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杂文精选 >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定位

发布时间:2014-07-24 11:33

  本文是一篇专业的经济论文,主要是关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定位的论述,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一、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总结不同历史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产生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李斯特以生产部门的发展状况为标准,将区域经济发展划分为未开化、畜牧、农业、农工业、农工商五个阶段。胡佛和费雪则从产业结构和制度背景出发,将区域经济发展分为自给自足经济、乡村经济崛起、农村生产结构转换、工业化、服务业输出五个阶段。罗斯托以主导产业、制造结构及人类的追求目标为标准,将区域经济发展划分为传统初级、起飞前、起飞、趋成熟、大生产高消费、追求生活质量六个阶段。弗里德曼提出了核心一边缘模式,并以空间结构、产业特征及制度背景为标准,将区域经济发展划分为前工业、过渡、工业、后工业四个阶段。此外,我国学者蒋清海将各种划分标准及理论进行综合考虑,并以制度因素、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和总量水平为区分标准,将区域经济发展划分为传统经济、初级工业化阶段、全面工业化阶段、后工业化阶段。

  在蒋清海的区域发展阶段理论中,传统经济阶段第一产业农业占有绝对优势,在整体空间结构呈现混沌无序均衡状态,居民收入水平低,消费结构中饮食支出比重大;到了工业化初级阶段,第二产业逐渐超过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排在首位,其中纺织、食品、采矿业表现突出,空间结构呈现极核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饮食支出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减少,对工业品的需求增加;在全面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超越第一产业排列第二,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进一步缩小,此时主导产业为电力、化学、钢铁、汽车和机电等行业,城市化速度加快,数量增多,空问分布不平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消费结构转向耐用消费品和劳务,并呈多样性和多变性特点;最后,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成为产业结构主体,主导产业为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城市空间分布平衡化,城市规模呈序列分布,居民收入水平高,消费从耐用消费品和劳务转向文化娱乐享受。

  二、安徽农村区域发展阶段现状蒋清海的区域发展经济理论综合考虑了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多种主要因素,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及所采用的指标体系比较适合用来分析我国农村区域当前的发展现状。产业结构是判别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准,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标志,总量水平是测量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准,通过这几个维度,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梯性,对东、中、西部以及安徽发展状况比较,分析安徽省农村区域发展所处阶段。

  (一)产业结构从产业构成看,三个地区的三次产业的比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小。从工业化程度上看,东部地区明显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安徽省所处位置虽然属于中部地区,但其总体指标要明显低于中部的平均水平,因而处于中西部结合水平,工业化程度较低。从主导产业看,东部地区已经从建筑、化工、交通运输设备等向电子信息、金融保险、房地产、医药保健及新型材料等转变;中部地区为钢铁、冶金、轻纺、机械制造及化工、服装等;西部地区则主要为农牧业及农产品初加工业和能源行业。安徽省目前的主导产业仍为农业和轻工业。

  (二)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分析中,考虑到农村现状,我们从农村非农人口,以及城镇化程度来进行衡量。

  从表2三个地区从业人员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东部区域农村非农业从业人口比重较高,其乡镇工业规模要大于其他两个地区,能起到很好的经济带动作用。而中西部地区乡镇工业规模较小,未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安徽省农村非农业从业人口比重较中部区域稍高,其主要原因是农村人口多到东部区域从事非农业工作,虽然农村非农业从业人口比重较高,但并不能代表乡镇工业规模状况较好。表3反映了三个区域的农村城镇化程度,东部区域的乡镇个数虽然低于中西部,但其辐射的范围较广,乡镇规模较大,人口较为集中,体现出了较高的城镇化水平。安徽乡镇平均人口较少,城镇规模小,经济实力弱。但是由于乡镇平均占地面积较为优越,人口集中度较高,可以通过选择区位条件好的乡镇,促进其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经济发展总量及人均水平东、中、西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分别为58%、24%和l8%。见表4。从人均实际收入水平来看,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安徽省的实际收入处于较低的水平,农村居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生产。

  从人均生活费支出看,东部与中西部的差别较大,分别高于中西部30%和37%。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为3655.02元,高于中部地区,其中用于食品支出t494.19元,主要原因是除食品外,其他生活资料的价格接近于东部地区,生活成本较高。这也是安徽省居民恩格尔系数较低的主要原因。

  综上可以看出,我国地区发展极度不平衡,东部地区处于全面工业化阶段,中部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全面工业化过渡阶段,而西部地区仍处于传统经济向工业化初期演变阶段。安徽省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发展状况,介于中西部之间,经济发展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策略及知识匹配对于区域发展产业特征的分析,不仅有利于发现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在表5中,我们通过对农村区域发展阶段中产业特征的描述、分析,找出不同发展阶段面临问题并提出策略,同时将策略方法与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匹配,更为直观地看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区域发展中的动力因素及必不可少的相关人才需求。四、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定位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各个高校问仍未达成一致,主要原因在于各开设学校所在地区的发展阶段不同,以及各学校间的优势特色存在差异。我们认为,学校在进行该专业定位时,应当考虑以下几点内容:

  培养方案需要符合农村人才市场需求。学校需要面对市场,为市场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只有满足社会的需求,才能说明专业定位是成功的。

  美国教育界认为“教育必须对市场调节快速作出反应”。如何把握市场脉搏,首先就必须要进行市场调查,找准目标市场。针对目标市场的需求,定位学生的培养方案。

  了解目标市场。目标市场就是学生即将服务的地方。目标市场也正是区别各个学校专业定位的根本指标。我们将目标市场定于安徽省的农村区域,必须了解安徽省农村区域发展的状况,所处的阶段,本阶段的影响因素和特征,以及现今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状况等。此外,由于发展是个动态性的过程,我们也要了解本区域发展的未来阶段及影响下一阶段的主导因素。这样,在课程设置上,才能保持一定的前瞻性。从前面的农村区域发展阶段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得出安徽省农村区域所处发展阶段为工业化初期发展阶段,表5针对这一阶段提出了一些需要的专业知识结构。



本文编号:4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4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e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