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中国现代文学“宗教人物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18 16:45

  本文关键词:形象·意义·审美—中国现代文学“宗教人物形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浙江大学》 2014年

形象·意义·审美—中国现代文学“宗教人物形象”研究

任传印  

【摘要】:意义重构和终极关切是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历史命题,现代中国的宗教界和文学界都在多个层面、以多种方式予以回应,其中宗教界作者和文学界作家皆塑造出大量的“宗教人物形象”,以此彰显其意义建构和终极关切旨趣,并体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色和审美理想。因此,从意义重构的角度探讨现代文学“宗教人物形象”的历史存在,考量其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具有特定的学术意义。在收集整理现代文学“宗教人物形象”相关作家作品的基础上,本文立足于现代意义重构的语境,主要运用文化学理论、意义理论、终极关切理论、现代性理论、形象诗学理论、人格学理论、文艺美学等多学科资源展开研究,坚持“双领域、多维度、分类别、系统化”的总体原则;同时,综合运用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宏观把握与微观研究、历史爬梳与理论透视、共时性比较与历时性梳理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探究“宗教人物形象”的丰富涵义、艺术特色及典型个案。论文首先对现代文学“宗教人物形象”进行宏观层面的认知。首先,从中国历史背景、宗教渊源、文学背景三方面,把握“宗教人物形象”的生成动力和缘起特点。其次,论文对不同宗教类别的“宗教人物形象”及作家作品进行分类梳理,结合宗教渊源和作家文化立场对“宗教人物形象”塑造进行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论文归纳出“宗教人物形象”意义诉求的三种类型,即以宗教信仰为导向的宗教性书写、彰显现代人文诉求和价值重估的批判式塑造、参与文学审美价值创构的艺术化运思。本文指出,这是“宗教人物形象”意义创构的三足鼎立形态,与现代文学史上其他人物形象相比,既有某些共性,亦有其特殊性与丰富性。在对现代文学“宗教人物形象”塑造予以类型归纳的基础上,本文分别探讨每种类型在意义重构方面的主导意蕴,同时也充分考量其艺术特征及达到的艺术成就。本文认为,“宗教人物形象”的宗教性书写,能够充分传达其宗教体验和宗教情感,同时也兼有审美价值,艺术上则体现为宗教传播与审美创造的张力,此类型为现代文学提供了宗教资源、宗教信仰者形象及特定的书写样式,强化了其先天不足的宗教性终极关切。“宗教人物形象”的批判式塑造,能够彰显现代人文诉求和理性精神,艺术上则体现为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交织,此类型与现代文学总体的发展轨迹高度同步,同时创构出现代理性与传统宗教的对话空间,丰富了现代文学中的人神对话主题及艺术探索。“宗教人物形象”的艺术化运思,能够不同程度地借用宗教符号潜在的文化影响和审美价值,运用程度高者强化了文学的终极关切,不仅承接古典文学传统,而且借鉴西方基督教文学成就,开创、丰富了现代文学的审美价值与艺术风貌。三种模式在文学史上各有其历史意义。在宏观认知和综合论述的基础上,本文还从专题研究的角度进行案例聚焦,同时与前文的类型梳理与模式分析相呼应。首先,现代文学“弘一法师形象”与“耶稣形象”都是代表性的“宗教人物形象”,充分表现出宗教圣贤人物的终极关切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两者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的异同,并探讨其多种成因与历史价值。其次,宗教皈依是现实宗教人物的重要转捩点,也是研究现代文学“宗教人物形象”的关键点,因此论文结合前述塑造类型,深入集中地探讨宗教皈依过程中的文化意蕴、审美价值及艺术特色,结穴于“宗教人物形象”塑造。最后,现代武侠小说是通俗文学的重要内容,武侠小说家塑造出大量“宗教人物形象”,本文亦结合上述背景予以专题研究,同时对此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分析,现代武侠小说“宗教人物形象”较多地承接传统,整个通俗文学亦呈现此特征。总体而言,现代文学“宗教人物形象”是在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意义重构的背景下出现的,作家的宗教背景与文学造诣是决定“宗教人物形象”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最核心因素,三足鼎立的人物塑造模式在意义重构方面各有不同侧重,艺术方面也自有其优长与不足,案例分析亦从微观层面予以证实和呈现。“宗教人物形象”强化了现代文学的意义创构能力与思想性,丰富了现代文学的人物长廊、性格塑造与艺术探索,体现出现代作家的人文视野与宗教文学的生命力。现代文学“宗教人物形象”涉及人物形象塑造、世俗与超越、求真与向善、文学与宗教、信仰与审美等若干重要人文议题,可以展开多方面、更深入的后续研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206.6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炜明;许地山的佛教文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6期

