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理雅各《孟子》译注本的文学诠释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21 20:20
  1840年以后,一大批基督新教的传教士来到中国,扮演了中西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其中,来自苏格兰的传教士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是一位大力推动“中学西渐”的汉学家。1861年理雅各英译的《孟子》出版。这部《孟子》英文译注本发扬了中西经典诠释传统,可谓是视角多元、包罗万象,至今仍是西方汉学界推崇的典范。这篇论文主要研究理雅各《孟子》译注本中的文学诠释的特点。论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中西经典诠释传统、晚清传教士对于《孟子》等经典的译介活动、理雅各的生平事迹和汉学成就、理雅各《孟子》译注本的基本情况、等等。论文的第二章,考察理雅各对《孟子》的文化语词的诠释。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一种艺术。对字词的训诂释义是文学诠释的基础。《孟子》中大量的文化语词是理雅各诠释的重点。所谓文化语词即承载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的词汇。这些词汇的运用使得《孟子》散文呈现出典雅高贵的文学审美效果。理雅各对文化语词采取灵活多元的翻译策略,如意译、直译、音译、替换等;对于重要的文化语词,理雅各在注释部分进行严谨、详尽的考辨训诂;理雅各对文化语词的诠释体现了中西宗教文化的融会。论文的第三章,考...

【文章页数】:1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西经典诠释传统与理雅各译介《孟子》
    第一节 中西经典诠释传统
        一、西方经典诠释传统
        二、中国经典诠释传统
    第二节 晚清传教士来华与《孟子》徂西
        一、传教士汉学家: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二、《孟子》徂西之历程
    第三节 理雅各及其《孟子》译注本
        一、理雅各的生平事迹与汉学成就
        二、理雅各的《孟子》译注本
第二章 对《孟子》的文化语词的诠释
    第一节 《孟子》的重要文化语词及其译注对照表
        一、物质文化类
        二、制度文化类
        三、精神文化类
        四、生态文化类
    第二节 灵活多元的翻译策略
        一、替换
        二、意译
        三、增译
    第三节 考辨训诂的注释功能
        一、对“衅钟”的考辨训诂
        二、对“社稷”的考辨训诂
    第四节 中西宗教文化的视域融合
        一、对《孟子》的“天”的译介
        二、对《孟子》的“神”的译介
第三章 对《孟子》的语言风格的诠释
    第一节 实现文风“形似”的传译
        一、排偶句、排比句的“形似”
        二、谓语前置型感叹句的“形似”
        三、其他特殊句式与修辞手法的“形似”
    第二节 实现文风“神似”的传译
        一、内涵意义的完整性
        二、情感色彩的准确性
    第三节 遗失原文风格的传译
        一、理雅各传译的失误
        二、《孟子》语言风格的“不可译性”
第四章 对《孟子》的人物形象的诠释
    第一节 注解典故,再现人物形象
        一、注解引自《诗经》的典故
        二、注解引自《尚书》的典故
    第二节 溯源考辨,剖析人物形象
        一、对尧、舜、禹之“圣王”形象的考辨
        二、对舜之“孝子”形象的考辨
    第三节 经典对观,丰富人物形象
        一、“有为神农之言者”
        二、“恶旨酒而好善言”
第五章 对《孟子》的美学思想的诠释
    第一节 以译注互补的方式解释
        一、心之善是美之源
        二、人格之美:美在其中,畅于四肢
        三、文艺之美:“心之所同然”与“以意逆志”
    第二节 在文化比较中评价
        一、对《孟子》美学思想的肯定
        二、对《孟子》美学思想的否定
    第三节 理雅各的“前见”及其对诠释的影响
        一、《圣经》的美学思想
        二、冲突与融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61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3961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1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