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抑郁症相关活性分子的细胞及活体内荧光成像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23 18:55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情绪低落、快感缺乏、易怒、难以集中注意力、食欲和睡眠异常等,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致死致残率,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为了对抑郁症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必须对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行彻底的了解。然而,目前抑郁症因其致病因素复杂、病因不清、发病机制不详,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一大难题。现有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活性分子包括神经递质、相应的合成或水解酶、活性氧自由基(ROS)、活性氮自由基(RNS)、金属离子等,在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因此,探讨神经细胞信号通路对小鼠抑郁行为的影响,尤其是分析神经递质等生物活性分子的种类和浓度变化对神经元功能以及小鼠抑郁行为的调控作用,对揭示抑郁症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诊疗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荧光成像技术具有分辨率高、损伤小、操作简便等明显优势,广泛用于活细胞及活体内生物活性分子的实时原位准确检测。尤其是双光子荧光成像的方法,由于采用长波长激发,具有背景荧光干扰小、组织穿透深、光损伤小等显著优势,更加适用于活体原位可视化分析。然而迄今为止,能够高选择性识别脑神经元内抑郁症相关活性分子的荧光探针还很少,尤其是双光子...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16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检测酶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1.3 检测活性氧(ROS)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1.3.1 检测·OH的小分子荧光探针
        1.3.2 检测O_2~(·-)的小分子荧光探针
        1.3.3 检测其他ROS的小分子荧光探针
    1.4 检测金属离子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研究进展
        1.4.1 检测Zn~(2+)的小分子荧光探针
        1.4.2 检测Ca~(2+)的小分子荧光探针
        1.4.3 检测Cu~+的小分子荧光探针
    1.5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双光子荧光成像分析抑郁模型小鼠脑内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变化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和试剂
        2.2.2 探针的设计
        2.2.3 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2.2.4 细胞培养
        2.2.5 蛋白质印迹
        2.2.6 流式细胞分析
        2.2.7 抑郁小鼠模型的构建和培养
        2.2.8 小鼠抑郁行为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探针MCYN的理论计算
        2.3.2 探针MCYN在化学体系中的荧光分析
        2.3.3 活细胞中乙酰胆碱酯酶的荧光成像分析
        2.3.4 小鼠大脑中乙酰胆碱酯酶的荧光成像
    2.4 结论
第三章 双光子荧光成像分析抑郁模型小鼠脑内·OH的作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和试剂
        3.2.2 探针的设计
        3.2.3 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3.2.4 细胞培养
        3.2.5 抑郁小鼠模型的构建和培养
        3.2.6 小鼠抑郁行为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探针MD-B的理论计算
        3.3.2 探针MD-B在化学体系中的荧光分析
        3.3.3 活细胞中·OH的荧光成像
        3.3.4 小鼠大脑中·OH的原位荧光成像
        3.3.5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双光子荧光同时成像分析抑郁小鼠脑内O_2~(·-)和Zn~(2+)变化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和试剂
        4.2.2 探针的设计
        4.2.3 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4.2.4 细胞培养
        4.2.5 抑郁小鼠模型的构建和培养
        4.2.6 小鼠抑郁行为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探针TCN在化学体系中的荧光分析
        4.3.2 探针TCN在活细胞中荧光成像
        4.3.3 探针TCN在小鼠大脑中荧光成像
        4.3.4 O_2·-调控Zn~(2+)释放的初步探究
        4.3.5 下一步工作计划
    4.4 结论
第五章 双光子荧光成像分析抑郁模型小鼠脑内线粒体中·OH的浓度变化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和试剂
        5.2.2 探针的设计
        5.2.3 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5.2.4 细胞培养
        5.2.5 抑郁小鼠模型的构建和培养
        5.2.6 小鼠抑郁行为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探针Mito-P在化学体系中的荧光分析
        5.3.2 探针Mito-P在活细胞中荧光成像
        5.3.3 探针Mito-P在小鼠大脑中荧光成像
        5.3.4 下一步工作计划
    5.4 结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相关化合物的表征谱图
附录二 博士期间所获科研成果及参与课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监视器和PCA/DEA模型的广东创新集群评价研究[J]. 周海涛,廖晓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04)



本文编号:3453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3453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4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