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白细胞介素17A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

发布时间:2017-04-08 22:33

  本文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A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观察鼻息肉中白细胞介素17A的表达,探讨IL-17A在鼻息肉发病过程中作用机制。方法:收集79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标本及10例对照组鼻甲粘膜,分析该全部患者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参考Jiang等标准将鼻息肉分为四型,嗜酸性细胞浸润型(A型),中性粒细胞浸润型(B型),嗜酸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均多型(C型),非嗜酸性非中性粒细胞浸润型(D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48例不同类型鼻息肉及对照组组织中IL-17A的表达。结果:①79例鼻息肉中A型29例(36.71%),B型13例(16.46%),C型2例(2.53%),D型35例(44.30%);②鼻息肉中嗜酸粒细胞浸润程度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498,P0.01);③IL-17A阳性表达百分比在鼻息肉与对照组间、在A型与B型和D型间、在B型和D型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L-17A是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型鼻息肉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型鼻息肉发病的重要细胞因子,在这两型鼻息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鼻息肉 嗜酸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介素17A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65.2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中英文对照9-10
  • 第一章 引言10-12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12-16
  • 2.1 临床资料12
  •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12
  • 2.3 主要试剂12-13
  • 2.4 实验方法13-14
  • 2.4.1 标本处理13
  • 2.4.2 HE染色13
  • 2.4.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3-14
  • 2.5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检测结果14
  • 2.6 鼻息肉的病理分类14-15
  • 2.7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判定15
  • 2.8 统计方法15-16
  • 第三章 结果16-25
  • 3.1 一般资料16
  • 3.2 病理学观察结果16-19
  • 3.3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结果19
  • 3.4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9-23
  • 3.5 IL-17A、外周血及鼻息肉中EOS在民族及性别间的比较23-25
  • 第四章 讨论25-30
  •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5
  • 综述35-48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雷,周敏妤,詹文龙;鼻息肉组织中白细胞介素-5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测定及其意义[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年06期

2 汪建,熊敏,何青莲,尤景敏,邓恒山;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拮抗剂预防鼻息肉形成及复发的可能机制(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14期

3 张淑君;张志华;岳卓立;;人鼻息肉组织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研究[J];河北医学;2007年09期

4 佘翠萍;关桂梅;朱冬冬;董震;;鼻息肉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年07期

5 蒋双庆;;人鼻息肉组织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研究[J];广西医学;2008年12期

6 胡文良;李玲香;;鼻息肉综合治疗的研究现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7 高英;潘新良;王岩;刘平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8年02期

8 何宁;梁建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鼻息肉[J];广西医学;2008年07期

9 王伟韬;;激素应用对鼻息肉术后复发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22期

10 田从哲;高永平;杜锦朵;檀艳丽;;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5在鼻息肉中表达[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松洁;;鼻息肉组织中凋亡与增殖相关蛋白的研究[A];2007浙江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李志海;蔡志毅;陶宝鸿;吕静瑶;;水通道蛋白-5在人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A];2005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3 刘火旺;贺广湘;陈玉;吴雄辉;;β-防御素在复发性鼻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4 李志海;蔡志毅;陶宝鸿;吕静瑶;;水通道蛋白-5在人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5年

5 付清玲;孙悦奇;夏文彤;孙淑娟;罗庆;刘文龙;李祖望;李华斌;史剑波;;免疫荧光技术应用于鼻息肉易致假阳性[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王玉林;陈朝辉;夏小平;Coste ANDRE;;微型切削器获取鼻息肉组织在呼吸上皮细胞培养中的意义[A];2006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王岩;李延忠;张庆慧;;一氧化氮及P物质在鼻息肉中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8 张玉莉;李学昌;;中药对鼻息肉组织及鼻内镜术后鼻腔黏膜的影响(摘要)[A];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9 高海燕;李玲香;彭诗东;;肿瘤坏死因子-α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10 林庆海;王挥戈;;STAT3在鼻息肉中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万玉柱;Tfh细胞及其相关因子Bcl-6和IL-21在CRSwNP病人鼻息肉中的表达和意义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王鑫;鼻息肉组织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谱[D];吉林大学;2005年

3 付志婕;经典型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在鼻息肉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杨琳红;人鼻粘膜上皮细胞HIF-1α,,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D];吉林大学;2008年

5 程万民;鼻息肉组织Th细胞亚群、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相关转录因子表达[D];复旦大学;2007年

6 于学民;头颈恶性肿瘤和鼻息肉中标志物的检测及hNESPCs生长动力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7 张鲁平;鼻息肉患者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B7-H1及其受体PD-1表达[D];复旦大学;2009年

8 史丽丽;慢性鼻—鼻窦炎组织重塑与炎症的相关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曹平平;不同类型CRS的免疫病理学特性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东杰;白细胞介素17A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D];延边大学;2015年

2 王欢;HDAC2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在激素治疗敏感性中的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薛军芳;白介素-33、白介素-37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4 秦冰;CRSwNP患者中Th17细胞/Treg细胞表达失衡及其临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5 林歆胜;树突状细胞在鼻息肉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及其意义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6 李惠芹;鼻息肉病因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7 宋道亮;不同年份鼻息肉组织中炎性细胞分布的观察与比较[D];青岛大学;2011年

8 赵轶;白介素-6、23、17在鼻息肉中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9 刘佳;鼻息肉组织中XIA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10 张鑫;水通道蛋白3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A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3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293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1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