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源大肠杆菌对乙酰甲喹和氟苯尼考的敏感性折点及分子耐药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03 21:01

  本文关键词:动物源大肠杆菌对乙酰甲喹和氟苯尼考的敏感性折点及分子耐药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农业大学》 2015年

动物源大肠杆菌对乙酰甲喹和氟苯尼考的敏感性折点及分子耐药机制研究

何涛  

【摘要】:抗菌药物敏感性判定标准(折点)是开展病原菌耐药性检测,确定其耐药率、耐药水平的重要技术标准,目前世界上比较权威的折点制定组织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和欧洲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European Committee on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EUCAST),而我国没有设立制定折点的机构,因此参考的主要是国外的标准。国外标准对一些中国自主研制的新兽药比如乙酰甲喹没有建立敏感性折点;同时国内兽医临床的某些常用剂型,比如氟苯尼考粉剂针对大肠杆菌感染,国外的标准也没有涉及。乙酰甲喹和氟苯尼考是国内兽医临床使用较为普遍的抗菌药物,在控制动物的大肠杆菌感染性疾病发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敏感性折点的缺乏严重影响了这两种药物的耐药性监测工作的开展。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将参照国外建立折点的标准流程,系统调查国内动物源大肠杆菌对乙酰甲喹和氟苯尼考的敏感性表型及分子耐药机制,在此基础上设定两种药物针对大肠杆菌的野生型折点,通过动物模型初步探讨与临床效力最为相关的PK-PD参数,以期为PK-PD折点的制定提供数据基础。 本研究收集了70年代、80年代、90年代、2001年-2013年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动物来源的1123株大肠杆菌,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试了乙酰甲喹和氟苯尼考对这些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通过体外药效学试验研究了这两种药物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防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 MPC)、抗菌后效应(Post-antimicrobial effect, PAE)和体外杀菌曲线。结果表明乙酰甲喹对大肠杆菌呈现浓度依赖性的杀菌作用(MBC=1-2MIC),氟苯尼考对大肠杆菌呈现浓度依赖性的抑菌作用(MBC=4-16MIC)两种药物对大肠杆菌都有一定的体外PAE,尽管它们的突变选择窗(Mutant Selection Window, MSW)较宽。70年代到2013年之间,国内动物源大肠杆菌对乙酰甲喹和氟苯尼考的敏感性呈下降趋势,低敏感菌株的比例逐年上升。鸡源大肠杆菌相对猪源大肠杆菌对乙酰甲喹敏感,而两种动物来源的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的敏感性情况比较接近。通过分别绘制两种药物对1123株大肠杆菌MIC分布的直方图,运用统计学方法确定了乙酰甲喹对大肠杆菌的野生型折点COWT为32μg/mL,氟苯尼考对大肠杆菌的野生型折点COWT为16μg/mL。 通过检测这些菌株中的喹乙醇耐药基因oqxAB和相关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exA、fexB、floR和cfr),发现oqxAB和floR基因分别是介导大肠杆菌对乙酰甲喹和氟苯尼考低敏感表型的主要基因,分别占MIC≥64μg/mL大肠杆菌的94.4%和MIC≥32μg/mL大肠杆菌的93.7%,并且基因的检出率随着年代的推移呈上升趋势。首次在一株猪源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了cfr基因,检出率为0.09%,cfr基因定位于质粒上,可介导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的低敏感表型。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与我们制定的CCWT满足耐药表型和基因型的一致。通过基因测序,发现同一动物来源不同大肠杆菌菌株或不同动物来源的大肠杆菌中oqxAB和floR基因的DNA同源性都很高,分别达到了99.2%和99.6%以上,说明大肠杆菌中这两种基因很少发生变异。通过研究oqxAB基因和cfr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基因环境发现,这些基因的两侧都有方向相同的IS26,形成了一个复合转座子结构。这种复合转座子结构不能稳定存在,可以通过两侧的IS26发生同源重组,从而将oqxAB和cfr基因以环状中间体的形式从质粒或染色体上游离下来,加大了耐药基因传播的风险。 通过构建粒细胞减少小鼠大腿肌肉感染模型研究了乙酰甲喹注射剂对小鼠大肠杆菌感染的PK-PD同步关系,结果发现与临床效力最为相关的PK-PD参数为AUC/MIC,并且当AUC/MIC分别为0.85h和4.3h时,可以达到抑菌或杀菌效应。通过猪肠瘘和血清半体内模型研究氟苯尼考粉剂对猪大肠杆菌感染的PK-PD同步关系,结果发现猪肠道环境复杂,所构建的猪肠瘘模型并不能考察氟苯尼考对大肠杆菌的半体外杀菌效力,故只检测了氟苯尼考在回肠中的药物浓度变化,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在猪回肠中存在时间较短,3h后基本检测不到原药。使用Hill模型模拟猪血清半体内氟苯尼考对大肠杆菌的PK-PD关系,当AUC24h/MIC分别为15.79h和49.49h时,能够达到抑菌和杀菌效应。考虑到野生型大肠杆菌氟苯尼考MIC的分布情况(MIC≤16μg/mL),目前一天给药两次的方案可能对部分野生型菌株引起的系统感染起不到治疗效果(杀菌效应)。 综上所述,国内动物源大肠杆菌对乙酰甲喹和氟苯尼考的敏感性随着年代推移呈现下降趋势,介导两种药物低敏感表型的主要基因分别为oqxAB和floR,使用统计学方法分别建立了乙酰甲喹和氟苯尼考对大肠杆菌的COWT。研究得到了乙酰甲喹治疗小鼠大肠杆菌感染的PK-PD靶值为AUC/MIC≥4.3h,初步探讨了氟苯尼考治疗大肠杆菌引起的猪肠道感染和系统感染的PK-PD关系并给出用药建议。该研究结果为最终敏感性折点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有利于下一步耐药性监测工作的进行,从而最终为耐药性的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52.6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红,张银梅;杀痢王等药物对仔猪腹泻的治疗效果观察[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郭闯,朱国强,王永坤,庄国宏,周继宏;14株患病水生动物气单胞菌属细菌的分离鉴定与最佳治疗药物筛选试验[J];水产科学;2003年04期

