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外语文化论文 >

从社会语言学解读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

发布时间:2014-07-24 12:24

  英语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使其带有了国际化的特点,然而不同地域对英语的学习接受却是有着各自的特色,甚至不同国家用自己的文化内涵为本土英语发展出带有相应民族地域特色的变体,从而丰富扩展了英美本土英语的内容。同样,英语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流入日益开放的中国,在这一过程中,英语不得不接受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发展起来的华夏文明的洗礼,最终沉淀出"国际英语"(WorIdEnglish)(相对于英美本土英语兴起的一个概念)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一中国英语,即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nativation)产物。中国英语从早期的非标准形式一一"洋泾泯英语"(PidginEnglish)发展到今天的自主变体,经历了漫长的渐进式发展过程。本文将这一历程分为自发习得时期和创新求变时期,即从"洋泾泯英语"到"中国英语"时期和"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并存时期。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自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以来,已经从"边缘性学科"逐渐发展成为当前的一门自成体系的"热门学科"。本文即从社会语言学的新发展的角度对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的两个阶段进行阐释。

  一、社会语言学概述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语言学分支,或者说从使用语言的人和集团与社会的关系来研究语言,就社会方面而言,研究范畴包括社会中的环境、方言、心理、思维、性别、阶级等等。社会语言学认为以上各方面都是语言产生变化,迁移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更进一步我们可以从相关术语中理解社会语言学的关注视角,如"言语共同体"、"语言变体"、"言语多样性"u语码转换"、"跨文化交际"等等。总体来看,社会语言学打破了原有范畴,不再把研究领域局限在语言符号本身,而是把触角延伸到社会学领域,把语言运用与社会因素结合起来,产生出更加广泛的阐释理论和更加灵活的研究方法,从而更有利于人们探索语言形成,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最,让为社会的整体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我们也有了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来解读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现象。

  二、英语在中国本土化现象的社会语言学阐释

  (一)从"洋泾滨英语"到"中国英语"的提出

  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的语言接触,语言学界在研究中通常把这一时期的中国人使用的英语称为"洋泾泯英语",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笔耕论文新浪博客,与外界交流甚少,但是西方世界的经济迅速发展,对外的贸易扩张的触角已经伸向了中国这个自给自足的封闭国度,外国商船开始在沿海城市广州、上海、香港等地进行贸易市场探索。这些地带的本土商人在丰厚利润的刺激诱惑下,自发地学习西方人的语言。学习的途径大都是从西方人士聚集的场所昕来的简言碎语拼凑而成。虽然不讲求语法、句式,甚至中英混杂或者配以相关的肢体语言,但是简单实用,使得商业贸易交流得以进行。由此可以看出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和当时中国的社会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语言可以因为社会的发展需求而诞生,同样也可能因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消亡。带有明显的商业特征的"洋泾泯英语"在中西贸易之初可谓功不可没。但是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没落,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士踏上了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中西交流的领域也已经不再局限于贸易往来,粗糙的"洋泾泯英语"也已不能满足中外交流的需求,渐渐为教会学校以及官办学堂的规范英语学习所取代。

  英语学习进入学堂以后,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都还是处于比较传统和被动的发展时期,因为英语代表着的是其背后的发达的西方世界,中国正经历着从贫穷落后的旧中国迈向一个崭新社会的巨变。借鉴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势在必行,语言学习也成了历史重任当中的第一步。因此,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以英美国家为代表的"标准英语"是当时的中国人为了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的目标。另一方面,因为国家的滞后,汉语以及中国的民族历史文化还没有吸引外国人士的目光,所以当时的英语学习基本上是中国学习者单向的吸收西方英语的发音,构成,功能以及背后的文化思维。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发现在具体的交流运用中,"标准英语"似乎并不能为本民族的发展尽全力,比如一些体现我国独特的文化精髓的事物与现象在"标准英语"国家里并无对应项,于是一些带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表达方式出现在了世界英语的舞台,如"confucianism"(儒家思想)."FourBooks"(凹书)."Eight-leggedessay"(八股文).imperialexaminations(科举)等。此类英语的大量出现英语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英语(ChinaEnglish)"被正式作为理论概念提出来,从而使这些本土化英语现象有了较为准确的定位描述。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59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waiguoyuyanwenhua/59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1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