离”
        一、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流程
        二、特殊目的载体的构建
        三、企业资产证券化“真实销售”的认定标准
        四、实例解析
第三章 资产证券化“破产隔离”的法律障碍
    第一节 特殊目的载体法人主体资格的缺陷
        一、特殊目的信托与专项计划的法人主体资格问题
        二、主体资格缺失对“破产隔离”的影响
    第二节 特殊目的信托的法律障碍
        一、大陆法系对资产证券化中信托制度的法律障碍
        二、我国信托法对破产隔离效果的障碍
    第三节 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之法律障碍
第四章 我国资产证券化“破产隔离”的完善
    第一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立法建议
        一、特殊目的信托法律主体资格的确立
        二、明确特殊目的信托的功能定位,实现破产隔离功能
    第二节 企业资产证券化立法建议
        一、建立基金型SPV—一种可能的模式选择
        二、设立信托—企业资产证券化的长远发展模式
    第三节 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及统一立法的建议
        一、双spv结构及其对分业监管的突破
        二、两种模式破产隔离的比较
        三、两种模式竞争的协调—统一立法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77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3777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d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