3 马炳强;赵允召;赵坤;李秋荣;黎介寿;;脓毒症时肠道细菌易位发生部位的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0年03期

4 童明庆;;抗菌药的PK/PD理论及其在新抗菌药的药效研究中应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8年05期

5 张留瓅;徐亚同;陈代杰;;解读杀菌性抗菌药和抑菌性抗菌药[J];世界临床药物;2009年06期

6 何祖健,陈文,周振新;复方痢菌净注射液体外抑菌和临床治疗试验[J];广西畜牧兽医;2001年06期

7 黄建亮;痢菌净等四种药物对仔猪黄白痢的疗效试验[J];当代畜禽养殖业;2000年01期

8 田伟;赵静静;邓玉婷;姚琼芬;陈孝杰;刘健华;;动物源大肠杆菌多重耐药外排泵oqxAB的流行状况调查[J];中国畜牧兽医;2011年10期

9 吴超柱;徐凡;郜炎龙;姜和;;荧光标记技术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的应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4年05期

10 王秀枝;;氟苯尼考在不同动物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进展[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永军;;新型兽用广谱抗菌素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2 吴健;抗生素后效应与临床意义[J];安徽医药;1997年04期

3 刘开永;李喜仙;滕瀚;李松彪;郭金英;李道敏;赵艳;胡亚鹏;;氟苯尼考对小鼠免疫器官毒性和肌肉理化特性的影响[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王小亮;殷守仁;赵文;徐立蒲;;鱼类病原菌耐药性研究进展[J];北京农业;2011年27期

5 陈曦;张敏;王留彬;;抗生素后效应与儿科临床[J];兵团医学;2006年02期

6 彭志乾;氟苯尼考不对称催化合成分析及研究[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袁万哲,何孔旺,陆承平;检测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粘附素抗体间接ELISA的建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8 黄晓旭;全竹富;朱文强;李秋荣;黎介寿;;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菌易位发生部位的实验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0年04期

9 岳超;赵允召;马炳强;李秋荣;黎介寿;;生长激素对脓毒症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1年02期

