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24例

发布时间:2017-04-04 07:43

  本文关键词: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24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通过24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观察来分析阐述真菌球与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之间不同的临床表现,总结二者不同的诊疗方案及其预后评估。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从2010年7月到2013年12月收治我科住院、确诊为慢性鼻窦炎并手术的有123名患者,其中23名术后病理证实系真菌球型鼻窦炎(18.7%),5名按照Bent和Kuhn的诊断标准诊断为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4.1%)。对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窦CT检查、鼻内镜检查(Lund Kennedy评分),术后行病理检查,术前高度怀疑系变应性鼻窦炎或术后分泌物培养证实系真菌阳性的患者另行血清Ig E检验,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术中取得窦腔内分泌物送真菌培养。术后2周、1个月、半年、1年均进行鼻内镜复查(Lund Kennedy评分),术后1年进行症状评估(视觉模拟量表VAS),随访期为1年,真菌球1年内失访3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1年内失访1例。结果:真菌球与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在分类上均属于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但二者的形态学、影像学、组织病理学、治疗方案与转归不尽相同。总结:二者的诊断要点不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对真菌球有根治作用(P0.05),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复发率高,1例术后半年复发(25%)。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单纯手术治疗远期效果欠佳,应提倡综合治疗方案。口服强的松及鼻用激素对改善粘膜水肿、预防早期复发有重要作用。抗真菌药物的临床效果未肯定,且副作用较多,对复发病例有一定效果。免疫治疗理论上可以消除超敏反应,实践中因其价格昂贵、治疗周期长、获取各种纯化的真菌变应原困难等原因较难普及。
【关键词】:鼻窦炎 真菌球 变应性 鼻内镜手术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65.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6
  • 前言6-9
  • 材料和方法9-12
  • 1.一般资料9-10
  • 1.1 采集标准9
  • 1.2 一般情况9-10
  • 2.手术资料10-12
  • 2.1 手术器械10-11
  • 2.2 手术方法11-12
  • 结果12-20
  • 1.症状描述12
  • 2.辅助检查12-15
  • 2.1 CT改变12-14
  • 2.2 内镜表现14
  • 2.3 超敏检测14-15
  • 3.预后评估15-20
  • 3.1 激素治疗15-16
  • 3.2 抗真菌治疗16
  • 3.3 术后症状及鼻内镜复查16-17
  • 3.4 统计学资料17-20
  • 讨论20-24
  • 1.AFS的特殊辅助诊断超敏反应检测20
  • 2.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20-21
  • 3.激素治疗21-22
  • 4.抗真菌药物22-24
  • 参考文献24-28
  • 综述28-45
  • 综述参考文献39-45
  • 致谢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春晖;姬西宁;刘锋;朱亮;周木秀;;睾丸真菌球1例报告[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09年03期

2 马有祥;王e,

本文编号:285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2851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5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