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0 02:09
  少数民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价值。在分析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类非遗生产性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其在生产性保护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并从民族音乐产业融合、民族音乐保护主体、民族音乐传播载体、民族音乐整合营销四个维度,构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类非遗生产性保护模式,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促进少数民族音乐类非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前言
一、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类非遗生产性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创作内容深度不够
    (二)原真保护与商业化矛盾凸显
    (三)传播路径较为单一
    (四)权益保障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类非遗生产性保护模式构建
    (一)创意环节:基于产业融合的多样化模式
        1. 民族音乐+旅游产业
        2. 民族音乐+动漫产业
        3. 民族音乐+影视制品产业
    (二)生产环节:基于保护主体的差异化模式
        1. 政府主导型
        2. 企业主导型
        3. 社区主导型
    (三)流通环节:基于传播载体的多元化模式
        1. 民族音乐演出
        2. 学校教育传播
        3. 新媒体传播
    (四)销售环节:基于整合营销的商业化模式
        1. 线上主导型
        2. 线下主导型
结语



本文编号:3794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794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7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