10 成红刚;丁连安;曲林林;牛冬光;;腹腔感染大鼠肠屏障功能损伤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琳;;对抗生素药物后效应的阐述[A];山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2 郑雪花;田勇;张煜;杨利;;氟苯尼考水溶性油剂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莹;周智爱;李震;曹祥荣;;利用SOEing技术构建的大肠杆菌肠毒素LT_B—ST_I融合基因在原核生物中的高效表达[A];第四届中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刘雅红;傅立兴;;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奶牛的群体药动学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九次学术讨论会论文与摘要集[C];2006年

5 黄翔;晏学明;任军;曾维宏;欧阳婧;杨明;李东亮;张志燕;肖石军;黄路生;;15个中外猪种ETEC F4黏附表型的调查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哲林;王晓洁;王永军;;水溶性氟苯尼考合成[A];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动物药品学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时书宁;;氟苯尼考混悬注射液的研制及含量测定[A];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动物药品学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江菊红;;氟苯尼考在猪病应用中的现状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回盛生物”杯全国养猪技术论文大赛论文集[C];2009年

9 Ziyang Hao;Hubing Lou;Rongfeng Zhu;Jingyi Zhao;Jiuhe Zhu;Dianmu Zhang;Boxuan Simen Zhao;Zheng Luo;Xing Chen;Chuan He;Peng R.Chen;;The multiple antibiotic resistance regulator MarR is a copper sensor in Escherichia coli[A];第八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陈进;;氟苯尼考在猪体内混饲给药药动学研究[A];福建省科协第十一届学术年会畜牧兽医分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蕙如;超级细菌NDM-1基因检测方法、抑菌评价模型的建立及黄连抑菌探索试验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王娇艳;从2株链霉菌次级代谢产物中寻找新化合物以及抗霉素6个组分的高速逆流分离[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3 季华员;猪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F41受体基因的精细定位与鉴别[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4 陈淑丹;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子生物学及其临床感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艾晓辉;多西环素在斑点叉尾鮰中安全使用及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6 姜中其;仔猪断奶腹泻性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性、毒力因子分布及特异性蛋黄抗体药效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李峰;甲砜霉素类抗菌素的不对称催化合成及相关反应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汪忠华;氨基醇类抗生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的不对称合成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郭长伟;万古霉素耐药模型的建立以及抗耐药菌化合物的分离[D];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2003年

10 李建喜;“喹胺醇”药代动力学及非临床毒理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刚毅;氟苯尼考在克氏原螯虾体内的药动学及残留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倩;氟苯尼考在黄颡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残留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晖;麻保沙星和氟苯尼考在日本对虾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祝子铜;UPLC-MS-MS测定水产品中多种兽药残留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梁剑鸣;细菌外排泵抑制剂的合成及初步活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岳超;生长激素对脓毒症大鼠肠道细菌易位和肠道通透性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1年

7 赵红峥;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后效应及防突变浓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8 刘文静;在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中外排泵及外膜蛋白表达作用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9 何建群;注射用比阿培南人体药动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温晓文;莫西沙星血液与腹腔引流液中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评价[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闯,朱国强,王永坤,庄国宏,周继宏;14株患病水生动物气单胞菌属细菌的分离鉴定与最佳治疗药物筛选试验[J];水产科学;2003年04期

2 翁良红,吴宝香;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J];浙江畜牧兽医;2004年02期

3 刘放南,谭力,罗楠;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尿乳果糖/甘露醇排出比值及成人正常值[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4年04期

4 杨雨辉,佟恒敏,卢彤岩,赵吉伟,刘红柏,马力;几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体外药效学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李富金,禚宝山,徐龙涛,王勇;猪高热病的防治[J];山东畜牧兽医;2004年02期

6 陈杖榴;刘健华;;食品动物源细菌耐药性与公共卫生[J];兽医导刊;2007年09期

7 王占庆,邓旭明,祁超,阎继业,祝万菊,王学林;丙磺舒对阿莫西林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影响[J];动物医学进展;2003年02期

8 沈朝雄;生物活性腐植酸对仔猪生产性能影响试验[J];福建畜牧兽医;2002年01期

9 蒋安文,严忠洋,严毅晨;蛋鸡、猪添喂腐植酸钙腐植酸钠效果试验[J];腐植酸;2001年01期

10 杨智,任敏,林建华,苏勉曾,陶冶,王渭;稀土硼酸盐的结构及其真空紫外(VUV)荧光性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小宁;氟苯尼考脂质体的制备及药效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2 张旭;氟苯尼考抗菌后效应及在鸡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3 王笃学;氟苯尼考-PEG6000固体分散的研制及其药效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杨鹏;氟苯尼考琥珀酸钠的合成与药理作用初探[D];西南大学;2008年

