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商法论文 >

基于区位商法的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集群的测度

发布时间:2019-08-26 09:47
【摘要】:采用区位商法,从中观层面测度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集群的聚集程度。首先运用产值区位商和就业区位商法,测度黑龙江全省的林业产业集群的聚集程度,发现目前黑龙江省的林业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集群态势,但是整体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效应不太明显。其次,运用产值区位商法,对黑龙江省各地市(区)的林业产业集群程度进行测度,发现在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地区、伊春、鹤岗、牡丹江等地,林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成效明显。最后,提出了未来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思路,应该以大兴安岭和伊春等地区作为龙头区域,以木制品的精深加工业和森林食品产业等作为龙头产业,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各地市(区)的优势,进行合理的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布局,建设生态林业产业园区,构建林业各产业之间的生态循环型共生产业群落。
【图文】:

趋势图,林业产业,总产值,国内总产值


.04310.944720050.04270.04620.924620060.05680.05031.131020070.06220.05021.238320080.06000.04761.262320090.06760.05221.295520100.06770.05721.18362.1黑龙江省林业产业产值区位商的纵向比较根据相关的统计年鉴,获得2000~2010年黑龙江省林业总产值,黑龙江省社会总产值,全国林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的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根据表1的数据,计算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总产值占黑龙江省社会总产值的比重(Q1)和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Q2)(表2)及其各自的变化趋势(图1),从而得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的产值区位商(LQ)及其变化趋势(表2,图2)。产值区位商可以反映黑龙江省历年林业产业专业化水平的变化,以及该省各地区林业产业由于集聚程度的不同在生产规模及效率方面产生的差异[8]。图1林业产业总产值占国内总产值比重趋势Figure1ThetrendchartofForestryindustryoutputvalueaccountsfortheproportionofGDP图2黑龙江林业产业产值区位商的变化趋势Figure2Thelocationquotient'schangetrendofforestryindustryoutputvalueinHeilongjiangprovince从表1可知,2000~2010年黑龙江省林业总产值,黑龙江省社会总产值,全国林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绝对数均呈现增长态势。说明林业产业在跟随着全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态势下,也在不断进步。从图1中可以看出近10年来,无论是Q1还是Q2都呈现出上升趋势,说明林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不断提升;同时,从2006年开始,黑龙江林业产业总产值占全省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均远高于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说明自2006年以来,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如图2所示,从动态的角度看,2000~2010年,黑龙江省林业产业产值

趋势图,林业产业,区位商,产值


.06220.05021.238320080.06000.04761.262320090.06760.05221.295520100.06770.05721.18362.1黑龙江省林业产业产值区位商的纵向比较根据相关的统计年鉴,获得2000~2010年黑龙江省林业总产值,黑龙江省社会总产值,全国林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的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根据表1的数据,计算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总产值占黑龙江省社会总产值的比重(Q1)和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Q2)(表2)及其各自的变化趋势(图1),从而得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的产值区位商(LQ)及其变化趋势(表2,图2)。产值区位商可以反映黑龙江省历年林业产业专业化水平的变化,以及该省各地区林业产业由于集聚程度的不同在生产规模及效率方面产生的差异[8]。图1林业产业总产值占国内总产值比重趋势Figure1ThetrendchartofForestryindustryoutputvalueaccountsfortheproportionofGDP图2黑龙江林业产业产值区位商的变化趋势Figure2Thelocationquotient'schangetrendofforestryindustryoutputvalueinHeilongjiangprovince从表1可知,2000~2010年黑龙江省林业总产值,黑龙江省社会总产值,全国林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绝对数均呈现增长态势。说明林业产业在跟随着全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态势下,也在不断进步。从图1中可以看出近10年来,无论是Q1还是Q2都呈现出上升趋势,说明林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不断提升;同时,从2006年开始,黑龙江林业产业总产值占全省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均远高于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说明自2006年以来,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如图2所示,从动态的角度看,2000~2010年,黑龙江省林业产业产值区位商LQ在2006年以前略有上下波动,2006年后呈上升趋势,2009年后稍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1CJY021) 黑龙江省高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1251G007)
【分类号】:F326.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毛加强;王陪珈;;基于区位商方法的陕西产业集群识别与检验[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刁玉柱;产业集聚与东北振兴[J];辽宁经济;2004年03期

3 刘家顺;;中国林业产业结构与政策研究亟待调整[J];中国林业产业;2006年05期

4 董新春,陈世洪;江西省林业产业结构分析与比较[J];林业经济问题;2005年03期

5 景丽杰;;浅谈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建设[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年04期

6 刘建超;;从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看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彬;江苏省制造业产业集群分布及其经济效应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宇;;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基于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2 张学文;丁正山;;江苏旅游经济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3 李姗姗;吴涛;;加快推进安阳市城市化进程的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郑瑞卿;陈玲玲;李勇;;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郑慧;张宇清;吴斌;李冰;;我国平原地区林业产业结构特点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屈龙;;基于模糊数学的区域经济与交通协调性评价——以长三角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周科成;罗有贤;;城市经济在重庆区域发展中的效应分析及对策[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韩增林;徐丹;郭建科;;东北三省装备制造业区域专业化水平分析[J];地理学报;2010年08期

