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探索教育新模式:挫折教育

发布时间:2014-09-28 11:54
摘要:鉴于时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大讨论,笔者提出一个新的教育模式——挫折教育。通过自己教育教学所得,结合具体事例,初步探讨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文中笔者就自己的观点发表一些浅薄的见解,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关键词:教育  方向  挫折教育
 
翻开人类历史你不难发现——大凡名垂青史之人;大凡对人类发展有巨大贡献之人;大凡在某一领域独领风骚之人。在成功之前无一不经历过重大磨难和挫折,在他充满荆棘的成功之路上,淹没了太多不为人知的汗水与艰辛。一个个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彰显了一个深刻的教育道理——挫折教育才是最好的成才之路。
磨难是绊脚石,也是最好的试金石。磨难是财富而不是灾难。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做人如此,教育也是如此。因为:教育首在育人,只有把自己培养的足够强大了,才能用强大的自信心、顽强的意志力去战胜一切困难,通过重重磨难,坚定不移的去实现目标、理想、价值,走上成才之路。
有鉴于此,我们不由得会问:我们应该如何使孩子成才?我们应该走什么样的教育模式?
一、探索教育新模式——我们需要什么样式的教育
有多少人知道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作者司马迁,在完成这本巨作之前经历了多少的艰难困苦。身心受到什么样的摧残?又有多少人知道“一代女皇”武则天在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也是唯一女皇之前,曾有几多不为人知的艰辛?爱迪生、爱因斯坦在成功之前又经历了多少挫折?朱元璋登上大宝之前是如何的颠沛流离,品尝“百家饭”之辛酸?又有多少人知道太平天国立下赫赫军功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东王杨秀清其实就是一个烧炭佬,未经过什么正式教育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何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战士都能成为部队的骨干?……众多的事实无一不深刻的显明一个无可争议的道理——挫折是财富、是力量、是成才之路!曾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将军或名将其实没有我们想像中的那么卓越!他们只是战争中的幸运儿、幸存者而已!战友们在战争中牺牲了,没有了成为名将的可能,他们幸存下来了,可以改正过去的错误,有了纠正错误的机会。久而久之,见多识广,他们就渐渐被磨练成了名将、将军!吾深以为然!有鉴于此,笔者认为:磨练、挫折也是一条很好的成才之路!
应试教育正在成为过去式,它越来越不适应我们社会的需要。素质教育也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但究竟有几分现实性,还有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那我们现在该如何走呢?笔者认为,走挫折教育的模式吧!
二、挫折教育值得期待
(一)、什么是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许多到达光辉顶点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人 ,这是因为,那些自认为自己聪明的人往往会选择走一些所谓的“捷径”,这些所谓的“捷径”往往会丧失一些非常有意义的锻炼机会;而那些生活在逆境中饱经风霜的人,才更能深刻理解什么叫成功。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锻炼提高学生潜能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二)、它与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的区别
应试教育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它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它以考试为目的,其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和社会的发展。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应试教育是以升学为出发点,就必然禁锢、限制人们在自身的发展和意志的锻炼。它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
一言概之:应试教育是强迫成才,黄金棍下出好人,而此“才”是否“真才”还有待商榷。素质教育是培养成才,是教育者主动,受教育者被动。挫折教育更能促使受教育者克服困难,主动学习。挫折教育既可以适用于学校课堂教学,也可以适用于游离学校大门之外的个体成才,本文就着重从学校的角度来谈一下挫折教育模式。
相比较而言,挫折教育具有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更能使人成才,成大才。
(三)、挫折教育的优越性
1 、挫折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
人的潜能是无比巨大的,在正常的现实生活中,人总有一种潜能不能被激发,这种潜能只有在一些非常的情况下才能被激发。比如在生死关头下,激发潜能后是能够徒手翻越4.2米高的围墙,对于学生而言,当其遭受挫折时,就容易激发学生的潜能,越不容易找到答案,便越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探究精神,从而进行研究性学习,切实掌握知识。
2 、挫折教育能打击学生的骄傲情绪
“满招损,谦受益。”有些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经历、学识等的影响,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应当有的错误,如:粗心大意、骄傲自满等。为了克服这种负面影响,人为地设置一些挫折让其遭受以打击其骄傲情绪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这种挫折应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过犹不及,把握好一个“度”的原则。事后应当给学生说明,并且不以真正打击学生为目的,而只能是通过这种人为设置的挫折,让学生受到教育,认识不足,使其明确挫折对自己的作用,并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排除自己的骄傲情绪,戒骄戒躁,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3、挫折教育能够使学生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挫折教育能够使学生享受喜悦,提高学习兴趣。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完一个难题时,那种喜悦是不言而喻的,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那要比从老师或书本里学到知识更让其感到欣喜。因为从老师或书本里得来的知识,是别人已经整理好的,没有什么趣味性与探究性而言,学生的识记是枯燥无味的,而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探究掌握的知识才是对自己来说更有意义的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想绝知须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 、挫折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如果学生在学校中没有遭受挫折的洗礼,没有正确对待挫折的思想,就好象是温室里的“花朵”,是不可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而只有学生在学校中就遭受许多挫折(无论这种挫折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掌握了应付挫折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讲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5、挫折教育模式适应范围性更宽,更广。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他们的重点都是放在教师的“教”上,离开了教师,此种教育模式就不易单独开展。但挫折教育不同,离开了教师,学生也能成才。这样一来,挫折教育不仅在校学生能用,辍学学生也能用;不仅学生能用,社会青年、成年人、老年人也都同样使用。西周时候的姜子牙70岁拜相之前也是为穷途潦倒;周文王起义之初被迫食其亲子,何等的惨绝人寰;三国时代的蜀国上将黄忠,虽中年丧子但壮志不泯,最终也成其大器等等。可见,挫折教育适应范围是相当广泛的。
三、为挫折教育计
挫折教育是一个新事物,从它的产生、发展,必然经历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如何使挫折教育模式快速的发展,使用。笔者认为: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的进行.
(一)、挫折教育的实施阶段
