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兔VX2恶性胸腔积液模型的建立及凝血酶、滑石粉对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机制的研

发布时间:2016-12-07 14:07

  本文关键词:兔VX2恶性胸腔积液模型的建立及凝血酶、滑石粉对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机制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北医科大学》 2013年

兔VX2恶性胸腔积液模型的建立及凝血酶、滑石粉对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机制的研究

张磊  

【摘要】:目的: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是指恶性肿瘤转移至胸膜或胸膜原发肿瘤所致的胸腔积液。MPE的产生往往标志着病情已进入晚期,大多没有手术机会。治疗的目的是减少积液的产生,提高生存质量,,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目前多采用小口径胸腔引流管引流积液,并向胸腔内注入药物行胸膜固定。应用凝血酶、滑石粉作为胸腔粘连剂治疗胸腔积液由来已久,但其治疗机制及粘连效果尚不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通过向兔胸腔内注入VX2(一种由shope病毒所诱发的乳头瘤衍生的鳞癌)组织悬液建立MPE模型,给予凝血酶、滑石粉治疗MPE,以此研究和探讨凝血酶、滑石粉在治疗MPE中的治疗机制。 方法:选取健康新西兰白兔(8-10月龄,雌雄各半,体重3kg左右)给予右侧胸腔内注入VX2组织悬液1.5ml,经B超定位有胸腔积液产生(10ml),抽取积液行脱落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后,即证实为MPE模型成功。随机把MPE模型分为4组,为凝血酶低剂量组(10只)、凝血酶高剂量组(10只)、滑石粉组(10只)和对照组(6只)。所有MPE模型均置小口径胸腔引流管,用注射器抽尽积液,并记录引流量。然后分别向胸腔注入药物:凝血酶低剂量组给予200iu/kg的凝血酶溶液,凝血酶高剂量组给予400iu/kg的凝血酶溶液;滑石粉组给予100mg/kg的滑石粉混悬液(10%滑石粉混悬液);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注药当天和注药后48小时抽取胸腔积液做生化指标检测(包括葡萄糖、乳酸脱氢酶),并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积液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并观察引流液颜色和量的变化。实验期间,实验动物统一管理,饲养。待实验兔死亡后,打开胸腔,观察并进行各组胸腔粘连评分;取壁层胸膜组织做HE染色,用于镜下观察,测量胸膜厚度。 结果: 1滑石粉组中有2只胸腔注药后出现呼吸急促,鼻翼煽动,短时间内死亡。凝血酶低剂量组中有10只、凝血酶高剂量组中有10只、滑石粉组中有8只和对照组中有6只顺利完成实验。 2复制MPE模型最短时间11天,最长时间23天,平均造模时间(17.10±2.79)天。 3胸腔注药后的存活时间,凝血酶低剂量组(3.90±0.74)天、凝血酶高剂量组(6.90±1.20)天、滑石粉组(7.10±1.20)天,对照组(3.30±0.67)天;不同组间,凝血酶低剂量组和凝血酶高剂量组比较(P=0.000)、凝血酶低剂量组和滑石粉组比较(P=0.000)、凝血酶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比较(P=0.000)、滑石粉组和对照组比较(P=0.000)均有显著性差异。 4MPE模型中引流液颜色随病情进展,有淡血性→血性→暗血性的变化趋势。经凝血酶、滑石粉治疗后引流液颜色可变为淡血性或淡黄色。 5胸腔注药后,积液引流量为凝血酶低剂量组(30.00±12.00)ml、凝血酶高剂量组(28.17±4.40)ml、滑石粉组(26.00±10.33)ml、对照组(49.67±7.53)ml;不同组间,凝血酶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比较(P=0.004)、滑石粉组和对照组比较(P=0.006)均有显著性差异。 6胸腔引流液的生化特征 6.1葡萄糖(GLU) 比较同一组治疗前后,凝血酶低剂量组(P=0.000)、凝血酶高剂量组(P=0.005)、滑石粉组(P=0.012)、对照组(P=0.001)中葡萄糖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有显著性差异。 不同组间治疗前后葡萄糖含量,凝血酶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比较(P=0.007)、滑石粉组和对照组比较(P=0.003)均有显著性差异。 6.2乳酸脱氢酶(LDH) 比较同一组治疗前后,凝血酶低剂量组(P=0.000)、凝血酶高剂量组(P=0.031)、滑石粉组(P=0.000)、对照组(P=0.000)中乳酸脱氢酶较治疗前有增高趋势,有显著性差异。 不同组间治疗前后乳酸脱氢酶含量,凝血酶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比较(P=0.006)、滑石粉组和对照组比较(P=0.004)、凝血酶低剂量组和滑石粉组比较(P=0.006)均有显著性差异。 7胸腔引流液的细胞因子含量 7.1PAI-1水平 比较同一组治疗前后,凝血酶低剂量组(P=0.007)、凝血酶高剂量组(P=0.008)、滑石粉组(P=0.009)中PAI-1水平较治疗前升高,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P=0.956)中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不同组间治疗前后PAI-1水平,凝血酶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比较(P=0.005)、滑石粉组和对照组比较(P=0.007)有显著性差异。 7.2VEGF水平 比较同一组治疗前后,凝血酶低剂量组(P=0.453)、凝血酶高剂量组(P=0.388)、滑石粉组(P=0.802)、对照组(P=0.133)中VEGF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不同组间治疗前后VEGF水平,凝血酶低、高剂量组,滑石粉组、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1066,df=3,P=0.785)。 8胸腔粘连积分,凝血酶低剂量组、凝血酶高剂量组、滑石粉组分别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凝血酶低剂量组和凝血酶高剂量组比较(P=0.000)、凝血酶低剂量组和滑石粉组比较(P=0.000)有显著性差异。 9胸膜病理观察 9.1镜下所见 对照组中壁层胸膜纤薄,结缔组织中无炎细胞浸润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凝血酶低剂量组中壁层胸膜稍增厚,结缔组织中多量淋巴细胞浸润及成纤维细胞增生;凝血酶高剂量组中壁层胸膜明显增厚,大量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及坏死;滑石粉组中壁层胸膜明显增厚,大量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增生并包绕肿瘤组织。 9.2胸膜厚度 在高倍镜下测量壁层胸膜厚度,凝血酶低剂量组为(0.308±0.016)mm、凝血酶高剂量组为(0.744±0.007)mm、滑石粉组为(1.508±0.043)mm、对照组为(0.107±0.058)mm。不同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4)。 结论: 1VX2组织悬液法可短期内复制MPE兔模型,方法简单、成型率高。 2胸腔内应用凝血酶,使壁层胸膜增厚;通过减少纤溶酶原的激活使纤维蛋白沉积;刺激胸膜成纤维细胞增多,加速胸腔闭合;对降低VEGF无明显作用。400iu/kg的凝血酶溶液治疗MPE,安全有效,未见明显副作用。 3胸腔内应用滑石粉,使壁层胸膜明显增厚;可抑制纤溶酶原的激活,减少纤维蛋白分解,促进胸腔粘连;成纤维细胞增多,加速纤维化;对降低VEGF无明显作用。10%滑石粉混悬液治疗效果肯定,但副作用明显,可引起部分MPE模型猝死。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561.3;R-33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佟倜,王蕾,鄂长勇,李茁,刘国津;硝酸银和滑石粉对兔胸膜的固定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2期

