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场域压迫、主体共谋与大学“水课”的生成逻辑

发布时间:2024-04-06 20:08
  当"水课"从口语转变成学术概念时,需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对其内涵进行界定。大学"水课"的产生源于大学的场域压迫,课程与教学的弹性处境,课程主体的共谋沉默,以及管理者的视野盲区。因此,解决大学的"水课"问题,需要通过制度变革缓解大学的场域失衡,通过文化重建强化师生的个体责任,通过提升教学水平和完善教学评价保障课程的卓越品质。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究竟什么是“水课”
    1.课程目标指向模糊
    2.课程内容游离于学生发展
    3.课程实施敷衍了事
    4.课程评价空无或仅具象征性
二、大学“水课”的场域生产机制
    1.大学的场域力量压迫
    2.课程与教学的弹性处境
    3.教师和学生“共谋的沉默”
    4.管理者的视野盲区
三、解决大学“水课”问题的主要策略
    1.强化制度调节
        (1)加大教学业绩的奖励。
        (2)打通职称通道。
        (3)提升教学声望。
    2.激发个体责任
    3.重塑教学品位
        (1)呈现教学的学术性。
        (2)认识教学的技术性。
        (3)突出教学的艺术性。
    4.重视评价保障



本文编号:39470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947091.html

上一篇:浅析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d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