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浅析如何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发布时间:2014-07-24 12:01

浅析如何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笔耕论文新浪博客,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和出发,通过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思考、观察、猜想、操作、辩论,推理、交流等活动,从而使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爱学“数学“会学“数学,。就应当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利用生活中的原型,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如同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他只有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在生活中均能找到原型,所以在教学中,将这些原型充分发掘利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三年级数学下册《元角分的认识》教学中,通过让学生通过用真实的人民币去买真实的物品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还会互相商量出不少具体实际的好办法。这样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用书上的图片教学效果好的多。

  二、结合生活中的经验,促进知识迁移,激发学习兴趣

  形象思维为小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为学生的认知能力搭建桥梁。如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循环小数“的导入中,我指着学校的环形跑道问学生

  “如果让你们绕跑道跑步,这样不断地跑下去,你能跑完吗?”学生都哈哈大宪“怎么可能跑完!”我接着又说“老师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好吗?”全班大声说:“好!”“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告诉小和尚,从前有座山.. ”这时小明笑着说他也会讲,大家都觉得既有趣又好笑,“不就是重复了,循环了吗?”我就顺势引出“循环”二字的含义,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无形中就被学生消化了。这些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直接经验转化为间接知识,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学生了解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学而有用的喜悦感,激发了学习数学兴趣。

  三、利用生活中的模型,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知识是无法直接通过实物进行演示教学的,但如果不进行演示操作,学生又很难理解,这时就需要我们利用模型帮助学生树立表象意识,从而达到学习目标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目的。例如,在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中,我先在课前让学生每人设计一个

  小纸盒,讲清“表面积”的含义后,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所设计的小纸盒的表面积,在交流计算方法之后,又领着学生去测量、计算学校厨房的小水池的表面积(此小水池没有盖).通过先从模型再到实际操作的过程,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整节课学生都兴趣高涨。

  四、创设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加以训练,从学生感兴趣的实物、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入手,才能使学生“想学”、“乐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和教学内容的安排,采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更便捷地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各个环节中,精心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学习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数学知识要从实际生活出发,来源于生活,而又回归于生活,只有这样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联系实际生活,多利用生活中的原型,和己有的生活经验,努力积极的寻找身边的数学,把数学回归于实践,回归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提高学生的教学水平,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轻松,使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大幅度提高。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5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5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b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