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话语权提升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4-02-19 23:08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对于每个人来说,社会属性是本质,而传播交流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重要目标。随着新的时代的到来,传播领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新兴传播媒介,如微信、微博在不断地发展、完善。社会的“微”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微时代”,大学生的生活正经历着由“微”化所引发的多方面的“微革命”。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显示,在当下,利用“微应用”(如微博、微信、微视频等)进行传播已逐渐成为主流,并正在迅速向政务等领域延展。一些微传播方式正在逐步建构中国新媒体发展的一种“微时代”景观。((3))“微时代”的到来使新闻业的从业门槛骤然降低,掀起了一场人人都是“小记者”、人人都能曝“真相”、人人都是评论员的“个性”时代的风暴。本文立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话语权,由其时代性、政治性和文化性特征入手,主要分析了在“微时代”,其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提...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话语权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微时代”
        2.1.2 话语权
        2.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话语权
    2.2 相关概念关系
        2.2.1 “微时代”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
        2.2.2 话语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话语权
        2.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话语权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第3章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话语权的新特征
    3.1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话语权的时代性
        3.1.1 表达多样性
        3.1.2 媒介智能性
    3.2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话语权的政治性
        3.2.1 目的契合社会发展要求
        3.2.2 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形成
    3.3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话语权的文化性
        3.3.1 既需继承,更需创新
        3.3.2 群体意识更加凸显
第4章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话语权问题
    4.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话语权的时代性新问题
        4.1.1 传播的话语权正在变得分散
        4.1.2 传播环境复杂化,时空阈限逐步淡化
        4.1.3 传播媒介凝聚性逐步增强,传播形式更加多样
    4.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话语权的政治性新问题
        4.2.1 大学生接受能力的增强使得其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4.2.2 以往一对一的教育正在被多对多的影响取而代之
        4.2.3 传播媒介承担了部分“把关人”的角色
    4.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话语权的文化性新问题
        4.3.1 传播者与大学生群体形成“代沟”
        4.3.2 环境的改变与文化的传播协调性有待加强
        4.3.3 媒介的发展对文化的传播造成影响
第5章 “微时代”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话语权对策
    5.1 强化时代性,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话语权的时代感
        5.1.1 促进传统传播主体转型,抓住新兴传播主体
        5.1.2 正确看待传播环境“扩张”的本质,积极把握隐性环境开发方向
        5.1.3 促进传播媒介融合,完善新型传播话语体系
    5.2 突出政治性,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话语权的引导性
        5.2.1 积极适应主体的发展趋势,引导其校园生活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
        5.2.2 积极构建向上的校园环境,使大学生的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
        5.2.3 在积极利用传播媒体的“把关人”作用的基础上拓宽大学生视野,规避大学生“选择性接触”的弊端
    5.3 体现文化性,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话语权的文化意蕴
        5.3.1 注重文化发展的顺承与衔接
        5.3.2 顺应时代的脚步继承与传播文化,使其伴随时代的发展
        5.3.3 积极引导文化的传播与媒介的发展相适应,促进两者融合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903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903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0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