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之“无”的美学

发布时间:2023-10-11 20:56
  从整体上讲,庄子美学是“道”的美学,美就是道的显现。但庄子之“道”又是被“无”所规定的,因此庄子美学是被“无”所规定的美学,或者说在“有”“无”相生中,庄子强调的是以无为主的美学。在字源学意义上,“道”有道路、引导、开辟道路和生生之路四重含义:前两者是“道”的基本义,其中路是具有导向的路,“导”则由路来实现和完成;后两者强调了“道”的生成性。庄子之“道”主要包括存在性、思想性、语言性三个方面,而存在性之“道”又含有形而下之“道”(道路及其引导)、形而上之“道”(大道、天道、地道、圣道、帝道)、“道”的自我否定三种。庄子强调了大道的指引性(“导”)和生成性。“道”是一种“有”,它不仅存在,而且是恒常之在,更是第一存在——它不仅自身存在,而且是其他存在者存在的根据,所以“道”不仅是“有”,而且是非常之“有”,同时“道”也存于“有”,并通过“有”显现、实现和完成自身。然而“道”却始源于“无”,并以“无”的形态存在——不可见、不可知、不可言。就存在性而言,“道”是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冥暗的;就思想性而言,“道”若“愚”;就语言性而言,“道”若“默”。因此“道”的本性为“无”。“道”虽然为“...

【文章页数】:27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问题的背景
    二、研究动机与目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道”
    第一节 庄子之“道”
        一、存在性之“道”
        二、思想性之“道”
        三、语言性之“道”
    第二节 作为“无”的“道”
        一、“道”与“有”
            (一) “道”作为“有”
            (二) “道”存于“有”
        二、“道”与“无”
            (一) “道”作为“无”
            (二) 被“无”所规定的“道”
第二章 “无”
    第一节 庄子之“无”
        一、何谓“无”?
            (一) 形而下的物之“无”
            (二) 形而上的道之“无”
            (三) 道之“无”的自我否定
        二、为何“无”?
            (一) 为何要有形而下的物之“无”?
            (二) 为何要有形而上的道之“无”?
            (三) 为何要有道之“无”的自我否定?
    第二节 存在性之“无”——“无仁”
        一、人的“不仁”
            (一) 否定人为之“仁”
            (二) “忘”自然之“仁”
        二、道的淡漠
        三、“无仁”的自我否定
    第三节 思想性之“无”——“无知”
        一、人的“无知”
            (一) 否定人为之“知”
            (二) “忘”自然之“知”
            (三) 与“知”共生的“无知”
        二、“道”之“愚”
        三、“无知”的自我否定
    第四节 语言性之“无”——“无言”
        一、人的“无言”
            (一) 否定人为之言
            (二) “忘”作为工具的“言”
        二、道的沉默
        三、“无言”的自我否定
第三章 作为“无”的“有”
    第一节 “无”与“物”
        一、庄子之“物”
            (一) 何谓“物”?
            (二) “物”与“道”
        二、作为“无”的“物”
            (一) 本源之“无”
            (二) 本性之“无”
        三、“无”对“物”的守护
            (一) 源于“物”的“无用”
            (二) 源于“人”的“无为”
    第二节 “无”与“人
        一、“无”与“身”
        二、“无”与“心”
            (一) 人的“无心”
            (二) 道之“无心”
        三、“人”通过心灵之“无”通达“道”
            (一) 心灵的否定——“心斋”
            (二) 心灵的“忘”——“坐忘”
            (三) 心灵的转化——“化”
第四章 作为“无”的“美”
    第一节 庄子“反”美
        一、为何“反”美?
            (一) 美的自我否定
            (二) 生活世界之“化”
        二、如何“反”美?
            (一) “人间世”的美学与理性主义美学
            (二) “天地与我并生”的美学与主客分离的美学
            (三) “顺”的美学与创造、设立的美学
    第二节 “无”之美
        一、物之“无”的美
            (一) 存在之“无”的美
            (二) 思想之“无”的美
            (三) 语言之“无”的美
        二、道之“无”的美
            (一) 美
            (二) 大美
            (三) 大美无美
        三、道的自我否定的美
        四、“无”之美的进程
            (一) 作为让的“顺”
            (二) 作为给予的“与”
            (三) 作为生成的“生”
    第三节 美是道的显现
        一、庄子之美
            (一) 显现
            (二) 照亮
            (三) 完美
        二、美之境界
            (一) “无待”之游——“逍遥游”
            (二) “无乐”之乐——“至乐”
        三、“有”“无”相生
            (一) “有”与作为和“有”共在的“无”的相生
            (二) “有”与作为和“有”共生的“无”的相生
            (三) “有”与“有”之“无”的相生
第五章 “无”之美的意义和边界
    第一节 “无”之美的意义
        一、物之“无”的美的意义
            (一) 与“有”共在的“无”的美的意义
            (二) “有”之“无”的美的意义
            (三) 作为否定的“无”的美的意义
        二、道之“无”的美的意义
        三、道之“无”的自我否定的美学意义
    第二节 “无”之美的边界
        一、物之“无”的美的边界
            (一) “有”之美的失落
            (二) “无”之美的缺失
            (三) 从作为否定的“无”到作为划界的“批判”
        二、道之“无”的美的边界
        三、道之“无”的自我否定的美的边界
            (一) 自然的边界
            (二) 心灵的边界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527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8527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8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