2 胡小波;曹建民;许健;陈波;;兔VX2肺癌模型的建立及评价[J];当代医学;2009年17期

3 练翠云;;博来霉素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年07期

4 马连君;张向华;祁彦君;;兔VX2肺癌模型的建立及评价[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年09期

5 程宝智;;胞必佳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9年04期

6 张娟;孙秋实;张凌云;;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联合博来霉素胸腔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年12期

7 石宝琪;张强;刘兆信;祁辅亮;张明敏;吕远;刘培;满都花;;兔VX2肺癌模型的建立及MSCT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年12期

8 陆国军;于力克;张宇;;甘露聚糖肽与高聚生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比较[J];临床肺科杂志;2012年10期

9 陈碧茵;欧阳学农;;恶性胸水的治疗现状与进展[J];实用癌症杂志;2006年02期

10 林大任,李明毅;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J];实用医学杂志;2000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希强;丁静;吴丽颖;;肺癌癌性胸水穿刺排液发生气胸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08年04期

2 秦永明;;凝血酶联合胞必佳、长春地辛与顺铂治疗血性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分析[J];安徽医药;2008年05期

3 毕国斌;王子安;赵福友;王洪亚;;闭式引流及香菇多糖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临床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何嵘;;卡铂联合胸腺五肽治疗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1年06期

