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现实与想象:赴泰旅游风险的社会建构

发布时间:2020-11-20 02:21
   人类思想源于现实又不同于现实,因为人类思想不可避免受其社会背景意识形态化的影响。近年来,赴泰旅游活动如火如荼,涉旅危机事件也频繁发生。我国游客游前对泰国旅游风险的认知(“想象”风险)也是源于游客旅游行程中的游客感知风险(“现实”风险),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是因为游客对泰国旅游风险的认知,大多来源于社会“场域”的信息传递,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充斥着“虚假意识”。而游客一旦亲临泰国旅游,其所“感知”的旅游风险,往往能够跳出其“前设”的“虚假意识”,形成自己的判断。因而,本文基于社会建构理论、风险社会理论和风险文化理论的视角,运用内容分析法、话语分析和扎根理论,探究赴泰旅游风险的社会建构过程。结论如下:第一,中国游客对泰国旅游风险的游前认知以犯罪、社会文化和健康风险为主,游后感知以犯罪、交通事故和基础设施风险为主,并且犯罪风险内部两者也存在偏差。第二,泰国旅游风险在中国社会以场域的形式存在。官方媒体在场域中呈现出由恐怖主义风险为主向旅游业务、交通事故和基础设施风险并行演变,最终转变为交通事故和基础设施风险为主的话题演变态势。社交网络在场域中呈现为以环境、风险行为为主的基础设施风险和以爆炸、黄衫军等风险标识物为主的政治动荡风险。第三,泰国旅游风险的社会建构过程为游客感知风险(“现实”风险)经过外化、客观化和内化成为潜在游客认知风险(“想象”风险)。第四,泰国旅游风险的内化路径以心理认知、社交网络为主。
【学位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F593.36
【部分图文】:

空间分布,空间分布,游记,曼谷


29断发生变化,使得游客在目的地的选择表现出空间差异。因而本节将要描述我国赴泰旅游流在泰国行政区域中的空间分布特征。网络游记成为旅游者描述赴泰旅游行程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获取旅游者旅游路线的重要数据来源。穷游网和携程网是国内影响力较大的旅游社交平台,本文选取这两个网站的赴泰旅游游记作为数据来源。选取依据主要有:①时间跨度为2018年8月1日-2019年7月31日;②将游记中赴泰行程路线转化为m行m列赋值矩阵n,如曼谷→普吉岛→清迈转换成曼谷→普吉岛和普吉岛→清迈,节点对间存在流动则在矩阵中记作1,否则为0;③将所有景点、县级单位或岛屿等全部转换成其所属府进行一致化处理,如拜县转换为夜丰颂府,象岛转换为达叻府等。本文共选取213篇赴泰旅游网络游记(穷游网100篇,携程网113篇)①,共获得492组节点对。从泰国77个府中删减未涉及旅游旅游的府,组成38×38多值有向关系网络。利用arcgis对数据进行可视化(见图3.2),并对矩阵节点进行节点度数中心度(简称中心度)②分析(见表3.2)。图3.2我国赴泰旅游空间分布从宏观上来看,我国游客的赴泰旅游流主要集中在清迈、曼谷、芭提亚和普吉岛等地区。结合中心度分析,可将节点分为核心-边缘两种,其中超过中心度均值的节点为曼谷、清迈府、大城府、普吉府、春武里府、清莱府、夜丰颂府、①数据饱和依据为不再有新的旅游路线或节点产生。②度数中心度是指节点在旅游流网络中的包含的旅游线路的数量,度数中心度越高,旅游线路越多。

关系网络,社交,共线,泰国


50与“局势”与行政风险词“泰国”和“曼谷”均有所联系,风险泛词“新闻”与“泰国”也产生共线关系,且共线关系较强,表明通过新闻媒体通过对泰国的相关负面报道,公众也逐渐关注并担心泰国的政治局势。环境风险词“偏僻”与模糊地名词“地方”产生共线关系,环境风险词“晚上”与模糊地名词“地方”、“酒店”和行政区域词“泰国、曼谷”产生共线关系,这表明公众认为泰国的偏僻的地方会产生风险,晚上也极有可能产生风险,应呆着酒店里。总之,风险标识词成为强化相关地名词的重要工具,风险标识词与相关地名词结合,泰国旅游风险更加具象化。图4.2社交评论内容的共线关系网络4.3泰国旅游风险的“场域”视角4.3.1场域与泰国旅游风险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指出,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化的社会,在社会中存在着诸多具有相对自主性的小世界,而这些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125]。场域就是一个相对自主的社会空间,其中是由客观关系构成,并且场域内部存在着斗争。泰国旅游风险在中国社会中就是以一种场域现象存在的。首先,泰国旅游风险由媒体新闻报道与游客感知风险构成,媒体新闻报道倾向和游客行为又影响着泰国旅游风险的形成,因而泰国旅游风险具有相对自主性。其次,泰国旅游风险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瑞坤;;守望学术阵地 勾勒文化图景——《在场:流动电影与当代中国社会建构》评介[J];新闻论坛;2020年02期

2 李程伟;敖曼;;基于社会建构的方式看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专访中国政法大学李程伟教授[J];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2016年05期

3 伍俊斌;;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建构的基础维度分析[J];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2016年05期

4 丹·扎哈维;徐立文;;自身是一种社会建构吗?[J];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17年01期

5 周延龄;贾国燕;;性取向社会建构方法探析[J];赤子(中旬);2014年02期

6 柳玮;李聪捷;谢二辰;赵娉;康晓蓓;谭静;;从社会建构角度理解疾病与健康[J];河北医药;2011年16期

7 安维复;梁立新;;究竟什么是“社会建构”——伊恩·哈金论社会建构主义[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8 林尚立;;两种社会建构:中国共产党与非政府组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7年02期

9 刘春;试论知识的社会建构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03期

10 王少非;;从个体建构到社会建构[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公维友;我国民主行政的社会建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2 何修良;公共行政的生长[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李海龙;跨大西洋安全关系的制度化:从理性选择到社会建构[D];山东大学;2010年

4 方艳;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中传媒场域介入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刘甜芳;年龄对老化心理的社会建构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6 伍俊斌;公民社会建构的基础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樊超;基于社交关系的人类动力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8 李永凯;移动社交网络中隐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9 陈锐;社交网络中多因子融合的个性化推荐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10 吴鹏;在线社交网络群体发现及其传播控制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鞠成;现实与想象:赴泰旅游风险的社会建构[D];华侨大学;2020年

2 邹文雪;情感的社会建构:《纽约时报》对索马里饥荒的报道策略研究(1960-2017)[D];武汉大学;2019年

3 张玉杰;偶像女性化社会建构与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19年

4 刘慧;视障的二重性:身体社会学视角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5 张星培;表征、实践与社会建构:民族文化饮食空间的体验建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6 才金同;孕妇保健场域中的身体、权力与行动[D];吉林大学;2019年

7 钟晨焰;社会建构视角下儿童游戏中学习行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8 魏加骏;集市摊位空间占有的社会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9 刘明琪;城市购房者风险认知的社会建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8年

10 白玲玲;新时代健全社会建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90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2890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f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