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功能化金属有机大环的设计、构筑及其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7 17:37
  在自然界中,包括DNA、RNA、蛋白质和多糖在内的生物大分子通过超分子自组装形成有序的纳米结构。受这些生物大分子特殊结构和性质的启发,科学家们尝试着使用小分子通过自组装构筑新型的纳米材料。其中,配位键导向自组装已经成为构建二维(2-D)多边形和三维(3-D)多面体等离散超分子配合物(SCCs)最可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引起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特别的,功能化金属有机大环在诊断治疗、荧光成像、分子催化等领域都有着潜在的应用,已经成为配位键导向自组装领域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论文围绕新型功能化金属有机大环展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苯胺自由基金属有机大环、稳定发光自由基金属有机大环、手性苯并咪唑铂炔金属有机大环以及具有阴离子识别功能的金属有机大环。系统研究了这些新型功能化的金属有机大环物理化学性质,并初步探索了它们在逐级自组装、分子器件、圆偏振发光及识别等方面的应用。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主要综述了配位键导向自组装构筑超分子金属有机配合物。其次,总结了通过“先修饰-后组装”策略或“先组装-后修饰”策略构筑功能化金属有机大环。最后,提出了课题研究方向。第二章在本章工作中,通过“先修饰-后...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配位键导向自组装构筑复杂超分子金属有机配合物
    第三节 :构筑功能化金属有机大环
        1.3.1 通过“先修饰-后组装”策略构筑功能化金属有机大环
        1.3.2 通过“先组装-后修饰”策略构筑功能化金属有机大环
    第三节 :课题的提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三苯胺自由基金属有机大环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合成与表征
        2.2.1 120°吡啶给体2-7、2-8、2-9 的合成和表征
        2.2.2 菱形金属有机大环2-11、2-12、2-13 的合成和表征
    第三节 :自由基诱导的逐级自组装
        2.3.1 自由基产生对2-11、2-12、2-13 核磁影响
        2.3.2 自由基产生对2-11、2-12、2-13 吸收光谱影响
        2.3.3 聚集态形貌研究
    第四节 :计算模拟
    第五节 :自由基含量及稳定性研究
        2.5.1 电子顺磁共振(EPR)测试
        2.5.2 自由基稳定性
    第六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稳定发光自由基金属有机大环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合成与表征
        3.2.1 苯并咪唑给体3-5和3-6 的合成和表征
        3.2.2 自由基金属有机大环3-7、3-8 和笼子3-9 的合成和表征
    第三节 :磁学性质研究
        3.3.1 EPR测试
        3.3.2 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测试
    第四节 :发光性能研究
        3.4.1 液体及薄膜发光
        3.4.2 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
    第五节 :稳定性能研究
        3.5.1 光稳定性
        3.5.2 热稳定性
        3.5.3 自由基稳定性
    第六节 :电化学测试
    第七节 :理论计算
    第八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手性苯并咪唑铂炔金属有机大环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合成与表征
        4.2.1 0°手性吡啶给体4-7-S/4-7-R的合成和表征
        4.2.2 六边形金属有机大环4-9-S/4-9-R的合成和表征
    第三节 :光学性质研究
        4.3.1 紫外吸收
        4.3.2 荧光发射
        4.3.3 圆二色谱和圆偏振光谱
    第四节 :聚集态形貌研究
    第五节 :手性放大机理研究
        4.5.1 核磁及~1H-~1H NOESY研究
        4.5.2 模拟计算
    第六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具有阴离子识别功能的金属有机大环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合成与表征
        5.2.1 雷锁酚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和表征
        5.2.2 金属化雷锁酚的合成和表征
    第三节 :晶体研究
    第四节 :对阴离子的包裹与释放
    第五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实验部分
    第一节 :实验通则
    第二节 :相关化合物的表征
        6.2.1 化合物2-3 的表征
        6.2.2 化合物2-7 的表征
        6.2.3 化合物 2-8 的表征
        6.2.4 化合物 2-9 的表征
        6.2.5 化合物 2-11 的表征
        6.2.6 化合物 2-12 的表征
        6.2.7 化合物 2-13 的表征
        6.2.8 化合物 4-3-S的表征
        6.2.9 化合物 4-3-R的表征
        6.2.10 化合物 4-5-S的表征
        6.2.11 化合物 4-5-R的表征
        6.2.12 化合物 4-7-S的表征
        6.2.13 化合物 4-7-R的表征
        6.2.14 化合物 4-9-S的表征
        6.2.15 化合物 4-9-R的表征
        6.2.16 化合物 5-1-2Rh-OTf-的表征
        6.2.17 化合物 5-2-2Rh-OTf-的表征
        6.2.18 化合物 5-3-2Rh-OTf-的表征
        6.2.19 化合物 5-1-2Rh-BF4-的表征
        6.2.20 化合物 5-1-4Rh-BF4-的表征
        6.2.21 化合物 5-2-2Rh-BF4-的表征
        6.2.22 化合物 5-2-4Rh-BF4-的表征
        6.2.23 化合物 5-3-2Rh-BF4-的表征
        6.2.24 化合物 5-4-2Rh-OTf-的表征
        6.2.25 化合物 5-4-2Rh-BF4-的表征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论文小结
    第一节 工作展望
第八章 附录
博士期间已发表文章和待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6298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36298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f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