5 胡凤山;张青;王笑民;杨国旺;孙书贤;杨丽娟;;热疗联合胸腔内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J];北京中医药;2009年10期

6 彭燕;李慧敏;邹晖;;PICC与外周静脉留置针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比较[J];兵团医学;2009年01期

7 张海慧;;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36例临床观察[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8 王兰;;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引流并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年10期

9 梁戈;李红军;刘晓琴;;腺甙脱氨酶对胸腔积液性质的诊断意义[J];中国医药导刊;2009年06期

10 项军 ,王磊 ,李光荣;Seldinger法胸腔置管引流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学;200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英年;刘加洪;孙荣丽;张可佳;官明德;于华;李黎;张春玲;;P-选择素、IL-1α、sFas、sFasL、AM检测对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价值暨与CEA比较系列研究[A];结核与肺部疾病论文集[C];2005年

2 胡凤山;张青;王笑民;杨国旺;孙书贤;杨丽娟;;热疗联合胸腔内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A];2009年首届全国中西医肿瘤博士及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高飞;王智森;李继潇;;虫草素对Lewis小鼠肿瘤生长转移及VEGF、MVD表达的影响[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民生科技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薛强;高强度超声治疗兔肺部移植性肿瘤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2 成泽东;针刺联合紫杉醇对肺癌的抑制作用及对肿瘤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李欣;影像引导经皮微波消融肺肿瘤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4 安潇;基于微透析技术的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5 袁耒;经皮射频治疗兔肺VX2肿瘤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6 雷晶;磁共振纳米铁颗粒成像技术在肿瘤及转移淋巴结中的基础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7 蓝岚;单肺通气时间对肺损伤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兴利;~(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外照射治疗小鼠Lewis肺癌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徐加菊;兔多器官VX2动物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0年

3 杨平平;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兔VX2乳腺癌的实验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0年

4 闫新望;CEA、NSE、CF21-1联合检测及肺活检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D];济南大学;2011年

5 周群;平阳霉素胸膜固定术对恶性胸腔积液中凝血—抗凝活性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6 赵云峰;P-选择素、白介素1α对结核性、恶性胸液鉴别诊断及临床意义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7 曲朝英;胸腔内注射胞必佳治疗恶性胸水对肺功能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8 胡海洋;微波热凝经皮介入治疗实验性肺癌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9 刘阳;VEGF水平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刘德森;非小细胞肺癌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分析[D];苏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月英;郭彦聪;张敬国;;甘露聚糖肽调节免疫功能的研究近况[J];中国医药导刊;2008年05期

2 刘国祥,黄英;斯奇康联合丝裂霉素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22期

3 周清华,侯梅,李潞,任莉,邱萌,杨玉琼,黄雯霞,陈震,孟志强,宋明志,李明众,李恩孝,李毅,姚煜,郑知文,刘星,张祥福,卢辉山,张茂宏,王秀问,于学军;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Ⅱ期临床随机试验[J];中国肺癌杂志;2003年01期

4 肖奇,江礼华,涂小煌;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的应用(附43例报告)[J];福建医药杂志;2000年05期

5 黄立中,陈大舜;癌性胸水的中医病机认识与治疗[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1年05期

6 戴沛军;李立;王恒辉;冀雪娟;;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并32P-胶体磷酸铬联合香菇多糖治疗肺癌性胸腔积液30例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年05期

7 龚忠义,魏涛;联合米托蒽醌与顺铂胸内注射治疗癌性胸水[J];华西药学杂志;2001年06期

8 任莉;周清华;勾红峰;何建平;陈慧;;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与化疗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生存情况观察[J];华西医学;2008年03期

9 马连君;张向华;祁彦君;;兔VX2肺癌模型的建立及评价[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年09期

10 谢金龙;莫放林;严振球;;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研究现状[J];临床军医杂志;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超南;杨如松;荣乃林;周鸿飞;廖德生;;胸腔镜及较大剂量滑石粉诊治恶性胸腔积液30例[J];东南国防医药;2011年01期

2 龚民;崔永;高志;;滑石粉在电视胸腔镜下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07年06期

3 陈晔;刘花转;贾素玲;;滑石粉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研究[J];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2008年10期

4 李小平;贾善浩;刘一胜;;胸腔镜下滑石粉胸膜粘连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9年03期

