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论高中生网帖语言中的“性出位”情节与监管导向

发布时间:2017-04-18 12:09

  本文关键词:论高中生网帖语言中的“性出位”情节与监管导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曲阜师范大学》 2011年

论高中生网帖语言中的“性出位”情节与监管导向

王芳  

【摘要】:初恋是应该先拖手还是先“锡嘴(亲嘴)”。这些热辣话题全部来自广州一知名高中生网站的网帖内容。这样夸张的言论与高中生的角色、身份、年龄特征、文化习惯、社会规范都不相符。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我国的性教育起步较晚,主要经历了性教育的禁闭阶段(1949-1977)、性教育的兴起阶段(1978-1987)以及性教育的发展阶段(1988年至今)。 从目前现有的关于高中生的性理论著作来看,国内的高中生的性教育理论一步一步的越来越全面,内容也越来越详尽,但是相比较欧美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解决高中生网帖留言“性出位”这一问题不应该单单靠抛给他们一本有关青春期心理和生理的相关读物,而应从高中生本身、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方面进行归因分析,并从这四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引导策略。要结合原有高中生性心理研究成果,通过深入分析,结合一定的案例,从整体上对高中生网帖语言“性出位”的原因以及对策进行研究,以期在促进高中生性心理良性发展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并为中学性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要对网帖语言与“性出位”等新兴词语给出恰当的定义,同时对整个高中生“性出位”状况进行分析,包括对高中生性态度和性意识的调查结果,高中生网贴语言“性出位”实例分析以及高中生网帖“性出位”语言特征分析。 高中生网帖语言“性出位”的原因探析,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高中生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自然的和探索的状态。中国传统的观念使得高中生不敢轻易袒露自己的心声,他们中有有一部分处于性能量得不到合理的疏导或受到社会和家庭保守的舆论导向的影响,而导致过分的压抑状态,少数孩子还可能以扭曲、不良甚至变态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二是家庭教育的一极化:分数才是硬道理。把孩子的世界固定在学习当中,而忽略他们内心真实的情感世界。三是学校教育回避“性”:两性问题应归还于家庭。四是社会教育夸大“性”,认为是危害青少年成长的“杀手”。所以,如果让高中生全面规避“性”的信息与问题,不论是从主观还是客观来讲,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对于高中生网帖语言“性出位”的监管策略:一要加强高中生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的力度和广度。二是要积极开展家庭护卫行动,家长在掌握和了解网络之后,可以指导高中生应用专门的网站去学习或是寻求信息。三是需要学校多维度展开对高中生网络道德教育。四是需要政府全方位实施网络净化工程。对于网络淫秽色情等不健康的内容侵袭中学校园这一现象,相关部门也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关于高中生网帖语言“性出位”的问题是当前中学生性教育问题在网络方面的表现。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高中生自身,学校,家庭,社会四者共同努力。高中生网帖语言“性出位”这一问题实际反映了在网络时代对高中生进行性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这对高中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他们完整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点之一。对于中学教育工作者而言,性教育是一个棘手却又是迫在眉睫且必须尽快开展的一项重要的教育课程,因此,研究和解决高中生网帖语言“性出位”这一问题对中学生性教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一、引论8-14
  • (一) 选题的缘由8-9
  • (二) 文献综述9-14
  • (三) 研究的方法14
  • (四) 研究的意义14
  • 二、关于网帖语言与高中生"性出位"的界定14-15
  • (一) 贴吧与网贴语言14-15
  • (二) 高中生与性出位15
  • 三、高中生网贴语言"性出位"状况分析15-19
  • (一) 高中生的"性"态度和"性"意识15-17
  • (二) 高中生网贴语言"性出位"实例及其分析17-18
  • (三) 高中生网帖"性出位"语言特征分析18-19
  • (四) 高中生网帖语言"性出位"教育责任19
  • 四、高中生网帖语言"性出位"的原因探析19-25
  • (一) 高中生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自然的和探索的状态20-21
  • (二) 家庭教育的一极化:分数才是硬道理21-22
  • (三) 学校教育回避"性":两性问题归还于家庭22-24
  • (四) 社会教育夸大"性":危害青少年成长的"杀手"24-25
  • 五、高中生网帖语言"性出位"的监管策略25-35
  • (一) 加强高中生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的力度和广度26-27
  • (二) 积极开展家庭护卫行动27-29
  • (三) 学校多维度实施高中生网络道德教育29-31
  • (四) 政府全方位实施网络净化工程31-35
  • 六、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38
  • 附录一: 关于高中生性认识和态度的访谈提纲38-39
  • 附录二: 关于高中生性认识和态度访谈的实施与记录39-43
  • 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43-44
  • 致谢44
  •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宁;网络成瘾:虚拟空间对青少年的挑战及对策[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3年Z2期

