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意象,主体间性与中华审美现象学——从杨春时的《中华美学概论》谈起

发布时间:2022-10-04 16:46
  《中华美学概论》从现代美学视角,特别是积极借鉴现象学的资源来反观和阐释中华传统美学思想,努力推动其现代转型。该书力求在中华美学思想与现代美学的对话过程中,实现中国传统审美资源在现代美学理念下与现象学理论的深度融合,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通约性的"中华审美现象学"。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华美学框架下的意象理论内涵
二、构建有中华风范的审美现象学
三、“思与境偕”的传统美学精神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西审美理论的发展——评杨春时《作为第一哲学的美学:存在、现象与审美》与马丁·泽尔《显现美学》[J]. 王欢欢.  天府新论. 2019(04)
[2]别现代之“别”[J]. 王建疆.  江西社会科学. 2019(06)
[3]长远时间中的“强制阐释”问题[J]. 简圣宇.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9(02)
[4]当代中国美学的身体转向:回顾与展望[J]. 王晓华.  美与时代(下). 2019(01)
[5]当代语境中的“意象创构论”——与朱志荣教授商榷[J]. 简圣宇.  东岳论丛. 2019(01)
[6]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西方范式与中国路径[J]. 张蕊,高宁.  东岳论丛. 2018(04)
[7]身体思想的整合与中国诗学的重新出场[J]. 王晓华.  上海文化. 2018(02)
[8]“意象”与中国当代美学的现象学阐释——以叶朗、张祥龙、杨春时的美学研究为例[J]. 毛宣国.  学术月刊. 2017(06)
[9]现象学的未完成性与审美现象学的建立[J]. 杨春时.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05)
[10]我的美学之路[J]. 杨春时.  文艺评论. 2012(07)



本文编号:3685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685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f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