2 谢立中;“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词义辨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席扬;“文学思潮”:关于概念、现象及方法[J];东南学术;2004年04期

4 章培恒;从游侠到武侠──中国侠文化的历史考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5 丁瑾;民国时期的苏州道士[J];档案与建设;2003年10期

6 石在中;论苏曼殊与佛教——兼与弘一大师(李叔同)比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7 吴永平;老舍小说《黑白李》新解——文本细读与文化社会学分析[J];江汉论坛;2004年11期

8 郭武;道教与民间宗教关系综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12期

9 段德智;;近30年来的“儒学是否宗教”之争及其学术贡献[J];晋阳学刊;2009年06期

10 祝宇红;;“本色化”耶稣——谈中国现代重写《圣经》故事及耶稣形象的重塑[J];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昕孺;[N];中国民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宁;许南英评传[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2 穆艳霞;中国现代作家与道家文化[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韦晓;汉语“人格”与“性格”的内隐概念及其心理结构的本土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明树杰;试论翻译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春元;蒲松龄的侠义观念浅识[J];蒲松龄研究;2002年01期

2 冯华;论道教对《聊斋志异》艺术创作的影响[J];蒲松龄研究;2004年02期

3 王光福;聊斋鬼狐源[J];蒲松龄研究;2005年02期

4 臧国书;;《聊斋志异·阿宝》死亡情节建构的心理诉求[J];蒲松龄研究;2008年04期

5 李军宏;;点铁成金 化腐为奇——谈《聊斋志异》重构“本事”的史才[J];蒲松龄研究;2009年03期

6 宁莉莉;王传明;;庄严的礼乐 卑微的塾师——试析蒲松龄《闹馆》对礼乐文化的反讽[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7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8 魏全凤;冯斗;;《易经》——审美之源——浅谈《易经》的审美特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9 程德强;;五四散文的话语方式[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10 邵子华;;论戏剧冲突与人生双极性的同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帆;;新旧文学的分水岭——寻找被中国现代文学史遗忘和遮蔽了的七年(1912—1919)[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向荣;;被低估的大师与外省文学的身份认同——兼论文学的地缘政治学[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3 柏桦;余夏云;;闯荡江湖——莽汉主义的“漫游性”[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4 陈剑晖;;散文观念的突破与当代散文的前途[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5 李建军;;从随物婉转到与心徘徊——论陈忠实的散文创作[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6 潘琪;;公路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探析[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劲松;;晴雯双重人格探微——亦主亦奴的文化悲剧[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林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影视传播研究——以贵州影视作品为例[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金钢;;论萧红与迟子建的乡土追忆[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10 吕佳;;大众文化语境下精英文化遭际的文化意味[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金忠杰;《古兰经》注释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唐旭天;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小平;转基因食品传播推广中的文化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跃华;对人与社会的批判与拷问[D];河北大学;2007年

3 蒋辉月;论许地山文学创作的悲剧精神[D];河北大学;2007年

4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5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6 吴琼;布宁小说中的普世性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园园;论戴望舒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接受[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宋明珠;米兰·昆德拉小说叙事形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路莹;洋教习与晚清新式学堂的建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谦;还乡文学: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自然文化追求[J];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04期

2 汪毅夫;地域历史人群研究:台湾进士[J];东南学术;2003年03期

3 汪毅夫;从福建方志和笔记看民间信仰[J];东南学术;2005年05期

4 万俊人;进退之间[J];读书;2000年05期

5 汪毅夫;从“福建台湾府”到“福建台湾省”──台湾建省初期闽、台关系的一个侧面[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01期

6 汪毅夫;闽南碑刻札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汪毅夫;文学的周边文化关系——谈台湾文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汪毅夫;闽南民间文献考释举隅[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包恒新 ,黄拔光 ,庄义仁;台湾爱国诗人许南英及其创作[J];福建论坛;1982年02期

10 汪毅夫;;关于闽南语皮(纸)影戏本的研究——读《欧洲汉学研究会不定期刊》第2辑[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中国现代文学“宗教人物形象”研究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形象·意义·审美—中国现代文学“宗教人物形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7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17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2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