    2 徐明琪,胡蓉,张宝莉;初中一年级学生行为问题的调查[J];重庆医学;2000年03期

    3 王丽敏,王达,刘爱书,陈晓慧;初中生行为问题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其干预对策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年04期

    4 周路平;问题行为早期发现量表在初中生中的应用[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张慧丽;;我们不是“坏孩子”——青春期性心理健康调查[J];高中生;2008年24期

    6 任传波,李晓非 ,姜季妍 ,黄劲松;大连市1200名儿童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3期

    7 魏文风,崔亮;产生网络依赖青少年群体心理特征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年12期

    8 双红青;;青少年学生的青春期性心理研究[J];考试周刊;2009年33期

    9 邵汝道;王华;孙国生;;我校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行动探索[J];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03期

    10 赵雅文;网络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及对策[J];新闻界;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官杰;吴艳敏;王慧;钱丽丽;李殿俊;;壳寡糖协同双歧杆菌对荷瘤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癌变.畸变.突变;2007年06期

    2 修胜涛;;青少年犯罪原因及教育对策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3 何江帅;卢强;李伟;赵晓;冯祥汝;陈义龙;;鲤鱼白细胞介素-1β全长cDNA的克隆·鉴定及其差异表达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4 张俊杰;汪海彬;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彭迎春,倪进发,陶芳标;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6 何雁;王启之;;Toll样受体9与溃疡性结肠炎[J];安徽医药;2009年06期

    7 何雁;王志红;杨善峰;石振旺;李祥;代多珍;;TLR9和NF-κBp65在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结肠组织中的表达[J];安徽医药;2012年07期

    8 杨光艳;张哲华;;同伴接纳、友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探微[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9 盛荣华;陈靠山;;多糖对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1期

    10 谷秋颖;;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政;魏霞;熊章华;;中药在直肠癌术后放疗中防护作用的临床研究[A];江西省首届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朱倩云;;小学高年级学生问题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3 周健;;试论汉语教学的语感培养[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4 戴雅丽;;我为什么学习不好——小学学习困难学生自我归因的特点分析与指导策略[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彭界;;中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MP-IgM检测分析[A];第二十五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八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於遒;;良知伦理视野下的叶圣陶教育伦理观及其当代意义[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汪段泳;;想象中的帝国与帝国的想象——从“帝国电影”中看美国霸权外交的社会民意基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8 孟四清;;中学生问题行为量表的理论构建与编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9 叶海辉;靳占阳;;试论青少年网络违法犯罪及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10 韩旭;;在虚拟与现实之间:青少年网络危机及其应对[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贾爱芹;清肝抑纤饮及其拆方防治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杨红亚;脾肾两虚证双生子脑瘫的生物学基础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张梅;另一种现代性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艳;广西地区人群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分析及其与肝细胞癌易感性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昆;渗透数学观念的教学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刘弘;妇科Ⅰ号方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病理与免疫机制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周小娟;探寻“自我”—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主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瑞萍;唾液酸与2型猪链球菌致病性关系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蔡克敏;鼻内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中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3 陈小慧;STEAP4基因在人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调控因素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4 陆鹏飞;上海儿童体育消费现状的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陈可来;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平衡协调能力及心智方面影响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郎晓叶;高年级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应对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晓妹;小学音乐教育应把握儿童心理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咸金花;父母团体训练对儿童的问题行为改变之效果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王静鑫;4岁儿童气质活动性与教养方式对其8岁问题行为的预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欢耸;关于少儿上网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2 袁琳,赵丽霞;关于中学生网上交友的调查及心理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3 刘毅婉;寻找“切点”引起的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4 周路平;问题行为早期发现量表在初中生中的应用[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尤三力,吴佩芳,俞琳,王玉琴,严丽,方方,,邓鸿去,杨勤;深圳地区4~16岁少儿心理行为问题调查[J];湖北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6 王丽敏,陈晓慧,刘金芝,刘爱书,宋国力,吕杰,杨硕,赵清侠;中学生心理问题与家庭因素关系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4期

