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泸州市退耕还林工程绩效分析

发布时间:2016-06-09 07:06

  本文关键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若干问题与政策建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大学》 2007年

泸州市退耕还林工程绩效分析

李丽娜  

【摘要】: 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必要条件,但长期以来,随着我国人地矛盾的日夜尖锐,人们盲目的毁林开垦和进行陡坡地,沙化地耕种,造成了我国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生态环境呈现恶劣化趋势,主要表现为植被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我国的经济发展处在一个相对恶劣的环境中,特别是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长期阻碍着该地区潜在优势的发挥,成为西部开发的制约因素,严重阻碍了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退耕还林的实质就是在对土地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国家以计划手段,以工程建设的方式,通过政策引导,使沙化地和退化坡耕地向林地资源转化,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恢复为原有的状态,达到生态-经济系统重建的目的。尽管工程建设总体上很顺利,但还是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由于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群众参与程度高,直接影响到农业经济及农民收益,实际操作难度较大。只有科学的,系统的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绩效,找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才能将退耕还林与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益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起来,从根本上保障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科学性,实现生态-经济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在系统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泸州市为具体研究对象,对该市退耕还林工程的绩效进行了分析研究。 在对泸州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情况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泸州市退耕还林工程对环境,农户收入,粮食生产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在环境方面,退耕还林使得泸州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增加了森林覆盖率,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农户收入结构的变化上,退耕前后,在农户期内现金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的变化不大,而工资性收入和其他收入在退耕后都有了较大的提高。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后,泸州市总体耕地面积减少,但由于提高了基础农田的生产能力,因此退耕对于泸州市的粮食产量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后,对泸州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林果业、竹产业、畜牧业、种苗花卉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产业的发展。其中,林业发展势头很快,,是农业发展的重点,牧业发展起伏较大,不太稳定。渔业发展也很快,发展势头超过了其他产业。 对泸州市退耕还林工程时候以后的其可持续发展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泸州市可持续发展度由1999年的0.148上升到了2005年的0.401。其中社会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度从1999年的0.433上升到2005年的0.676,系统从中等可持续发展水平上升到了较好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主要制约因素是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经济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度从1999年的0.148上升到2005年的0.59,系统可持续发展度从一个较差的状态上升到了中等状态,主要制约因素是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低以及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低。环境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度从1999年的0.284上升到2005年的0.401,该系统可持续发展性由较差转变为了中等的状况,退耕还林工程的预期效果取得了初步的进展。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泸州市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泸州市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推进的对策建议,即增加各部门在退耕还林工作中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和完善经济补偿机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延长经济补偿期并实行不同的补助标准;妥善解决退耕以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并加强技术推广,提高退耕还林工程中的技术含量。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326.2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文献综述10-14
  • 1、国外研究现状10-11
  • 2、国内研究现状11-14
  • 第1章 绪论14-16
  • 1.1 问题的提出14-15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5
  • 1.3 本文研究方法和研究的主要内容15-16
  • 第2章 退耕还林相关问题阐释16-26
  • 2.1 退耕还林的内涵16-17
  • 2.2 退耕还林的目标体系17-18
  • 2.2.1 生态目标17
  • 2.2.2 经济目标17
  • 2.2.3 社会与政治目标17-18
  • 2.3 退耕还林工程遵循的原则18
  • 2.4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理论基础18-20
  • 2.4.1 退耕还林的生态学理论基础18
  • 2.4.2 退耕还林的土地经济学理论基础18-19
  • 2.4.3 退耕还林的生态经济学理论基础19
  • 2.4.4 退耕还林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基础19-20
  • 2.5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现实基础20-23
  • 2.5.1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政治基础20-21
  • 2.5.2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基础21-22
  • 2.5.3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实践基础22
  • 2.5.4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思想基础22
  • 2.5.5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法律基础22-23
  • 2.6 退耕还林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3-26
  • 2.6.1 退耕还林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基础23-24
  • 2.6.2 退耕还林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4-25
  • 2.6.3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5-26
  • 第3章 沪州市退耕还林实施现状分析26-31
  • 3.1 沪州市地区自然经济状况26-29
  • 3.1.1 地理位置26
  • 3.1.2 地质地貌26-27
  • 3.1.3 气候特征27
  • 3.1.4 水文状况27-28
  • 3.1.5 社会经济条件28-29
  • 3.2 沪州市退耕还林实施现状29-31
  • 3.2.1 退耕还林工程的操作模式29-30
  • 3.2.2 退耕地造林树种情况30
  • 3.2.3 到期经济林相关情况30
  • 3.2.4 全退户相关情况30-31
  • 第4章 沪州市退耕还林绩效分析31-40
  • 4.1 退耕还林工程对沪州市生态环境的影响31
  • 4.2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对沪州市粮食生产的影响31
  • 4.3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对沪州市农户收入的影响31-32
  • 4.4 退耕还林对沪州市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32-33
  • 4.5 退耕还林工程对沪州市可持续发展度的影响33-40
  • 4.5.1 评价指标的选择33-34
  • 4.5.2 可持续发展的界定34
  • 4.5.3 指标权重的确定34-35
  • 4.5.4 指标分数的确定35-36
  • 4.5.5 沪州市可持续发展度的计算36-38
  • 4.5.6 退耕还林对沪州市可持续发展度影响小结38-40
  • 第5章 沪州市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40-44
  • 5.1 国家退耕还林补助资金政策与现实工作中的矛盾40
  • 5.2 国家退耕还林补助期年限与林木生长期的矛盾40-41
  • 5.3 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标准问题41-42
  • 5.4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后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42
  • 5.5 退耕还林工程中技术含量不高42-43
  • 5.6 退耕还林工程的宣传不到位43-44
  • 第6章 沪州市退耕还林工程对策建议44-46
  • 6.1 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增加各部门的自主性和灵活性44
  • 6.2 建立和完善经济补偿机制44
  • 6.3 解决退耕农户剩余劳动力问题44-45
  • 6.4 推广先进技术,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科技含量45
  • 6.5 加大宣传力度,统一认识、明确责任,推进退耕还林工作有序进行45-46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46-48
  • 7.1 结论46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46-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2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52-53
  • 附录53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清,崔国发;西北地区天然林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理论思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田明华;对当前西部退耕还林政策中有关做法的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3 吴志文;生态价值规律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诸问题探讨[J];中国林副特产;2000年02期