5 陈虹;中草药对8种畜禽肠道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6 康宇;复方氟苯尼考口服乳剂的研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纪元;;马乙酰甲喹中毒一例[J];吉林畜牧兽医;2006年04期

2 吴敬超;欧阳五庆;芮弦;刘梅雪;宋冰;兰莹;;乙酰甲喹微乳的制备及其体外透皮释药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2年02期

3 季勤龙;犊牛乙酰甲喹中毒[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5年04期

4 宋宗好;提金凤;李婧;靖吉强;;鸡乙酰甲喹中毒的诊断和防制[J];中国家禽;2006年13期

5 倪俊兵;张加纯;程素萍;;一例仔猪乙酰甲喹中毒的诊治[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7年04期

6 李华岑;臧合英;徐银凤;班付国;;乙酰甲喹注射液紫外鉴别探讨[J];中国兽药杂志;2007年08期

7 陆晨薇;李引乾;关永娟;张煜波;白东英;苗小楼;熊永洁;;乙酰甲喹在试验性肝功能损害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2期

8 杜子明;杨林洲;李淑娟;王海珍;别彩琴;刘玉琴;;鸡乙酰甲喹中毒的诊断和防制[J];畜牧兽医杂志;2008年01期

9 刘桂兰;夏雪林;仝玉慧;刘爱玲;;乙酰甲喹性质、毒性与替代药物[J];中国兽药杂志;2011年08期

10 邹荣婕;徐英江;刘京熙;宫向红;李佳蔚;刘慧慧;田秀慧;张秀珍;;乙酰甲喹在鲤鱼肌肉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2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红彬;曾振灵;刘迎春;贺利民;丁焕中;杨帆;;乙酰甲喹在猪体内的代谢研究[A];第九届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司红彬;杨帆;刘迎春;孙永学;丁焕中;曾振灵;;乙酰甲喹对鼠的毒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毒物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郭永胜;田丽芳;闫永平;;鸡乙酰甲喹中毒的诊治[A];2010畜牧业与低碳经济科技论文集[C];2010年

4 郭萍;杨强;章厉劼;周艺林;;乙酰甲喹标准修订商榷[A];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动物药品学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母培强;刘菁;唐先青;欧阳满;蒋珺;吴骏;邓诣群;;乙酰甲喹的细胞毒性及其羰基还原和羟化代谢[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6 王旭;Ihsan Awais;黄先菊;黄玲利;袁宗辉;;乙酰甲喹的毒理学研究[A];科技引领产业、支撑跨越发展——第六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萃[C];2011年

7 刘迎春;丁焕中;曾振灵;;乙酰甲喹对肉鸡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毒物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嘉慧;刘雅红;;乙酰甲喹的检测方法及其在鸡体内的消除规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九次学术讨论会论文与摘要集[C];2006年

9 李华岑;臧合英;徐银凤;班付国;;乙酰甲喹注射液紫外鉴别探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迎春;司红彬;丁焕中;陈杖榴;曾振灵;;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法鉴定乙酰甲喹在鸡体内代谢物结构[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海安县畜牧兽医站 倪俊兵 程素萍 海安县孙庄镇畜牧兽医站 张加纯;[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2 上海恒丰强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技术部 高怀涛;[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AWAIS IHSAN;乙酰甲喹临床前毒理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2 何涛;动物源大肠杆菌对乙酰甲喹和氟苯尼考的敏感性折点及分子耐药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陆晨薇;乙酰甲喹在实验性肝和肾功能损害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尹伏军;氚标乙酰甲喹的合成及其在动物体内的处置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吴敬超;乙酰甲喹钠米乳的制备及药效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黄勇旗;乙酰甲喹在山羊和绵羊体内的药动学及其抗菌后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5 傅坚英;脱二氧喹赛多、脱二氧乙酰甲喹抗体制备及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的建立[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6 杨春辉;喹噁啉类对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合成酶表达调控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动物源大肠杆菌对乙酰甲喹和氟苯尼考的敏感性折点及分子耐药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3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63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0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