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转录因子POU5F1在肺癌侵袭转移中的机制研究及胶质瘤肿瘤干细胞免疫逃逸的初

发布时间:2016-10-27 12:39

  本文关键词:转录因子POU5F1在肺癌侵袭转移中的机制研究及胶质瘤肿瘤干细胞免疫逃逸的初步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三军医大学》 2013年

转录因子POU5F1在肺癌侵袭转移中的机制研究及胶质瘤肿瘤干细胞免疫逃逸的初步探讨

辛艳泓  

【摘要】: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恶性肿瘤[1]。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因肺癌死亡的患者占恶性肿瘤死亡的19%,到2025年我国每年肺癌患者将超过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肺癌目前主要采取以手术切除后进行放化疗的综合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肺癌的发病率和转移率较高,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15%。导致大部分患者死亡的因素不是因为肿瘤复发,而是发生了远处转移。在某些早期肺癌(T_1N_0M_0)中,一经诊断就发现已经发生远处转移,或者存在亚临床转移。对此,现代医学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另一方面,在包括肺癌在内的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现存在一群数量微小、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的特殊细胞亚群——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2]。该群细胞的侵袭能力、成瘤能力均较普通肿瘤细胞强[3],且可耐受放化疗[4],从而导致常规的治疗策略失效。已有大量的实验证实,肿瘤干细胞在肿瘤从发生到演进,直至预后的一系列进程如:肿瘤发生、血管生成[5]、免疫抑制[6]、侵袭转移及复发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深入研究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对于解释肿瘤形成过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阐明其发生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下一步新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对肿瘤干细胞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确识别肿瘤干细胞。现阶段判断某群细胞是否是肿瘤干细胞的标准为表达干细胞标记、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以及在动物体内连续的成瘤能力。其中争议最大的是干细胞标记,因为肿瘤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1][2]。尽管如此,维持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多能性的转录因子POU5F1和Sox2等作为肿瘤干细胞标记已经被大家广泛接受[3][4][5]。 起初关于POU5F1和Sox2转录因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胚胎干细胞中,后来逐渐扩展到肿瘤研究中[6]。自从提出肿瘤干细胞的概念之后,POU5F1在肿瘤干细胞生物学中发挥的作用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7]。为了研究POU转录因子家族成员POU5F1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我们以肺癌作为研究模型,首先从A549细胞中分离并鉴定了肺癌肿瘤干细胞样细胞(Lung Adenocarcinoma Cancer Stem-like Cells,LACSLCs),并比较了LACSLCs与普通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次,我们用慢病毒干扰的方法下调LACSLCs中POU5F1的表达,观察其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然后,我们检测POU5F1表达下调之后,观察经典的肿瘤侵袭转移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的表达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调控关系;最后,我们研究了POU5F1、MMP2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揭示其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 肿瘤细胞主要通过血管或淋巴道发生转移。其要发生转移,很关键的一步就是肿瘤细胞在转移过程中避免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杀伤。大量研究发现,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监视的机制分为两方面:1、肿瘤细胞自身的免疫逃逸机制,如细胞表面“抗原覆盖”或被封闭[8]、抗原和免疫应答分子表达下调或缺失[9]、表达抑制性共刺激分子[10]以及细胞死亡信号通路缺陷等;2、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如减少免疫细胞浸润、抑制免疫细胞功能[11]、诱导免疫细胞凋亡以及诱导调节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等。 而肿瘤干细胞免疫学方面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作为具有最强抗原提呈能力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与肿瘤干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我们的另一部分研究选用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恶性胶质瘤作为研究模型,分别从小鼠胶质瘤细胞系GL261、人胶质瘤细胞系U87和人胶质瘤原代细胞中分离和鉴定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其次,培养小鼠树突状细胞系DC2.4并分离人树突状细胞,并进行鉴定;第三,分别使用GSCs/和贴壁生长肿瘤细胞(Adhered cells,ACs)上清液诱导DCs分化,观察前者对后者分化的影响;最后,我们研究了GSCs/ACs抑制DCs分化的可能机制。 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结果: 1.成球生长A549细胞具有更强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半量换液成球培养得到的肿瘤细胞球可作为LACSLCs进行后续的实验:与普通细胞相比,成球生长的A549细胞高表达干细胞相关转录因子CD133、ALDH1、Sox2、POU5F1以及低表达分化标志物CK8和CK18;成球细胞可以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连续成球;成球细胞相比贴壁细胞具有更强的成瘤能力。仅1×104个成球细胞即可在对应的动物模型中成瘤,然而贴壁细胞需要5×105个才能成瘤。 不论是在平板划痕实验还是在铺有Matrigel的Transwell小室实验中,都证实成球细胞具有更强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且成球细胞形成的小鼠皮下移植瘤中可见到明显的侵袭性生长。 2.高表达转录因子POU5F1的LACSLCs同样高表达MMP2。 通过激光共聚焦和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证实,在高表达POU5F1的LACSLCs中,,同样高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密切相关的MMP2。 3. POU5F1直接调控MMP2的转录。 (1)应用shRNA干扰技术,下调POU5F1的表达; (2)下调POU5F1表达后,LACSLCs平板迁移能力和Transwell侵袭能力均明显减弱(p0.01); (3)干扰POU5F1表达后,成球细胞的成瘤能力显著下降; (4)干扰POU5F1表达后,MMP2的表达随之下降; (5)通过免疫共沉淀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POU5F1可直接结合MMP2的启动子区域,干扰POU5F1表达后,包含有MMP2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的活性明显下降。 4. POU5F1和MMP2可以作为评估肺癌预后的指标。 在55例肺腺癌组织芯片标本中,高表达POU5F1和MMP2的病例数分别是26例(47.3%)和39例(70.9%),二者联合检测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P0.01)。 5.收集胶质瘤细胞的培养上清液,干预处于诱导分化阶段的树突状细胞,发现胶质瘤细胞(细胞系和原代培养细胞)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的方式抑制DC成熟;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 1.人LACSLCs中POU5F1高表达与肺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其通过直接调控MMP2增强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导致肿瘤细胞生长和播散。 2.对肺癌患者进行POU5F1和MMP2联合检测,可作为患者预后的依据。 3.胶质瘤干细胞可能通过高表达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VEGF-A和IL-10抑制DCs的成熟。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34.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超;陈菊祥;;Lin28基因功能的研究进展[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 曾柱;龙金华;;肝癌细胞对树突状细胞白介素-12表达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3 曾真;倪秀雄;;树突状细胞与胃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J];福建医药杂志;2008年03期