挫折教育不能一蹴而就,要从小培养,特别是婴、幼儿阶段。下面我们就学前阶段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治疗”。
第一阶段:培养孩子的信任感。适用年龄:低幼阶段。孩子的挫折教育在出生后就应该开始。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家长格外的照顾与养育,家长应该积极的与孩子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对家人及环境产生美好的信任感觉,为与孩子的沟通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适用年龄:幼儿阶段。当孩子可以站立、行走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他自己独立去完成,不要总是抱着或者帮他迈步等。孩子动作发展的同时也是心理的不断发展完善。孩子稍大后,可以让他试着料理自己的生活,在自理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并迁移到以后的生活和交往中去。
第三阶段:培养孩子心理的独立性。适用年龄:幼儿园阶段。 平时我们总会教育孩子要助人为乐,并且也在身体力行地帮助孩子。然而有时候需要孩子独立完成的事情,却给予过多帮助的话,反而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只要是孩子有兴趣的事情就鼓励他独立去做。
第四阶段: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适用年龄:学前阶段。孩子步入课堂后,传统的教育重视数理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但这仅仅是学习的一个层面,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的求知欲,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孩子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这就是他在思考问题的表现,此时,家长应该耐心解答,即使是自己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也不要怕丢面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书籍、进行试验来探讨。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挫折教育的难度应有所增加,方式也应该随之而变化。
(二)、挫折教育的方法
1、向学生贯彻遭受挫折的思想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显然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挫折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没有知识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会处处碰壁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贯彻遭受挫折的思想,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至于遭到挫折便束手无策。教师要教育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在逆境中也能够顺利走出来,满怀激情地拥抱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讲解那些身处逆境仍然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人生经历,如:爱迪生发明电灯先后经历了2000多次失败,如若没有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他最终也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等等,这对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是有帮助的,并且让学生终生受益。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探究精神,从而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2、人为地制造挫折
磨砺是把双仞剑,有的人在困难面前倒下了,有的人面对困难越战越勇。针对有些学生比较聪明,以及家庭、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生活中遭到挫折的机会可能很少。这种学生在顺境中应对自如,但一旦遭到挫折,便一撅不振,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于这样的学生应人为地设置障碍制造挫折,以训练其对逆境的忍受能力,以求更好地适应生活。如可以在考试中出一些比较难的题目让学生去做,学生可能费了好大的劲却无法得出正确的答案,让其人为地遭受挫折,学生在遭受挫折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忍受挫折的能力是很有帮助。
3、但是挫折设置也是有讲究的
(1)难度不要超出承受力太多,要量学生力而行,让学生通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2)要循序渐进的设置挫折,增加难度。(3)不要给孩子设置无端的挫折;尤其不是随便否定孩子这个人。(4)要鼓励挫折中的人,可心灵奖励和物质奖励结合
4、挫折教育重在引导。教师在挫折教育中应该扮演激励、引导的角色。笔者认为:教育不在教会学生学得多少知识,而在教会学生怎么学习,任何学习。通过不断的鼓舞、激励等手段给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使得学生自发的、自主的学习。岳飞、武则天、爱迪生、爱因斯坦、司马迁、朱元璋、东王杨秀清、比尔.盖茨、毛主席等长征战士们等等。他们的成才非偶然,也不都是教师“教”得好,他们的成功更多的是自己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努力。是不断磨练,不断挫折的产物。“宝剑锋从磨砺来,梅花香自苦寒来。”让学生自觉以他们为榜样,自学成才、自我成才。同时,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们对待挫折的方法:(1)正视挫折。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正视挫折,在现实生活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对待挫折的态度。如果遇到挫折便心灰意冷,没有生活下去的勇气,那么,你的一生将会一无所成。因此,每个人都应当树立这样的思想:挫折使我们又多学到了一些在通常情况下无法学到的知识,是使我们更加倾向成熟的一种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不怕挫折,才能会更加正确地对待挫折。(2)克服挫折。有了正确的思想,接下来便要有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遭到挫折以后,便要想方设法去克服它。这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一个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在解决问题后对成功的喜悦,这是在其它任何情况下都无法提供的。(3)避开挫折。在尽可能的情况下,避开挫折是我们的一条较为理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便能够达到我们的目的。但避开挫折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做到的,它需要特别的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4)总结挫折。不能从失败中学到知识的人是没有什么希望的,人不应当两次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对于在生活中遭到的挫折,我们要善于总结,以便从中学到一些经验,从而内化为我们的知识,为我们以后使用,帮助我们不要在同一个地方再跌倒,这才是我们要做到的,也是挫折带给我们的礼物。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说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才能够对我们的人生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 王道俊,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 裴娣娜,教育科学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4] 十二校联编,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5] 丁瑜、何东亮,教育学原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6] 冯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中国少年儿童音像电子出版社,2011

注:本文由笔耕文化传播www.bigengculture.com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9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4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