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斯蒂芬·茨威格作品中的东方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6 12:58
  斯蒂芬·茨威格是著名的奥地利籍犹太裔作家。在文学作品创作中,茨威格不仅大量描写了人物的心理状态、举止行为、思维方式、情景变化,更将独特的文学创作眼光投向了异质文化博弈中,这也就使得茨威格的作品渗入了异质文化博弈横生的独特元素。以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眼光来看,这样的一种异质文化博弈,呈现了形象学中的基本元素,并由于创作的独特性注入了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方面来说,对斯蒂芬·茨威格小说的研究成果还亟待完善,这就为研究带来了前提和必要性。研究从比较文学形象学角度出发,对斯蒂芬·茨威格笔下的作品进行深入探究。详细解读了茨威格作品中广泛涉及的东方形象,旨在探索茨威格基于多重身份背景下制作东方形象的动机,补充当前有关于茨威格的研究。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四章与结语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就当前研究茨威格的现状做出了探究,并结合当前针对茨威格作品中东方形象的学术研究做出比对和分析,挖掘对茨威格作品中东方形象研究的意义及目的,拓展研究的总体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从茨威格作品中的东方他者形象入手,分析了作品中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域的东方形象典型类型。对古代东方的中国形象、印度形象、东南亚形象及犹太... 

【文章来源】:集美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二、茨威格作品中东方形象的研究现状
    三、总体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东方形象的典型类型
    一、古老东方——财富与权力的滥觞
        (一) 印度:普世智慧的象征
        (二) 远东诸国:精致灿烂的器物与风貌
        (三) 土耳其:极具侵略性的东方悍者
        (四) 犹太先贤:追溯民族的荣耀
    二、近代东方——停滞落后的蛮夷之地
        (一) 中国:低人一等的凌弱国度
        (二) 东南亚:卑劣愚顽的土著民族
第三章 东方形象与社会集体想象
    一、从遥远秘境到乌托邦神话
        (一) 对西方人构建现代性思维的延续
        (二) 对20世纪现实秩序的反向抗争
    二、幻境破灭与恐怖丛生
        (一) 集体无意识恐怖记忆
        (二) 换起新生的恐惧
    三、塑造近代野蛮东方
        (一) 卑劣的百姓
        (二) 低贱的东方女性
第四章 自我欲望的投射
    一、古老东方形象制作与乌托邦向往情怀
        (一) “先验”的影响
        (二) 个人遭遇遥寄期望
    二、近代东方形象制作与白色神话
        (一) 优越出身与欧洲情结
        (二) 白色神话与镜像需求
第五章 身份认同与意义追寻
    一、原生双重身份挣扎
        (一) 偏离社会集体想象物
        (二) 双重身份之间的生命挣扎
    二、人道主义探索与世界主义反思
        (一) 人道主义精神探索
        (二) 世界主义反思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博士论文
[1]犹太人与中国[D]. 潘光.华东师范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维也纳城市文化与现代奥地利犹太作家[D]. 陈燕.西北民族大学 2013
[2]论茨威格创作中的犹太意识[D]. 刘慧涛.湖南大学 2012
[3]茨威格自我“身份认同”问题之初探[D]. 薛瑛.华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59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459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6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