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纤溶酶治疗超过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4-04-22 04:52
  目的:1、观察超过溶栓时间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BI评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的变化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2、通过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了解纤溶酶治疗超过溶栓时间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3、观察加用纤溶酶注射液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推测纤溶酶注射液发挥阻止血栓进展、溶解血栓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06月在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并且发病时间超过溶栓时间窗的患者121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60例,作为对照组;纤溶酶给药组61例,作为观察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基础的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保护神经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纤溶酶注射液(纤溶酶注射液200IU+500mL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一次)确诊24小时内给药。两组疗程均为14天。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前,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用药前、第7天、第14天分别进行NIHSS评分...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急性脑梗死的分型
    1.3 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1.4 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形成
        1.4.1 急性脑梗死病理上呈动态发展
        1.4.2 缺血半暗带理论
    1.5 急性脑梗死目前治疗
        1.5.1 早期溶栓治疗
        1.5.2 介入疗法
        1.5.3 超过溶栓时间窗的降纤处理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病例的选取
        2.1.2 诊断和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终止标准
    2.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2.1 一般资料的收集
        2.2.2 病情严重程度评定
        2.2.3 治疗方法
        2.2.4 并发症的处理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定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间治疗疗效比较
    3.3 两组间NIHSS评分比较
    3.4 两组间BI评分比较
    3.5 两组间凝血功能比较
    3.6 不良反应的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APTT、PT及FIB值的意义
        4.1.1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4.1.2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4.1.3 纤维蛋白原(FIB)
    4.2 急性脑梗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4.2.1 病因
        4.2.2 发病机制
    4.3 急性脑梗死治疗总结
    4.4 纤溶酶的临床应用
        4.4.1 纤溶酶的提取与应用
        4.4.2 纤溶酶的药理作用
        4.4.3 纤溶酶对心血管疾病、血栓类疾病的治疗
    4.5 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9619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9619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2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