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简论李泽厚的美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4-05-13 02:55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美学大讨论中,李泽厚将“实践”范畴引入美学研究。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转向”在哲学史上的重大革命意义,将“实践”范畴引入美学研究也同样意义不凡,所以,由李泽厚开创并作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这个美学学派在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论文从李泽厚建构他的实践论美学的源头开始考察,描述和总结了他的美学历程。即:中国深厚博大的审美文化史是李泽厚的“家园”,西方美学为他提供了概念和方法论,马克思“自然人化”思想为他提供了理论武器。论文首先逐一讨论了儒、道、禅三大传统对李泽厚的滋养,李泽厚认为在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兴趣上,道家、儒家和禅宗一起,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共同展示出了一种完整的、艺术的人生观,中国艺术在儒道禅三家思想的这种互动互补的内在机制的影响下,呈现出丰富、生动并趋于完善的面貌。本论文进而讨论了康德,黑格尔,马尔库塞和苏珊朗格对李泽厚的启示,李泽厚美学理论中“知、情、意”三大块的理论结构方法和“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理论原则得益于他对康德理论的扬弃和创造性运用。黑格尔被李泽厚所吸取的最有益的思想资源是历史意识。李泽厚对苏珊·朗格理论的扬...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李泽厚的生平及学术简介
二、李泽厚对中国艺术精神的理解
    (一) 李泽厚对儒家艺术精神的理解
    (二) 李泽厚对道家艺术精神的理解
    (三) 李泽厚对禅宗艺术精神的理解
三、李泽厚对西方美学思想的扬弃
    (一) 李泽厚对西方古典美学思想的扬弃
        1、李泽厚对康德理论的扬弃
        2、李泽厚对黑格尔理论的扬弃
    (二) 李泽厚对西方现当代美学理论的扬弃
        1、李泽厚对赫伯特·马尔库塞理论的扬弃
        2、李泽厚对苏珊·朗格理论的扬弃
四、李泽厚对马克思的“人化的自然”命题的运用与发展
    (一) “人化的自然”命题被提出
    (二) “自然的人化”和社会实践在人类审美心理积淀形成的过程中的作用
    (三) 两个自然的人化命题(外在自然的人化和内在自然的人化)被提出
五、李泽厚的实践论美学
    (一) 实践美学的萌芽:从社会论到实践论的转向
    (二) 实践美学的发展完善时期——“积淀说”的形成
        1、李泽厚对克莱夫·贝尔“有意味的形式”的解读
        2、“积淀说”的形成
        3、“积淀”的含义
        4、美的积淀过程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本文编号:3972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972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1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