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龙光集团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风险及防控研究

发布时间:2024-02-21 21:07
  2017年,为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经济发展动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务院将“供应链金融”作为了六项重点工作之一,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许多企业开始尝试供应链金融的资产证券化,来改善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与传统的融资模式针对单一公司的信用评级不同,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着重于从整个产业链进行评估,依赖核心企业的信用外溢,以产业链中其他企业与核心企业的真实贸易活动作为风险评估标准,可以有效解决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产业链上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但现阶段,由于我国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相比,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均存在较大差距,其相对应法律法规还未完善,标准化的信用体系尚未形成,对发行企业的财务能力与发行证券的项目架构还未做出统一规定,至今还存在一系列复杂的风险。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地产行业对我国GDP贡献仅次于零售业与金融业,占比超过7%,同时近几年来越来越多大陆房企赴港上市,通过寻求外来资本来解决融资困境。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共有158支地产行业股票在港股市场上进行交易流通。龙光集团作为国内最早发行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十家房企之一,以粤港澳为发展核心,相...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发展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动因
        2.1.2 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的主要风险识别
        2.1.3 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主要风险防控
        2.1.4 文献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风险隔离理论
        2.2.2 供应链金融理论
        2.2.3 资产重组理论
        2.2.4 COSO框架理论
3 龙光集团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案例介绍
    3.1 龙光集团背景介绍
    3.2 光耀2号供应链金融第2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介绍
        3.2.1 专项计划基本情况介绍
        3.2.2 专项计划基本运作模式介绍
        3.2.3 基础资产介绍
        3.2.4 增信措施
    3.3 龙光集团实施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动因
        3.3.1 项目开发的资金需求
        3.3.2 降低财务成本
        3.3.3 降低上游企业经营压力
        3.3.4 规避国家融资政策限制
4 龙光集团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风险分析
    4.1 企业自身信用风险
        4.1.1 经营效率风险
        4.1.2 偿债能力风险
        4.1.3 盈利能力风险
        4.1.4 现金流量风险
        4.1.5 应付账款集中兑付风险
    4.2 外部政策风险
        4.2.1 国家土地政策风险
        4.2.2 消费者购房政策风险
        4.2.3 银行监管政策风险
    4.3 专项计划自身风险
        4.3.1 追索权风险
        4.3.2 原始权益人风险
        4.3.3 基础资产池集中度风险
    4.4 风险成因
        4.4.1 外部管控措施不足
        4.4.2 内部监测系统不足
    4.5 本章小结
5 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风险防控
    5.1 核心企业信用风险防控
        5.1.1 在COSO框架指引下增强核心企业信用供给
        5.1.2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5.1.3 合理安排应付账款兑付
    5.2 外部政策风险防控
        5.2.1 国家土地政策风险防控
        5.2.2 消费者购房政策风险防控
        5.2.3 银行监管政策风险防控
    5.3 专项计划风险防控
        5.3.1 建立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标准化流程
        5.3.2 推广反向有追保理
        5.3.3 保理机构完成风险自留
        5.3.4 降低基础资产集中度
        5.3.5 引入区块链技术对基础资产进行监控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欠缺与展望
        6.2.1 本文欠缺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05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905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c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