4 张薇华;周光纪;;细胞重编程与肿瘤发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李紫聪;黄晓灵;刘德武;吴珍芳;;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13年04期

6 Anfei Liu;Xiya Yu;Shanrong Liu;;Pluripotency transcription factors and cancer stem cells:small genes make a big difference[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013年09期

7 常胜合;徐立;李敬阳;孙威;王甲水;许桂莺;孙佩光;吴琼;金志强;舒海燕;;提高香蕉胚性愈伤诱导成功率的可能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19期

8 王健;吴爱东;张红雁;钱立庭;;前列腺癌调强适形放疗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9 白皓;韩宝惠;;手术在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治疗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肺癌杂志;2013年12期

10 姜英浩;张菊;卢兹凡;;干细胞伦理之争的“终结者”——谈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山中伸弥[J];医学争鸣;201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清江;Nanog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郑州大学;2011年

2 徐潮阳;Lin28与胃癌细胞化疗耐药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史钟;IPS相关基因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王春梅;新型CaMKII抑制蛋白hCaMKIINα对肿瘤生长和细胞周期的调控及其机制探讨[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5 胡义杰;DNp73α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抗肺癌的免疫学效应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6 周雍明;中药肺瘤平膏对树突状细胞免疫调控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7 谢启超;IDO基因转染小鼠Lewis肺癌细胞诱导Treg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8 潘明沃;扶正抑瘤法对前列腺癌患者原发灶树突状细胞数量及活化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陈芳雪;卵巢癌细胞诱导外周成熟树突状细胞向巨噬细胞转化的体外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雷明盛;茶氨酸刺激树突状细胞调节T淋巴细胞抑制肺腺癌细胞生长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琴;肺脏基质细胞对树突状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泰山医学院;2010年

2 白莹;A群链球菌胞内有效物质的提取纯化及其结构和活性的分析[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3 杨水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宁云娜;蝎毒多肽提取物增强环磷酰胺抑制Lewis肺癌的实验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5 胡凤蓉;SOX2对胃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6 刘清;转录因子SOX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7 万锋;干细胞关键转录因子Oct4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对人膀胱癌EJ细胞生物学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萍;人参总皂苷和小檗碱对肿瘤主动性免疫逃逸机制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蒋月芳;半枝莲提取物抑制VEGF表达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的初步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10 曾真;OK-432联合肿瘤冻融抗原诱导的树突状细胞瘤苗对小鼠前胃癌的抑瘤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亚卓;浦佩玉;江德华;刘杰文;;加热诱导胶质瘤细胞C-myc基因过表达与程序性细胞死亡[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6年03期

2 徐德生;李彦和;浦佩玉;康春生;董伦;张志远;王广秀;刘晓民;韩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反义RNA联合伽玛刀治疗对胶质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年10期

