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杂文精选 >

一次性消费的合适走向

发布时间:2014-07-24 12:10

  和谐消费伦理观一次性消费品引发的种种问题,究其根底,在于没有合适正确的消费伦理观的引导。而对于我们当前社会来说,和谐己经不可避免的成为主题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与需要,一种和谐消费的伦理,也应当被提出来作为引导社会消费的消费伦理观。这种消费观的具体内涵至少应该包括以下:理性适度消费、公正消费。

  (一)理性消费:适度节俭在新时代的内涵就是要提倡"俭而奋度,合理消费"而理性消费也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说消费要讲个"皮"既不是过度消货,也不是消费不足,up既反对禁欲主义的贬抑消费,又反对享乐主义的张扬消费。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正确的行为才是合乎德性的行为",而"过度和不及都属于恶,中道才是德性气所以,"正确原理"就是人们在消费时应当遵循"中道"的消费伦理原则,进行适度消费,这样的消货才是正确和合乎德性的,应当遵循"中道"的消费伦理原则。

  消费不足或消费过度都是非理性的。前者或者无法提供人类正常生活需要的消费品,使人所应有的健康的体魄与健全的钮力达不到应有的水平:或者抑制消费而不能使之发挥应有的生产动力的功能,阻碍和影响生产的发展,导致生产停滞、市场疲软,影响经济的增长,最终危及人类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后者将消费作为人生活的唯-目的,从而奢侈无度、挥霍浪费,使消费有着异化于人、全国驾驭人的危险性,入将丧失自己的主体地位。古罗马在帝国初期的鼎盛之后迅速走向衰亡,这与古罗马奴隶主的挥霍成性、攀比炫耀及疯狂享乐的奢侈性消费有着直接的关系。永无节制的消费带来的常常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毁灭性的灾难。

  亚里士多德所认同的消费的中道原则。实际是一种相对的中道原则,是一种因人而异的适度原则。亚里士多德主张"对于一个消费者.消费量的大小是否相当,要以什么样的场合,什么样的对象而定。"他打比喻说,如果一个人吃十磅的食品太多,吃两磅的食品又太少,并不能因此指定六磅为这个人的标准食量。因为六磅相对一些人来说也许太多,而对另一些人来说也许太少。事实上,饮食的过多或过少都会有害健康,只有适度消费才能增进健康。

  (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兼顾的协调消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协调的消货是一种和谐消费。社会发展当然首先表现为人们物质需要的满足,社会应能保证维护入们正常生产和工作的基本消费需求,使人们享受的物质资料和l劳务数量增加,质量提高,范围扩大。

  但是,仅有物质消费的生活是远远不够的。"人类生活的文明尺度,不是在于物质占有量的不断提高,而在于物质的充分利用和精神生活的完善。"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发展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不但包括生理健康,而且包括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这就把健康的概念扩展为包括人的精神状况的综合概念。人不同于动物,物质产品是人的生存中的有限对象,人们若始终因于物质欲的追求,在满足了日常生活的物质需要之外去追求过多的奢侈品,则降低了人的生存境界,使人沦为物质的奴隶,这样的人绝不是一个健康的入。物质消费的过度往往是以精神消费的相对不足与萎缩为代价的。这样的消费可能使人变得自私,愚蠢、片面和畸形,把人的毕生精力和时间用米获取消费品和I寻求感官刺激,笔耕文化传播,是人的段大失误,是对真理的彻底颠倒。

  (三)公正消费公正是人类社会的主题,它既是社会的理想在在样式,又在相当程度上关涉现实的制度性安排与社会问题解决的正确途径。公正也是消费伦理学中的基本范畴。和谐消费伦理-观所体现的公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空间和地域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或者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在谋求生存和发展上的平等,要求一个人、一部分人或一国的消费不能剥夺他人或他国人民基本的生存权利为条件。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当代社会不同国家、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巨大的反差。今天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少数人过着不可持续的、浪费的消费主义的生活,而多数人处在基本生活要求不能被满足的挠地。"和谐消费要求一种相对公正的分配。

  第二,当代人的消费不能以后代人生夺和发展利益的牺牲为代价。当代人在考虑自己的需求消费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各代人的需求与消费负起历史的责任。从一定忘义上米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人与自然不断分化的过程,个体的生存日益居于主导地位,逐步出现板端个人主义的价值体系,这种价值观所指导的人类行为,往往重视当代人的利益实现,忽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只顾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无视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在满足自己利益的同时剥夺了后代人利益实现的机会,从而威胁人类的整体生存,导致代际关系的严重扭曲。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5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5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7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