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小语种论文 >

研究流程模拟式项目协作论文写作的教学效果预测:课堂环境感知视角

发布时间:2023-02-11 08:28
  本研究以课堂环境感知为视窗,探索EAP课程体系下研究流程模拟式项目协作论文写作(RBCPW)教学效果的预测因素。6个EAP班302名大二学生参加了16周RBCPW课程实践。聚类分析发现三类环境感知型式:消极型(即低关联度-高难度-低适宜度-低支持度)、中度积极型(即中关联度-中难度-中适宜度-高支持度)、高度积极型(即高关联度-低难度-高适宜度-中支持度)。回归分析表明,困难度、适宜度、支持度感知因素对教学效果的三个观测值(课程投入度、个人成绩、未来任务信心)有直接或间接预测性,但课堂环境感知与小组课程成绩关系不显著。本研究推断,学生主观学习需求、语言基础与RBCPW课程内容/要求的匹配度是良性课堂环境感知的关键,该结论对低年级本科阶段推广项目式论文写作教学有反思性启示。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引言
2.研究背景
    2.1 项目式语言教学的实证干预研究:重结果轻过程
    2.2 关注“学习者—环境”互动特征:以课堂环境感知为视窗
3.研究设计
    3.1 课程介绍:研究流程模拟式项目协作论文写作
        1) 课程目标:
        2) 教学内容:
        3) 教学参与者:
        4) 课程考核:
    3.2 研究问题
    3.3 测量工具
        1) 课堂环境感知量表:
        2) 教学效果的测量:
4.结果与讨论
    4.1 RBCPW课堂环境感知表现出三大型式
        1) 消极型, 即I型 (低关联度-高难度-低适宜度-低支持度) :
        2) 中度积极型, 即II型 (中关联度-中难度-中适宜度-高支持度) :
        3) 高度积极型, 即III型 (高关联度-低难度-高适宜度-中支持度) :
    4.2 RBCPW课堂环境感知的形成机制
        1) 关联度感知的形成:个人主观学习需求与课程教学目标是否对接
        2) 困难度感知的形成:个体语言基础、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满足课程任务要求
        3) 支持度感知的形成:项目组长领导力、组员目标/水平一致性
        4) 适宜度感知的形成:应对学习困难的综合素质
    4.3 课堂环境感知对教学效果的直接与间接预测性
    4.4 RBCPW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者—环境 互动博弈”
5.启示:应对本科生RBCPW教学的挑战



本文编号:37400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37400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d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