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关于男女平等改革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4-07-30 09:25
  一、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女平等思想的伟大实践
  男女平等思想的伟大实践,是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集体决策主流从中国国情出发,继承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践行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男女平等”的核心理念。通过立法与行政的有力手段,使中国妇女拥有婚姻自由、经济、政治法律地位和与男性平等的权力,中国妇女在法律层面上获得了新生和解放,为实现男女平等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将“男女平等”写进宪法,在当时算是开各国之先河,然而与轰轰烈烈的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相比,中国的妇女并不是妇女解放运动的主体,虽然女性成为政策法律的受益者,但这个过程中女性并不是主体参与而是被动接受。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缺乏妇女主体意识的觉醒,仍然处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失语状态下,这种男女平等仅仅是制度口号的体现,是在浓重“父权”印迹下的男性标准。“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的号召让女性投身生产的积极性高涨,然而却忽视了女性作为母亲孕育生命和履行妻子母亲的职责的使命,使得投身于生产一线的妇女在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和尴尬不易调和的角色冲突,妇女陷入了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困惑,给妇女带来更大的精神、体力上的负担。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提出:将男女平等思想纳入决策主流
  江泽民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系统性、完整性、创新性地论述了中国新时期的妇女观,将“男女平等”思想确定为基本国策。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把“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意味着“男女平等”问题已经上升为制度、政策、法律保护的层面以保证落实,意味着将“男女平等”纳入决策主流。提出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广大妇女参加社会生产、参政议政、接受教育、实现婚姻自由等等,不断创造良好的条件。”[4]从而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妇女解放与改革相结合,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结合的新思路。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一代集体决策主流对新时期妇女工作的论述,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我国对于性别意识的重视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和落实,表达了党和政府推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坚定不移的立场和信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妇女解放的理论,笔耕论文,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妇女和妇女解放事业指明了发展的道路和方向。然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全面落实和真正实现还任重道远。男女平等的政策落实不到位,根深蒂固的性别意识偏差导致虽然内涵更加丰富且确定为国策的“男女平等”思想仍旧是形式理论层面、宏观政策层面,而非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在落实实践“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过程中,还要受到根深蒂固的旧意识、旧文化的影响、来自女性自身认知的障碍和不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影响。虽然性别观念发展进步,但这种进步仍然是宏观、笼统的政策法规层面上的,整个社会的性别意识层面还有待于提高,在政策的实施和男女平等的实践层面还应该寻求更有效的方法。
  三、性别和谐社会的构建:性别平等思想的深化发展
  无论是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还是发表的白皮书中内容,都使用了“性别平等”这一概念。所谓性别平等,是指不同性别者的人格尊严和价值的平等以及他们在权利(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以及一切生存权利)、机会和责任方面的平等。具体地说,就是不同性别的个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两性关系和家庭生活中拥有的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在社会生活中的机遇、竞争和选择面前是平等的,最后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性别平等的第一步是男女平等,而从“男女平等”——“性别平等”是性别观念的进步,更加科学系统全面,涵盖的对象和内容也更加宽泛。“男女平等”的提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大步,而“性别平等”的发展,更是性别观念发展的深化和超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和内在动力。
  性别观念的发展推动着从“男女平等”到“性别平等”的演进进程。性别平等概念的引入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体现出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它涵盖了更为多样的群体、更加注重对妇女发展的人文关怀、更加全面立体地关注妇女保障体系的建立,更加以开放的姿态与国际交流合作。而性别平等的实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提升性别意识,建立宽松平等的环境氛围。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引入,性别的多元化发展已经超越了单一生理性别,同性恋、跨性别群体的出现使得对于性别的界定不仅仅只有“男”、“女”,性别平等的提出科学全面地涵盖多样化群体;关注女性的人格尊严和价值平等,从婚姻、经济政治权利的现实层面提升到尊严、价值的层面,更加关乎人性、关注人之为人的情感体验,视角更加细微的人性化关怀;构建起妇女保障的体系,保障更加立体全面,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扶持救助,、关注妇女生育健康、更关注妇女的教育发展和权益保障,开放合作地推进妇女事业。    

 



本文编号:6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6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f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