    4 张义丰,王又丰,程志刚,周礼;西部开发的生态背景与农村脱贫的关系[J];地理科学进展;2000年04期

    5 程国栋,张志强,李锐;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若干问题与政策建议[J];地理科学;2000年06期

    6 孙霞,尹林克,孟林,白根本,王雷涛;退耕还林还草研究之进展[J];干旱区地理;2004年02期

    7 王书华,王忠静,石培华;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症结与出路[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年06期

    8 刘伯霞;西部农业退耕还林和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9 王小龙;退耕还林:私人承包与政府规制[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10 黄进勇,李翔;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及产业化问题[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钰;古蔺县退耕还林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娟;杨立社;陈国新;;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2 李骅;尹文庆;;农业机械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2期

    3 李嫱;王绍斌;王嘉;琚慧媛;;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概况[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4 张芳芳;;退耕还林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5 刘安花;李凤霞;薛晓娟;颜亮东;李英年;张法伟;;灌溉对高寒草原植被群落的影响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5期

    6 安鑫龙;李雪梅;齐遵利;张秀文;;污染生态退化与生态整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2期

    7 强泰;毛伟;赵青林;田鑫;潘文;;民和县退耕还林(草)的效应及后续发展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5期

    8 安鑫龙;李志霞;齐遵利;张秀文;;海洋生态退化及其调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9 姚平伟;佀胜利;;黔东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10 李月梅;;青海高寒农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唯;;量刑均衡化分析——一个规范量刑的法经济学思考[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郝婷;徐军宏;张勋江;;加入WTO对西部农业的影响和对策[A];WTO与我国农业系列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史敏华;;生态修复在晋西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中的作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4 王桂林;张树兴;;我国西部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法律规制探讨[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白雨;;浅析《退耕还林条例》存在的问题[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李珊;宋小刚;;浅析沧州湿地的现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A];《河北环境科学》-华北五省市环境科学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吴仁海;胡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制与投资机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8 许勤;赵萱;侯宁;;退耕还林工程中社区参与机制的应用研究——以山西省和顺县为案例[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6年

    9 马三保;;西部生态项目区可持续发展研究[A];第二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研讨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王震洪;朱晓柯;;国内外生态修复研究综述[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洪涛;甘肃中南部滑坡、泥石流灾害机制及防灾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钱一武;北京市门头沟区生态修复综合效益价值评估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尹刚强;湖南会同退耕还林生态环境效益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白燕远;植物地下和地上密度调控的差异随湿润度梯度变化的定量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欧阳资文;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的生态效应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6 宋敏;榆林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预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锋;黄土丘陵沟壑植被恢复区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及时空动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郑洪涛;河南省地质勘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金京淑;中国农业生态补偿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聂森;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毅;基于植物群落分析的武汉城市湖泊湿地植被恢复典型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芳;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湖北省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富;水库水源涵养区不同生态修复措施的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范素芳;土壤水分胁迫对黄土丘陵区3个树种叶片气体交换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顾寒琳;吉林省林业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玉雯;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7 贺翔;绿化工程建设中质量安全问题的监控与防治[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8 储蓉;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宋志伟;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0年

