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千阳县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发布时间:2020-04-12 01:04
【摘要】:本文以黄土高原千阳县不同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深度0~80cm范围内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和速效N、P、K含量进行了分析讨论,为千阳县人工造林和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于2012年在黄土高原千阳县调查了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刺槐(Robinia pseudoacai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荒地四种样地中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速效N、P、K含量。在调查的12块样地的基础上,每个样地选用5个样方,对每个样方采用“S”型调查取样方法,共测得的480个样品,对所得样品经除杂、风干、过筛等程序后最后采用相关实验处理,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在调查的0~80cm土层范围内,土壤有机碳含量为毛白杨(4.83g·kg-1)荒地(3.55g·kg-1)刺槐(3.48g·kg-1)侧柏(3.42g·kg-1),表明杨树在改善土壤碳含量方面拥有显著的效果。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各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且毛白杨林分中含碳率在30~80cm范围内显著大于其它三种样地中含量。 (2)在所调查的几种样地中,土壤容重大小为:荒地刺槐毛白杨侧柏,说明造林使得土壤疏松程度明显得到了改善。 (3)造林后三种林分中的土壤速效N、P、K含量均显著下降,,且低于荒地中的含量。在0~30cm土层中有机碳含量、土壤密度以及土壤速效N、P、K三种营养元素变化差异显著(P0.05),而在30cm~80cm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在所调查的样地中,土壤速效N、P、K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减少。 (4)土壤含水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其中毛白杨人工林中土壤含水率最高。通过采用不同的树种进行植树造林、植被恢复,有利于土壤碳汇含量的增加,研究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进行毛白杨人工造林优于其他林分品种。
【图文】:

土壤碳,荒地,毛白杨,土壤有机碳


第三章 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同林分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树与荒地土壤碳含量相比较壤有机碳的含碳量是由作物残余物的剩余量、有机碳的分解速率、返回至物以及组成植物的根系等重要因素决定的,它的大小取决于土壤有机碳的相关土壤性质和其过程的研究(梁启鹏等 2010)。由图 3-1 观测得出:在,土壤碳含量与 20~80cm 差距明显;在 0~10cm 范围内显著高于其它土cm 范围内毛白杨与荒地土壤碳含量差距不大,而其它土层碳含量变化比较

土壤碳,荒地,侧柏


图 3-2 侧柏与荒地土壤碳含量对照图Fig 3-2 Orientalis and wasteland soil carbon control chart刺槐与荒地土壤碳含量相比较图 3-3 观察得出:0~10cm 土壤碳含量刺槐人工林中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主要是林上枯落物以及土壤中林木根系含量所致(张景群等 2009)。cm 荒地的碳含量却比刺槐高,主要是由于荒地长期处于荒废状况下,地上生物分解后碳流入到土壤中,导致在这一层中土壤中的碳含量高于荒cm 范围内,两者之间的碳含量变化差异不是很明显。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7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春平;吴斌;张宇清;耿相国;刘运伟;;山东郓城农田防护林杨树器官含碳率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2 张景群;苏印泉;徐喜明;温tg;;黄土高原刺槐人工中龄林土壤碳汇[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王超;张景群;苏印泉;张玉宏;;黄土高原毛白杨人工幼林碳密度特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4 陈庆强,沈承德,易惟熙,彭少麟,李志安;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1998年06期

5 尚海英;祁居仕;毛森煜;刘希军;;两种测定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方法的相关性[J];甘肃农业科技;2010年05期

6 李东;高明;;土壤有机碳循环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8年02期

7 赵燕;董雯怡;张志毅;李吉跃;聂立水;沈应柏;;施肥对毛白杨杂种无性系幼苗生长和光合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0年04期

8 吴胜义;王娟莉;段海莉;张爱莲;;我国西部地区人工林经营管理问题初探[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5年S1期

9 向继云;;余姚市生态林建设发展策略探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3年11期

10 王超;延晓冬;黄耀;刘辉志;;应用BIOME-BGC模型研究典型生态系统的潜热通量——半干旱地区吉林通榆的模拟[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2624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624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c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