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心通意会”:历史研究中的“虚证”

发布时间:2022-08-16 08:14
  历史研究是学者的心智活动,所凭借者虽是"实"的史料,研究过程却不能没有"虚"的功夫。"历史"并非有了史料便可"不证自明",主观的认识因素须参与其间。历史学者应在研究中明确基本学术思想,详尽而又严谨地展开论证过程,有立论,有驳论,有推理,有臆断,有演绎,有归纳,有想象,有虚构,有假设,有创制,有关联性思考,有研究性结论,有时甚至需要陈寅恪所说的"神游冥想"和"心通意会"。历史研究中的虚实关系有如范缜在《神灭论》中阐释的形神关系,两相附丽,缺一不可。但在现今史学界"实"尚差强"虚"远不足的情况下,强调研究中"虚"的一面,加强学者形上功夫的自我训练,对提高中国历史研究的整体水平,或更具积极意义。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四)



本文编号:36775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36775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d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