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先秦“文”之形态考略

发布时间:2024-01-21 09:25
  我们现在经常说到“文化”、“文章”、“文学”等等有关以“文”为字根的词汇,比如,一个人文化程度怎么样?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一个人的文学造诣如何?……诸如这样的例子有很多,留给我们的问题是:1.以“文”为构词单元的词汇其本源性意义是什么?2.“文”的远古形态究竟是怎样的?3.各个历史时期“文”以怎样的形态而存在?4.“文”以何种姿态引领着中华文明的前进?当然,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做想当然的回答,可谓未得深究而尽得其理,有人说:“文就是文么?文化、文章、文学、文明等各种形态有必要梳理么?”我们认为,梳理各种形态的“文”对于理清华夏文明的演进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幸得一些学者注意到了这一点,并进行了积极论证,但大多笼统定义为广义与狭义之分,尚欠具体。 先秦时期,“文”的各种形态已经出现,或表现为不同历史时期的线性形态,或表现为同一历史时期的共性形态。“文”在中国有“文身”、“文字”、“文明”、“文化”、“文献”、“文教”、“文学”等诸多存世形态。一直以来,很少有学者对上述形态进行深入梳理。针对这种情况,本篇论文着意进行试探性探讨,当然,鉴于本人学识有限,相关问题还是囿于先秦进行研究,对这段...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三、 研究回顾
第一章 出土甲、金文献中所见“文”之最初形态
    第一节 甲骨文文献中“文”之形态
    第二节 金文文献中“文”之形态
    第三节 从“畏天”到“敬天”及早期巫术意识下的原始宗教
    第四节 “巫师”的身份
    第五节 图腾崇拜、“文身”及朴素意义“文饰”的形成
第二章 “文字”的产生和文明自觉期的到来
    第一节 关于“天文”(宇宙观)和“人文”(社会观)的界定
    第二节 关于“文字”起于伏羲成于仓颉
    第三节 “八卦”中蕴含的“动态性思维”对文字的启发
第三章 《易经》中“文”形而上形态的阐述和启示
    第一节 “天文”中蕴含的“相对且偶合”概念及“文”与“道”关系
    第二节 “人文”的释义及“文明”的原始意义
第四章 《尚书》中“文”形态的阐述和启示
    第一节 “文”之“准则”与“楷模”意蕴
    第二节 敬天与敬祖“同构异形”之关系
    第三节 《尚书》中“文章”意义及“社会观”领域“声文”、“形文”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881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881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a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