    7 ;全国22个省市26个单位24013名城市在校少年儿童行为问题调查——独生子女精神卫生问题的调查,防治和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J];上海精神医学;1992年01期

    8 孙煜明;儿童问题行为与心理挫折[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9 权朝鲁,弋鹏,张茂林,王鹏;当代初中生网络意识状况调查分析[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2年03期

    10 李国红,翟静,刘金同,郭传琴;初中生行为问题相关因素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延春;打造高中生的语文情结[J];语文学刊;2002年04期

    2 高雄;;成长的感悟[J];翠苑;2002年Z1期

    3 黄祥祥,杨翠娥;湘西自治州苗族高中生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J];民族论坛;2005年04期

    4 孙录,赵静波,梁军林,张玉娟;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2期

    5 周樟钰;;一生有你[J];野草;2005年06期

    6 雷泉;易文涛;;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23期

    7 陈作松;季浏;;不同锻炼情境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实验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张玮;;泡泡情结[J];美文(少年散文);2007年01期

    9 童巧平;洪志忠;;TARGET模式:激发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12期

    10 杨集梅;郑涌;;日本动漫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冼远方;;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张焕;尤扬;;高中生英语自我效能感与英语成绩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安蕾;;武汉市高中生亲子沟通特点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刘萍;;职业刻板印象、职业兴趣和性度对高中生职业选择的影响[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竺航;;对奉化市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6 章荣华;陈卫平;祝一虹;楼晓明;刘立群;丁钢强;;浙江省高中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A];2007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07年

    7 杨颖;刁俊荣;吕锋;;高中生抑郁情绪与述情障碍的相关性分析[A];二零零四年度全国精神病专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尧国靖;;高中生A型人格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张晖;沃建中;刘彩梅;;高中生人格量表常模的制定[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杨国顺;;高中生体质与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柯冬林 通讯员 陈军 魏洁群;[N];湖北日报;2008年

    2 邹兰 张彩霞;[N];中国妇女报;2004年

    3 上海市延安中学 孙丹青;[N];音乐周报;2000年

    4 本报驻京记者 王乐;[N];文汇报;2009年

    5 记者 郭小伟 实习生 杨清媛;[N];重庆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柏玲;[N];文汇报;2009年

    7 记者 郑晋鸣;[N];光明日报;2010年

    8 记者 胡德荣;[N];健康报;2011年

    9 记者 益西加措;[N];西藏日报;2004年

    10 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 耿若蕾;[N];江苏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桢;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中的表征与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陈君;高中生自杀意念的易感性—应激模型:多时段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严文法;高中生科学本质观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郭蕊;高中、中专生非法药物滥用特征及CMER干预模式的短期效果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苏煜;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对高中生体育学习缺乏动机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蔡泳;学校为基础的沿海城市高中生预防艾滋病同伴干预效果及ROCCIPI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杨俊敏;维汉大、中学生体育目标定向、身体自尊、社会性体格焦虑、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丁村成;台湾高中课程机率统计教与学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苏雪云;超常高中生自我意识及其对情绪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滕瀚;科学意象加工水平对高中生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论高中生网帖语言中的“性出位”情节与监管导向[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宏伟;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吕红群;高中生外语学习观念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郑春花;高中生化学信息迁移题的表征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5 陈家文;高中英语阅读策略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6 蔡良;高中书册阅读教学形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黄定超;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凌霞;贫困县高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莉;浅论高中文言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郭敬莉;培养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

    >中南大学

    相关作者

    >苏煜 >汪晓赞

    >高晓晖 >吴鹏泽

    >丁村成 >杨俊敏

    >杜林致 >滕瀚

    >刘玉新 >田宝

    >蔡泳 >李雷雷

    >李桢 >苏雪云

    >晏碧华 >刘肖岑

    >杨娟 >郭蕊

    >严文法 >肖强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论高中生网帖语言中的“性出位”情节与监管导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14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e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