3 田宇,陈宝琴,赵丛海,田洋,王校复,周建;苯乙酸对胶质瘤细胞G_1期的增殖抑制作用[J];中华肿瘤杂志;2000年03期

4 李峻;抑制端粒酶可提高人恶性胶质瘤细胞对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的易感性[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99年01期

5 周志华;易良;卞修武;;胶质瘤干细胞研究进展[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6 李蕴潜;赵丽艳;李才;;人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能力和胶原溶解作用的体外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1期

7 李光辉;王东林;陈正堂;尹昌林;纪华;吕胜青;;人恶性胶质瘤干细胞的分离与鉴定[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年13期

8 李彦和;徐德生;浦佩玉;康春生;董伦;贾强;张志远;王广秀;刘晓民;;p53联合伽玛刀治疗对C6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7年09期

9 姚声涛;黄轶;曾昭淳;唐文渊;;细胞死亡调控基因GRIM19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在恶性胶质瘤CHG-5细胞中的表达[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23期

10 贾志凡;浦佩玉;康春生;王广秀;张志勇;裘明哲;黄强;;人隔蛋白7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冬生;;多基因修饰胶质瘤细胞疫苗的抗肿瘤免疫反应[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陈忠平;;胶质瘤规范化综合治疗的理解[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杨静玉;;以甲酰肽受体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筛选与研究[A];中国科协第二十三届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论文集[C];2008年

4 沈云天;田野;陆雪官;黄强;董军;王中勇;;胶质瘤干祖细胞在恶性胶质瘤放射抗拒中作用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陈忠平;;重视胶质瘤的规范化综合治疗[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梁兵;彭英;;靶向FA-PEG-PEI为传输载体的恶性胶质瘤体内基因治疗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赵建华;;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分析[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8 叶显宗;卞修武;;替莫唑胺化疗对恶性胶质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及其意义研究[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9 陈忠平M.D.Ph.D;;胶质瘤诊断治疗现状和努力方向[A];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教育论文集[C];2004年

10 张泽舜;仇志坤;崔磊;陈芙蓉;韩富;陈忠平;;双氢青蒿素诱导胶质瘤细胞自噬并提高替莫唑胺抗胶质瘤活性[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匡远深;[N];健康报;2011年

2 衣晓峰 冯宇曦;[N];中国医药报;2011年

3 陈亮 杨杰;[N];常州日报;2010年

4 南方日报记者 陈枫 通讯员 郝黎;[N];南方日报;2011年

5 匡远深;[N];中国医药报;2011年

6 李勇 编译;[N];中国医药报;2011年

7 丁香;[N];中国医药报;2011年

8 王振岭;[N];中国医药报;2002年

9 记者 左朝胜;[N];科技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黄蓉芳;[N];广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艳泓;转录因子POU5F1在肺癌侵袭转移中的机制研究及胶质瘤肿瘤干细胞免疫逃逸的初步探讨[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2 张所军;神经干细胞向胶质瘤干细胞迁移及对其生长特性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栾世海;MiRNA-126和miRNA-34a在胶质瘤细胞中功能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张旭;EGFRRvⅢ在恶性多形性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功能[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5 张宁;边缘群细胞在肝癌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6 蔡润;体外脑胶质瘤干细胞的放化疗抵抗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7 谭泽明;基于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的恶性胶质瘤靶向联合基因治疗[D];中南大学;2009年

8 李丹;胶质瘤不同病理级别差异miRNA/mRNA动态表达谱构建及其对接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范左栩;低氧微环境对体外培养胶质瘤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万亚锋;肝细胞癌AFPmRNA转染CD40配体活化的B细胞诱导抗肿瘤免疫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亮;CD82/KAI1和CD9/MRP-1在神经胶质瘤细胞株中的表达及表达意义的初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2 杨鹏宇;雷帕霉素联合尼莫司汀抑制U87-MG胶质瘤细胞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吕继博;端粒酶抑制剂AZT对C6胶质瘤干细胞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4 孟葳;3.0TMRI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肿瘤诊断及胶质瘤分级诊断的价值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5 常顺;端粒酶抑制剂AZT对恶性胶质瘤大鼠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6 陈宝敏;胶质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比较及放射耐受机制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杨生军;~(11)C-蛋氨酸PET/CT及整合素β1表达与胶质瘤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8 伍伟平(Wilson Wu);反义hTERT抑制恶性胶质瘤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9 徐海芳;神经胶质瘤Wnt信号通路抑制基因甲基化调控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10 张栋梁;LY294002靶向抑制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干预胶质瘤细胞生长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转录因子POU5F1在肺癌侵袭转移中的机制研究及胶质瘤肿瘤干细胞免疫逃逸的初步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5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55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3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