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灰狼传媒头条_yy灰狼传媒八卦微信号_《南京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6-17 13:04

  本文关键词:我国传媒八卦现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大学》 2013年

我国传媒八卦现象研究

马一杏  

【摘要】:八卦新闻与八卦媒体文化的迅猛发展是当代媒介环境下全球性的一个显著的媒体与社会现象。八卦风格与八卦逻辑渗透到了传统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之中,伴随着传播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媒介环境不断重构变迁,受众诉求大幅度增长且日趋多元,八卦新闻的内涵与外延都在不断扩展,成为了一个充满张力变动的复杂场域。本文目的并非对八卦新闻加以谴责,也并非为其辩护,而是在于重新思考何谓八卦新闻?八卦新闻在当代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其中又包含着怎样的脉络、理念与运作?本文试图在梳理分析八卦新闻与传媒八卦现象的界定与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考察新媒体语境下八卦新闻的传播形态与内在特征,并以本土化个案为研究对象审视传媒八卦现象中凸显的伦理失范问题,最后以多元复合的视角探析我国传媒八卦现象的成因并进行相关思考,以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阐述本文的研究缘起、回顾梳理了现有研究文献并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以文献研究为主,在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于当代媒介环境下的八卦新闻进行概念界定,并将传媒八卦现象与相关概念展开区分整合。当下我国存在的传媒八卦现象至少具备两个层面的意涵:一方面是八卦新闻借助于社会化媒体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是八卦新闻与传统意义上的严肃新闻之间的一种融合趋向。 第三章主要从新闻生产与流通的角度归纳总结了当下我国传媒八卦现象的三个特点:受众身份认同的双重性、奇观世界外的日常生活方式、介于真假之间的闲话传播。其中,前两点主要以我国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都市报作为研究对象,最后一点主要以社会化媒体的典型代表微博为研究场域。 第四章以深圳最美女孩事件、袁厉害事件、赵红霞事件等近期传媒界重大争议性事件为研究个案,采用案例研究、文本分析等方法,从动态过程考察传媒八卦现象中出现的伦理失范行为,主要归纳为假事件、部分失实与传媒越界等问题。 第五章试图从当前我国转型期语境、我国新闻改革与传媒市场竞争、受众心理及大众文化等四个维度对传媒八卦现象的生成原因进行分析,继而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八卦新闻与八卦传媒文化的积极价值并规避其轻薄、肤浅的内在缺陷,怎样更好地为我国新闻事业服务展开深入思考并获得启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0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岩;当代中国文化形态的划分和嬗变——对三种文化形态的哲学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陈力丹;周俊;;试论“传媒假事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杨保军;;假新闻、失实新闻内涵辨析[J];今传媒;2008年03期

4 罗以澄;刘兢;;论新闻传播中的公共利益原则[J];当代传播;2006年04期

5 李岩;;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大陆的实践与变异[J];当代传播;2011年01期

6 展江;;新闻职业伦理四大争议问题评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威廉.哈森;;变革时代的美国新闻业[J];国际新闻界;2006年03期

8 谢静;;民粹主义:中国新闻场域的一种话语策略[J];国际新闻界;2008年03期

9 周俊;;转型社会中我国新闻失范行为状况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9年09期

10 刘璟;;新闻娱乐化研究的轨迹与问题——SSCI核心期刊新闻娱乐化研究述评[J];国际新闻界;2011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德勇;西方小报新闻及其社会意涵浅析[D];四川大学;2002年

2 刘英姿;八卦新闻的阐释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叶芳;都市报头版头条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梁方;八卦新闻现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5 曹虹;媒体“小报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王静波;微博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锋;;文化 建筑 传播——传播文化学视野中的徽州牌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陈海燕;;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俞小和;;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郭德宏;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研究评述[J];安徽史学;2003年01期

5 陈自清;;论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燕道成;“新闻需要”“新闻需求”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余月玲;;电视娱乐节目互动方式的传播学思考——以《超级女生》为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宋玢璐;;影视剧对社会性别观念的正面建构——从受众接受的角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周辉;;新闻娱乐化与构建和谐社会[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李娟;刘勇;;探索与创新——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产业化进程的三个历史阶段[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莹;;博物馆场馆虚拟现实展示中的对话与反馈[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2 畅引婷;;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曾青青;杨尔弘;;事件词驱动的文本事件信息结构初探[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4 魏婷;;煤矿安全信息传播中的新思考[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姚轩鸽;;税收伦理问题初探[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苏志武;;传媒影响世界 教育引领传媒[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7 王珊珊;;世界语与跨文化传播[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8 李建伟;;版权贸易中的编辑角色[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赵婧;;“读图时代”是真实存在还是拟态环境[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10 魏玉山;;国外新闻出版国家监管体制[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原雪;二语/外语语境下的批判性阅读理论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吴越民;中美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8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钟希明;介入公共场域的知识分子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永;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消费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冬梅;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方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郑俊杰;我国网络新闻专题探析[D];河北大学;2007年

