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卿”“大夫”辨正两则

发布时间:2024-04-22 18:47
  春秋时期"卿"非"上大夫","卿""大夫"是"爵"称而非"官"名。具体而言,在春秋前中期,时人话语中的"官"指具体职事,而不涉社会等级秩序。由于血缘组织及其宗法伦理依旧是春秋政治社会的主流,贵族爵位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其权力、官职大小,还直接决其采邑的多寡、规模及其社会待遇;官职大小则是卿大夫巩固、延续其家族势力的有力保障,遂使"官""爵"之间呈现出合一的征象。但到春秋晚期,作为等级秩次的"爵"称也带上职事性的社会特征,如秦国的"右大夫",晋国的公族大夫,尤其是魏献子所命十个县大夫,实际已与战国秦汉时期"流官"性质相近,然而又带有封建制的历史遗痕。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 春秋“卿”非“上大夫”辨正
二、 春秋“卿”“大夫”是“爵”抑“官”辨正
三、 春秋时期“官”“爵”合一征象的社会根源及演变趋势



本文编号:3962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962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0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