9 周科成;邱科强;;重庆城市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效应分析及对策建议[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尚旭东;支玲;陈方;;基于灰色动态关联分析的云南省林业产业结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园园;集群治理机制论[D];浙江大学;2011年

2 毛广雄;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云峰;西部地区农业区域专业化研究:产业组织的视角[D];兰州大学;2011年

4 孟磊;采煤驱动下平原小流域生态演变规律及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夏泽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空间结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王满;基于布局优化的中国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7 徐晓丹;东北三省制造业集聚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长峰;东北国有林区林产工业产业重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9 张爱美;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胡明形;西部林业产业发展的资源、市场与产业结构潜力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翼;湖北林业产业布局的案例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丹;东北三省装备制造业区域专业化水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任博英;山东半岛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彭磊义;浙江省区域经济与饭店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姜微;湖南省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及调整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6 袁琦;湖南省林业产业结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7 尚旭东;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0年

8 刘晗;湖南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9 臧金丹;西安纺织产业历史演变及其集群化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王战男;吉林省林业产业集群效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贵华,冯梅;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产业集群[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付俊卿,高伟东,郝先成;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技术措施的探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3 罗勇,曹丽莉;中国信息产业集群分布格局思考[J];当代财经;2005年08期

4 王缉慈,罗家德,童昕;东莞和苏州台商PC产业群的比较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吴玉鸣,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6 孟斌,王劲峰,张文忠,刘旭华;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中国区域差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5年04期

7 朱传耿,顾朝林,马荣华,甄峰,张伟;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J];地理学报;2001年05期

8 吕安民,李成名,林宗坚,史文中;中国省级人口增长率及其空间关联分析[J];地理学报;2002年02期

9 蒲英霞;葛莹;马荣华;黄杏元;马晓冬;;基于ESDA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5年06期

10 樊天霞;产业集群经济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江激宇;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蕾;南京制造业聚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2 王霄琼;苏州外资电子企业集聚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3 杨挺;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产业集群作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彬;;我国政府五部门联合出台《林业产业振兴规划》 重点培育十大支柱产业[J];北京农业;2009年34期

2 雷加富;;把握机遇 应对挑战 全面推进林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在中国林业产业协会会长办公会上的讲话[J];中国林业产业;2008年02期

3 ;关于《林业产业振兴规划》的解读[J];中国人造板;2010年01期

4 何乃缘;;“十二五”全区林业产业将寻求六大突破[J];广西林业;2010年12期

5 黄家铭;唐忠;;福建林业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林业产业;2006年10期

6 黎梅松;;广西:发挥优势,打造林业产业强区[J];中国林业产业;2007年01期

7 雷加富;;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形势与任务[J];国际木业;2007年12期

8 韩柏泉;;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 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在全省林业产业大会上的讲话(摘要)[J];安徽林业;2009年05期

9 刘尊强;朱永法;;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林业产业建设回顾[J];中国林业经济;2010年04期

10 郝燕湘;;中国林业产业发展方向及政策要点[J];中国林业产业;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炯;杨平儿;;陕西省航空产业集群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A];《科技进步与对策》学术年会(2011)“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业锦;张文忠;;汽车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发展战略研究:——以烟台市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李群;;廊坊区域产业集群创新与发展现状研究[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4 王小林;;谈廊坊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的演化[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魏丽华;;金融危机视角下地方政府推进产业集群升级的的机制分析[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6 刘志峰;;文化产业集群治理结构、机制与策略研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7 张耀伟;;基于集群创导导向的航空产业集群治理评价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樊灵芝;;中心城市边缘城区产业集群的规划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马力;;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10 范家琛;;河南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基于循环经济视角[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骁骏 杨乐;南宁加快建设林业产业集群[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2 记者 姜小毛 特约记者 周益民;赣沪共建生物柴油林产业集群[N];中国化工报;2009年

3 乐德声;沙县林业产业凸显集群效应[N];三明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章龙 通讯员 廖资忆;绿色的飞跃[N];三明日报;2009年

5 通讯员 徐艳军;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林业产业[N];益阳日报;2010年

6 李凌翌;“双轮”驱动的绿色“三路”[N];成都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康勇军 蒋桂雄 蒋卫民 伍荔霞;高速度源于厚积薄发[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8 记者 苑铁军;四川林业产业呈集群化发展[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9 实习记者 彭波;云南林产谋求“升级”[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10 童杨邋邱灿旺;泰宁突出产业集群招商[N];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正军;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苏江明;产业集群生态相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黄志启;知识溢出和产业集群中企业研发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王重远;基于产业生态学的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焦爱英;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高琴;港口产业集群的复杂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陈芳;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高斌;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及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金潇明;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螺旋型知识共享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战男;吉林省林业产业集群效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云峰;中国省级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郝倩;上海金融产业集群影响力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来佳飞;开放经济下浙江机电产业集群空间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陈丽敏;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6 江蓉;大连市产业集群与产业结构优化关联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赵福涛;新国际分工模式下我国IT产业集群及其内部垂直分工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任延峰;吉林省产业集群的识别和培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换梅;天津滨海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韩庆鹏;新疆优势产业的选择与发展[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29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2529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e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