4 赵广香;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陈欣跃;新时代的电视媒体影响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海亮;竞技武术的诞生[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陈璐;体育类“真人秀”节目生存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李闻莺;当前我国体育新闻伦理学术研究的现状与思考[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李钊;体育组织在危机公关中的媒体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岩;当代中国文化形态的划分和嬗变——对三种文化形态的哲学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王朦;李苓;;微博不等于浅阅读[J];中国编辑;2010年04期

3 韩晓芳;;微博时代传统媒体的生存之道[J];编辑之友;2010年02期

4 刘倩;;“八卦”风潮缘何愈演愈烈?[J];今传媒;2006年12期

5 刘晖;;Twitter:微博客时代的到来[J];传媒;2009年10期

6 张汉川;说说《宿迁日报》的头版头条[J];新闻通讯;2001年02期

7 江泰康;让党和人民都喜爱——读《扬子晚报》5~7月头版头条[J];新闻通讯;2001年12期

8 赵绍龙;观察报纸版面变革及评奖——全国报纸版面年赛追记[J];新闻通讯;2002年07期

9 蔡雯 ,甘露;观察西方报纸版面变革之轨迹[J];传媒观察;2002年10期

10 孙卫华;张庆永;;微博客传播形态解析[J];传媒观察;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共广东省南海市委书记 邓耀华;[N];光明日报;2002年

2 徐迅;[N];检察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商娜红;守护社会良知[D];复旦大学;2003年

2 汪凯;大众传媒与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转型时代的状况与趋向[D];复旦大学;2004年

3 洪煜;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德勇;西方小报新闻及其社会意涵浅析[D];四川大学;2002年

2 罗映纯;当前我国大众媒介新闻娱乐化现象剖析[D];暨南大学;2003年

3 何海巍;关于新闻传播娱乐化倾向的深层思考[D];暨南大学;2003年

4 郑燕;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行为的心理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刘谦;地方报纸之世界图景[D];暨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闵阳;当前中国传媒市场投资分析[J];当代传播;2005年05期

2 王艳萍;;欧美传媒集中的测量及启示[J];商业时代;2006年25期

3 孙发友;李铁锤;;世界传媒市场“三分天下”:中国在东亚板块中的地位与作用[J];新闻大学;2006年03期

4 肖凭;李松龄;;发挥分配制度作用 实现传媒市场均衡发展[J];声屏世界;2006年11期

5 贾品荣;;中国传媒经济呈现八大特征[J];新闻前哨;2007年07期

6 田鹏飞;白桦;;传媒市场定位的方法与策略[J];新闻传播;2002年09期

7 ;论文缩微[J];新闻前哨;2004年02期

8 曹鹏;亏损报刊:何日不再捧着金饭碗要饭?[J];新闻记者;2005年03期

9 曹鹏;;传媒业流行业务外包[J];新闻记者;2005年12期

10 董传亮;;合作经营,广播发展的新出路[J];中国广播;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旭培;;中国新闻法治建设30年[A];新闻学论集(第21辑)——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辑[C];2008年

2 魏伟;;拓展空间闯新路——从枣庄电视台的发展看城市电视台的发展策略[A];2009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0年

3 喻国明;路建楠;;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现状的实证分析——基于2008年相关学术论文的数据统计[A];新闻学论集(第22辑)[C];2009年

4 王大鹏;;浅议移动传媒终端的科学传播[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5 张苗苗;;广播影视产业创新的风险及其监管路径选择[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张伟;;传媒盈利模式的经济学分析[A];新闻学论集(第19辑)[C];2007年

7 韩运荣;喻国明;;30年来我国传媒经济之演进[A];新闻学论集(第21辑)——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辑[C];2008年

8 张苏敏;;“诺斯悖论”与传媒公共性的重建[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涛甫;;中国传媒改革的风险考量[A];新闻学论集(第20辑)[C];2008年

10 骆荣顺;;跨媒体拓展 打造影响力——以《小破孩》为例谈出版资源多维运作[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9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希 见习记者 刘淮宇;[N];中国航天报;2011年

2 潘启雯;[N];人民政协报;2010年

3 商报记者 潘启雯;[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4 ;[N];人民日报;2003年

5 喻国明;[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梁钟荣;[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7 冯华昕;[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8 喻国明;[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9 鲍筱兰;[N];消费日报;2009年

10 任忆;[N];辽宁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珍;入世以来中国传媒市场生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强月新;我国传媒市场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叶乐阳;大众传媒产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4 向美霞;媒体转型期音乐广播生产[D];复旦大学;2010年

5 尹良润;中国报业产业转型与产业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曾军辉;电视媒体与微博融合传播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7 董毅;基层民众的媒介接触与政治信任[D];复旦大学;2011年

8 杨娟;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瑞群;传媒成长的生态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金春;西方传媒制度转型的新制度经济学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瑜;中国传媒市场对外资进入的开放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2 周良逸;跨媒体发展——打造中国的强势媒体[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韩梅;论艺术传播中的权力运作[D];郑州大学;2013年

4 董春君;凤凰卫视新闻节目传媒市场运作方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娟;传媒社会文化功能的彰显与突破[D];郑州大学;2009年

6 李日伟;电视媒体广告营销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罗磊;论都市类报纸在本地市场的经营策略[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8 马溪;云南州市党报转型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9 于琳;《鲁南商报》“报商联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李政;我国灾难报道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传媒八卦现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8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58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6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