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基底节区急性单灶脑梗死临床特点与形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04 20:17
  [目的] 比较分析位于基底节区不同直径的急性单灶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梗死灶形成的可能机制。 [方法] 回顾性分析发病24h内梗死灶位于基底节区的急性单灶脑梗死患者144例,发病72h内完成头、颈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根据弥散加级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上梗死灶最大直径分成三组:(1)腔隙性脑梗死组(Lacunar Infarcts, LI;60例,病灶直径<1.5cm);(2)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组(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 BAD;60例,病灶直径1.5~3cm);(3)纹状体内囊梗死组(Striatocapsular Infarction,SCI;24例,病灶直径>3cm)。对比三组的临床表现,同时结合发病7d内动态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不同直径脑梗死患者早期运动障碍进展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再根...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英文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分组
    1.3 临床评估
    1.4 实验室评估
    1.5 影像学评估
    1.6 梗死灶的测量
    1.7 血管情况的判定
    1.8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分析
    2.2 三组临床表现
        2.2.1. LI组
        2.2.2. BAD组
        2.2.3. SCI组
    2.3 早期运动障碍进展的比较及危险因素
        2.3.1 三组早期运动障碍进展比较
        2.3.2 早期运动障碍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
    2.4 三组血管病因学分布比较
3. 讨论
    3.1 临床特点
        3.1.1. LI组
        3.1.2. BAD组
        3.1.3. SCI组
    3.2 梗死灶形成机制
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附录Ⅱ
        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
    附录Ⅲ
        附图Ⅰ
        附图Ⅱ
        附图Ⅲ
综述
    摘要
    一、腔隙性梗死
        1. 历史与定义
        2. 临床特点
            2.1 特殊性
            2.2 运动障碍进展
            2.3 预后
        3. 形成机制与危险因素
            3.1 形成机制
            3.2 危险因素
    二、分支动脉粥样斑块病
        1. 历史与定义
        2. 临床特点
            2.1 早期运动障碍进展
            2.2 预后
        3. 诊断
    三、纹状体内囊梗死
        1. 历史与定义
        2. 临床特点
            2.1 皮层症状
            2.2 肢体瘫痪程度与分布
        3. 形成机制与危险因素
    四、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与学术活动
    一、发表文章
    二、学术会议交流(大会发言)
    三、研究生期间参加会议



本文编号:3919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919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3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