5 魏永罡;余勤;罗宏涛;;滑石粉和博来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系统评价[J];中国肺癌杂志;2009年03期

6 吴雪梅;柯明耀;罗炳清;雍雅智;陈玲玲;谢红旗;;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术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治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0年11期

7 张泽峰;高峰;袁俊建;;滑石粉混悬液、博莱霉素胸腔内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J];临床荟萃;2011年14期

8 刘相燕;王洲;刘凡英;王功朝;刘颖;;胸腔镜下胸膜腔闭锁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评价[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年12期

9 龚民;崔永;高志;;滑石粉在电视胸腔镜下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J];北京医学;2008年10期

10 胡艳平;;滑石粉行胸膜粘连术46例临床观察[J];职业与健康;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挺;刘耀松;王文炳;;3%滑石粉混悬液行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胸部肿瘤及内窥镜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刘宝东;支修益;许庆生;张毅;苏雷;王若天;刘磊;胡牧;;电视胸腔镜手术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治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胸外科分册)[C];2006年

3 朱理;许林海;戴备军;倪旭鸣;钱文伟;倪科伟;周冰;王海涛;聂良明;黄思远;;电视胸腔镜诊治恶性胸腔积液的体会[A];浙江省微创外科学术交流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学分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孙卫红;钟爱虹;魏淑芳;;内科胸腔镜检查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对照研究[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王艳;胡兵;;120例胸腔积液病因分析与鉴别诊断[A];二○○八年贵州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学术大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睡眠呼吸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6 刘波;王惠军;李翊卫;;CD44_(v6)、CEA检测在癌性胸水患者的临床应用[A];2006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张富强;杨辉;陈鸿彪;;~(32)P胶体磷酸铬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8 王良兴;赖志珍;;MN/CA9和Ep-cam基因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中的价值[A];2008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钭方芳;刘羽君;雷建平;肖安安;张芝辉;章润泉;;胸水中间皮细胞计数在鉴别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摘要)[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10 章霓;徐丽君;黄静;刘跃华;;鸦胆子油乳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A];2007年浙江省放射肿瘤治疗学学术年会暨肿瘤放射治疗规范和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蔺津;[N];华兴时报;2008年

2 通讯员 毛逸人 曾德茂;[N];桂林日报;2007年

3 方泳仪;[N];中国化工报;2007年

4 福建东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陈张勇;[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施乾元 实习生 管春枫;[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6 万同己;[N];中国医药报;2002年

7 陕西省中医院肺病科 李耀辉 马战平 王向阳;[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8 闫立刚 冯战平 曹杰;[N];石家庄日报;2008年

9 岳善勇 王彦;[N];江苏经济报;2000年

10 郑惠荣;[N];中国矿业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儒佑;检测Perforin和CTLA-4在研究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微环境免疫状态的应用[D];武汉大学;2010年

2 王珏;泻肺逐饮汤对恶性胸腔积液大鼠TGF-β1、AQP1、CTLA-4和PFP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李际强;热物理疗法配合中药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赵艳萍;兔肝VX2肿瘤影像病理学特征其射频消融后影像病理联系[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5 邹晓娟;超声引导经皮激光联合无水乙醇消融兔VX2肝肿瘤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6 何炜;高强度聚焦超声非热效应损伤兔肝VX2肿瘤机制及影像—病理对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束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8 李振伟;化学位移成像对MR导引VX2兔化学消融监控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金观桥;兔VX2鼻咽癌颅底侵犯模型建立及其放射治疗疗效的CT、MR评价[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田莉;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内活性IL-16水平的改变及其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磊;兔VX2恶性胸腔积液模型的建立及凝血酶、滑石粉对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2 骆文志;80例结核性和39例恶性胸腔积液临床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3 李宏庆;良、恶性胸腔积液蛋白质组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冯挺眉;自然杀伤性T细胞在恶性胸腔积液疾病中的分布及其表型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徐晶;143例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分析[D];郑州大学;2011年

6 蒋荣娜;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7 闻彬;解毒利水方外敷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陈四明;榄香烯加白细胞介素-2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杨俊俊;恶性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的阴性富集及端粒酶检测的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10 陈丽会;不同剂量硝酸银和滑石粉对胸膜粘连效果以及肺损伤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兔VX2恶性胸腔积液模型的建立及凝血酶、滑石粉对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机制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7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07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2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