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循环经济战略下的政府规制分析

发布时间:2014-07-12 17:31

 摘 要:文章从循环经济战略下政府规制的必要性、局限性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政府应正确界定其职能范围,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关键词:循环经济;政府规制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9)14-0108-02
  
  循环经济主要是以“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笔耕论文,把人类的生产与消费方式限制在生态系统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实现资源流动的“减量化、再循环和无害化”。它能有效解决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障碍——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缓解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冲突。
  山西素有“煤铁之乡”之称。改革开放至今30年来,山西以保障全国能源需求为中心发展地方经济,逐步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工为主的超重型工业结构。原煤、焦炭产量、发电量分别占全国的25%、35%和5%。但同时因煤炭开采造成的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环境破坏和生态问题仍在持续严重。因此,履行政府的生态责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山西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1循环经济下政府规制的必要性分析
  
  政府规制又称政府管制、政府监管,即政府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制定一定的规则,对个人和组织的行为进行限制与调控。“市场失灵”是政府规制的必要条件。市场中各经济主体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为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而采取了各种以破坏生态环境、消耗能源为代价的短期行为,带来外部性、“免费搭车”、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使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从而产生“市场失灵”。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在维护生态环境和减少资源消耗等方面显得无能为力,需要政府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规制。
  1.1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正外部性
  外部性指某个经济主体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不表现在他自身的成本或收益上,却会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好处或坏处。外部性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当工厂的排污行为对河流、空气等造成污染,损害了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时,就产生负外部性。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的办法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利用问题,产生了经济效益,具有正外部性。例如,通过矸石发电、粉煤灰生产建材等,不仅减少了废物的产生和排放,保护了环境,而且带来经济效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保护环境是基于社会和公共的利益,社会应鼓励能带来正外部性的活动,限制可能带来负外部性的活动,但市场机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需要政府完善其职能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1.2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公共性
  保护环境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特征,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指将特定的个体排除在公共产品的消费之外是不可能的。如某人投资控制污染改善环境,那么其他没有投资的人也可以分享环境改善的好处,即所谓“免费乘车”,那么享受环境好处的人越来越多,愿意投资的人越来越少,势必出现资源耗竭、生态恶化,出现“公地的悲剧”。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对某种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同时从该产品中获得收益,即增加或减少一个经济主体的消费,其边际成本为零。因此,公共性的存在导致了市场不能有效地保护和提供环境。政府作为社会整体利益和公共理性的代表,必须采取有效的规制手段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和保护环境这一公共产品。
  
  2循环经济下政府规制局限性分析
  
  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政府并非是个完美的外生变量,也存在着“政府失灵”。
  (1)政府在制定政策和履行职能过程中其行为也具有“经济人”特征,不可避免存在着诸多缺陷,如信息不对称、官员的自利、近视与寻租行为等。政府在决策时会从其自身角度进行成本——收益分析,难以确保政府完全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行为。
  近年来,尽管山西循环经济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这一发展方式尚处于起步阶段,从总体上看在思想认识、协调机制、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等很多环节和领域存在循环经济难循环的梗阻和困难。尤其是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总是以鼓励和支持经济发展为主,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而不顾环境污染,试图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致使部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企业的仍存在和受益。另外,政府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着标准不统一、监管不到位、行政处罚力度小等诸多问题,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政策和激励约束机制。许多企业宁可毁誉而不愿治污,因为由污染所得的收益远大于其付出的环境违法成本,从而使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
  (2)利益集团行为的影响。利益集团也被称为压力集团,从最广泛的含义上说,任何一群为了争取或维护某种共同的利益或目标而一起行动的人,就是一个利益集团。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利益集团参与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并在其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近年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虽然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迅猛发展,但也加剧了环境的压力。虽然现在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迫切性,但却遇到了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阻力。因为在原有的制度下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必然会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力求巩固现有制度,而阻碍进一步的改革,阻碍选择新的制度。既得利益集团会通过各种方式将本集团的利益诉求输入政府决策体系,意图影响政府对于环境治理的政策制定,即使由于某种原因最终接受了政府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他们也会努力使其有利于巩固和扩大他们的既得利益。
  
  2对策建议
  
  关于政府与市场的理论表明,市场机制不能直接引领企业自发地发展循环经济,存在“市场失灵”,需要

本文编号:3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f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