    10 陈永剑;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万村;三峡库区土地自然坡度和高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1期

    2 闫增强,李永宁;外部性补偿与西部开发[J];当代经济科学;2000年05期

    3 张文忠;日本的国土开发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J];地理科学进展;2000年03期

    4 刘慧;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2期

    5 赵跃龙,张玲娟;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01期

    6 牛亚菲;青藏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2期

    7 陈述彭;地理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J];地理学报;1991年01期

    8 何大明,刘昌明,杨志峰;中国国际河流可持续发展研究[J];地理学报;1999年S1期

    9 何大明,杨明,冯彦;西南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国际合作研究[J];地理学报;1999年S1期

    10 杨存建,刘纪远,张增祥,党承林;遥感和GIS支持下的云南省退耕还林还草决策分析[J];地理学报;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桂兰;王洪涛;;透过汶川大地震重新审视“退耕还林”工程——基于四川的实证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9期

    2 梁峻;刘国彬;;黄土丘陵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途径[J];水土保持研究;2006年06期

    3 黄庆华;;退耕还林离循环经济有多远?——以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例[J];生态经济;2007年02期

    4 彭珂珊;;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县域发展模式与内在机制初探[J];林业经济;2003年06期

    5 ;认真实施退耕还林 加快山区林业发展[J];湖南政报;2002年08期

    6 曹志涛;袁红;王广金;;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粮食观问题[J];林业经济问题;2005年06期

    7 侯佰梁;李艳华;迟洪训;肖华;;浅谈依靠法律手段做好退耕还林工作[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汪洋;;甘孜州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科技对策研究[J];决策咨询通讯;2003年04期

    9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J];浙江政报;2002年17期

    10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J];山东政报;200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越;孙保平;罗弘;郭建英;曹波;张雪彪;冯迪;钟华;;河北坝上退耕还林工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以河北省张北县为例[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2 陈佳铭;江立方;杨再;;关于沙尘暴的根本成因与草地“三化”关系的讨论[A];良好农业规范与畜牧业健康发展——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第六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宏宇;;“退耕还林”工程应确定的一种“优化社会模式”[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4 杨存建;刘纪远;张增祥;党承林;;遥感和GIS支持下的云南省的退耕还林还草决策分析[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赵兴华;;退耕还林还草与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思考[A];西部大开发,建设绿色家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莉;梁文俊;高广磊;;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7 张孝海;李文德;段元柱;魏恒波;李姗姗;;潘西煤矿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探索[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5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于清军;于海良;;刍议河北草地生态恢复的方式与途径[A];河北省畜牧兽医科技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卢宗凡;;关于提高西部生态环境建设质量的几个问题[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10 杨常来;;黄土高原小流域可持续发展探讨[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杨曙光 赵小鹏;[N];人民政协报;2002年

    2 陈思明;[N];中国绿色时报;2000年

    3 高嵩;[N];承德日报;2006年

    4 记者 罗光德;[N];雅安日报;2007年

    5 ;[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6 ;[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7 邵永剑;[N];兵团日报(汉);2008年

    8 ;[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9 通讯员 杨建光 包雪荣;[N];昌吉日报;2007年

    10 华声;[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敬;水利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2 黄文清;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3 桑东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自然资源特权制度之变革[D];武汉大学;2005年

    4 胡建渊;南京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5 彭善枝;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D];武汉大学;2004年

    6 李咏梅;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7 蔡自力;可持续发展与财税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陈军飞;城市生态系统诊断预警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9 张周堂;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10 王哲林;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我国环境税有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戎晓红;雅安市雨城区退耕还林工程中农户行为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2 尚巍然;可持续发展观视野下的“退牧还草”[D];内蒙古大学;2006年

    3 王若龙;农业类上市公司绩效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4 潘从银;民勤县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5 刘修岩;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河南大学;2005年

    6 塔娜;内蒙古镶黄旗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7 刘玉为;宜宾市大气污染防治与可持续发展浅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温小英;延续地域特色,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城镇[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9 杨薇薇;关于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10 崔雁;风景名胜区近期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若干问题与政策建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5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55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a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