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关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发布时间:2014-07-24 12:23

  一、西欧模式典型应用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史学界在江南近代化发展模式研究上往往会借鉴取用英国的事例来进行分析论证。学界使用英国近代化的发展模式往往是因为英国的近代经济发展历程被认为具有典型意义,不同于欧洲其他国家或世界其他国家。英国的近代化过程更具有内生性,即没有受到外界冲击的自我发展模式,英国的近代化(即工业化)首先产生,因此没有受到外界冲击的模式理论大致是成立的。英国的工业化过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在不断调整着新的生产关系,社会的需求和动力也促使社会生产从生活资料生产向生产资料生产转移。这涉及到个由简单再生产的过程向扩大再生产的转变,扩大再生产的条件首先要求是使生产条件的提高,生产资料是否充足对生产技术的是否提高起着关键作用,即使经济总量增加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如果生产技术不能提高或生产资源(资料)不能即时供应,那么,生产模式的转变都是很难成功的。但英国具备了这种条件.flP生产资源能够即时供给,以利于生产技术的改善。英国的典型性还在于其他欧洲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往往是一种外源性发展。这种外源性可能受英国或其他国家工业化的影响而远渐开始,特别是在被纳入世界的市场经济体系中以后,又或是本身具有内生性发展的潜能,但却因为资源的供应等问题出现中断直至世界工业化形成链条以后。

  经济史专家李伯重同志曾经提出过的疑问是如何能认定英国的经济模式在西欧或者世界的经济发展史上具有典型性。这是否又掉进了"某某中心论"的陷阱。英国的工业化道路是否被认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或终极目标,由社会或经济数据进行统计来认定发展模式的优劣也是值得怀疑的。近来的研究表明:英国的发展道路如果没有外国的资源进口,也可能会被今夭史学家看来具有更为"科学"的发展仪式。究其原因,工业化的道路促使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形成,因此这种英国模式的选取本身就具有了价值预设的成分。"西欧中心论"长期以来对中国经济史的研究造成了巨大冲击。但即使英国自身的发展道路都不能在今天的意义上确定走上了"正确"或"健康"的方向,中国的江南地区的近代化发展往往会被与英国模式相联系,英国的模式自身尚具有很多特殊性,放在西欧的位置都难以说具有典型性,与江南的发展差异自然更大。

  新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参考西方模式与合理借鉴,通过对资料的发掘、分析江南的具体发展情况,不带先验的观点,归纳江南的发展历程,这样才能还历史以真实,为当今的经济运行提供参考与帮助。

  二、对经济史研究中传统取证方法的讨论

  传统学界认为宋代历史经历过一场经济革命,经济总量与效率都经历了一个飞跃发展(自秦汉以来,史家则认为经济发展相对下滑).而此后的经济运行又进入了-个量的增加、质的下降的状态。经济专家李伯重同志认为,学界对史料的选区存在"典型性问题"。

  那么对于史料的选区如何只备典型性l呢,x家从众多的史料中提取某论据并认为是一种典型性代表性的论掘,但这种论据的提取在多大程度上具有代表性呢?研究者往往没有充分地了解此论据相关的其他论据,便盲目地作出缺乏说服力的结论。与"选精法"相反"集萃法"是运用归纳综合的方法将众多史料进行综合、取舍,从中挑选出若干最重要的的论据,集中到一起并汇成-个全面性的论据,然后以此为根据勾画出这个历史现象的全貌。其实这种方法是"选精法"的变形,研究者往往选取众多具有"典型性"的事例进行综合取证。这种典型性其实还是不能达到,众多的事例超越了空局限性甚至不具有可比性,可能单个事例在自身有限的范围内具有"典型性.但完全忽略了时空的限制,众多在单一空间内的"典型性"事例就无法放置在-起进行归纳,更很难从这些事例或数据中勾勒出历史的原貌。

  三、江南原始工业化对近代社会的影晌

  早期的工业化是否成为近代工业革命的动力呢?简言之,两者是否具有一种关系呢?中国明消时期的工业化是一种早期的工业化,中国的明消与西欧都曾经走过相似的路径。但早期工业化不是近代工业化的原因,它可以被视为近代工业化的-个先行阶段。在中国明清的经济史研究中对于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为什么看似相近的经济形态却在近代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差异,甚至可以大胆分析历史的多种可能性。在近代除去西方外的"冲击",以中国早期的工业化形态到底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这似乎是对东西方近代发展中难以绕开的地方。

  对于各种应用历史资料的方法,它们的使用其目的都是在最大限度上对历史的真相进行反映。吴承明指出史学研究使用的主10方法是归纳法.从分散的、苓垦的史料入子,从个月的、具体的事例中寻找带有普遍性或规律性的东西?归纳法本身有缺陷,而其中段显著的是:除非规定其范围,所有结论都是单称命题,难以概括全体:虽然可以用概率论方法做些补救,但难以用于历史。同时,他又引用列宁的话"社会生活现象极其复杂,随时占百可以找到任何数量的例子或个别的材料来证实任何一个论点。"从这种态义上来说,笔耕文化推荐期刊,历史是不可知的或不完全可知的。其实这部只能说明固有的方法论己很难对过去进行更为客观的解读。应该说,史料还是对历史学进行研究的基本内容,但为了更为客观地分析历史,在方法论上还足应与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运用。方法也应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条件而进行选择,正所谓"史无定讼"也源于此。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5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5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8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